導論 比較法的批判與重構
第一部分 原理
第一章 比較法的概念
第一節(jié) 對以往比較法概念的評析
第二節(jié) 比較法的新概念
第二章 比較法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jié) 比較研究方法
第二節(jié) 實地調查方法
第三節(jié) 其他研究方法
第三章 法律文明的多樣性
第一節(jié) 法律文明多樣性的表現形式
第二節(jié) 法律文明多樣性的成因
第四章 法律文明的分類
第一節(jié) 分類的嗜好
第二節(jié) 法律文明分類的理論
第三節(jié) 法律文明分類的缺陷與困難
第五章 法律文化的互動
第一節(jié) 法律文化互動概論
第二節(jié) 法律文化互動的研究徑路
第三節(jié) 法律文化互動的媒介
第六章 法律制度的移植
第一節(jié) 法律移植的可能性
第二節(jié) 法律移植的基本性質
第三節(jié) 法律制度的選擇
第四節(jié) 法律移植的效果
第七章 法律發(fā)展的趨勢
第一節(jié) 法律現代化
第二節(jié) 法律國際化
第三節(jié) 法律全球化
第四節(jié) 法律區(qū)域化
第五節(jié) 法律本土化
第二部分 應用
第八章 中西法律傳統(tǒng)比較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法律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西方法律傳統(tǒng)
第九章 法律自治比較
第一節(jié) 西方法律自治的經驗與模式
第二節(jié) 中國法律自治的可能性
第十章 法律教育比較
第一節(jié) 學術教育與職業(yè)訓練
第二節(jié) 專才教育與通才教育
第三節(jié) 教育機構與職業(yè)機構
第四節(jié) 院校自治與公共管理
第十一章 法律家與法治
第一節(jié) 評法治研究的一種基本思路
第二節(jié) 忽視職業(yè)法律家的原因
第三節(jié) 法律家與法律興衰
第四節(jié) 法律家與法律自治
第五節(jié) 法律家與法律權威
第六節(jié) 法律家與法治政府
第十二章 英美法理學與中國法理學
第一節(jié) 西方三種法理學對中國的影響
第二節(jié) 英美法理學的風格和特色
第三節(jié) 英美法理學對中國法理學的影響
第四節(jié) 英美法理學對中國法理學發(fā)展的啟示
第十三章 東亞區(qū)域主義法律話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