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ARM嵌入式系統(tǒng)實驗教程:擴展實驗(3)

ARM嵌入式系統(tǒng)實驗教程:擴展實驗(3)

ARM嵌入式系統(tǒng)實驗教程:擴展實驗(3)

定 價:¥29.50

作 者: 周立功編著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微處理器,ARM 系統(tǒng)設計 高等學校 教材

ISBN: 9787810777339 出版時間: 2006-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4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于微機系統(tǒng)中的ARM嵌入式系統(tǒng)實驗的專業(yè)高校教材,內容涉及ADS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及EasyJTAG仿真器應用、基于μC/OS—II的基礎實驗、基于μC/OS-II的綜合實驗、MiniGUI圖形界面實驗、μCLinux基礎實驗等方面,適合高等院校計算機、電子、自動化及其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yè)學生。本書是《ARM嵌入式系統(tǒng)實驗教程(三)》的擴展實驗,基于MagicARM2200教學實驗開發(fā)平臺。全書共分為8章,第1章主要介紹ADS 1.2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使用,以及LPC2200(for Magic ARM2200)專用工程模板的使用和EasyJTAG仿真器的安裝與使用;第2~4章分別介紹基礎實驗的擴展實驗和基于“μC/OS—II操作系統(tǒng)的擴展實驗;第5章介紹MiniGUI(for μC/OS—II)在MagicARM2200上的移植和應用實驗;第6章詳細介紹μCLinux開發(fā)平臺構建;第7章為/μCLinux的擴展實驗;第8章重點介紹LPC2000系列ARM—CAN控制器的操作原理,CAN網絡的基本連接、測試和調試方法,及軟硬件工具的使用。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電子、自動化及其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yè)嵌入式系統(tǒng)課程的實驗教材及培訓教材,也可作為ARM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設計人員的參考用書。本書配套多媒體實驗教學課件。

作者簡介

  作者:周立功周立功,男,1964年3月出生,畢業(yè)于東華大學自動化及計算機系,高級工程師,中國單片機學會理事,中國海洋大學講座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嵌入式系統(tǒng)與現場總線,目前正在從事80C51、ARM與NiosII等軟核SoC的研究與開發(fā)。1981年6月參加工作,先后在大型國有企業(yè)擔任過工段長、車間主任、團委書記、廠長、黨委書記,先后被評為省及國家級勞動模范與新長征突擊手,長期從事微機、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推廣、開發(fā)工作。早期主要從事6502、Z80、8080及其5G14500(一位機)微機應用開發(fā)及工業(yè)低溫輻射遠紅外節(jié)電技術應用與研究等工作,在1987年就出版過《工業(yè)低溫輻射遠紅外節(jié)電技術》專著。從1994年11月開始創(chuàng)辦了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發(fā)展有限公司、廣州致遠電子有限公司除擔任董事長與總經理之外,還繼續(xù)從事實際的技術開發(fā)工作并任首席系統(tǒng)設計師和軟件架構師,致力于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技術的推廣及其產業(yè)化工作。深入淺出ARM7:LPC213x/214x(下冊)>>更多作品

圖書目錄

第1章 ADS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及EasyJTAG仿真器應用
1.1 ADS 1.2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組成1
1.1.1 CodeWarrior IDE簡介2
1.1.2 AXD調試器簡介2
1.2 工程的編輯3
1.2.1 建立工程3
1.2.2 建立文件4
1.2.3 添加文件到工程4
1.2.4 編譯鏈接工程5
1.2.5 打開舊工程8
1.3 工程的調試8
1.3.1 選擇調試目標8
1.3.2 調試工具條8
1.4 LPC2200系列ARM7微控制器工程模板10
1.4.1 為ADS1.2增加LPC2200專用工程模板10
1.4.2 使用LPC2200專用工程模板建立工程11
1.4.3 模板適用范圍13
1.5 EasyJTAG仿真器的安裝與應用14
1.5.1 安裝EasyJTAG仿真器15
1.5.2 使用EasyJTAG仿真器15
1.6 固化程序18
1.6.1 片內Flash的固化18
1.6.2 片外Flash的固化23
第2章 基礎實驗
2.1 外部中斷實驗226
2.2 外部存儲器接口實驗228
2.3 定時器實驗233
2.4 UART實驗235
2.5 Modem接口實驗41
2.6 I2C接口實驗244
2.7 PWM輸出實驗49
2.8 SPI接口實驗(選做)50
2.9 RTC實驗154
2.10 RTC實驗258
2.11 低功耗實驗262
2.12 CAN發(fā)送實驗65
2.13 CAN接收發(fā)送實驗68
2.14 CAN自發(fā)自收實驗71
2.15 CAN轉發(fā)器實驗73
第3章 基于μC/OS-II的基礎實驗
3.1 SPI總線的LED控制應用77
3.2 RTC實驗81
3.3 數碼管顯示實驗84
第4章 基于μC/OS-II的綜合實驗
4.1 讀/寫U盤文件實驗88
4.2 ZLG/CF驅動接口函數實驗96
4.3 TCP通信實驗109
第5章 MiniGUI圖形界面實驗
5.1 MiniGUI for μC/OSII移植實驗115
5.2 MiniGUI消息處理實驗140
5.3 下拉式菜單實驗146
5.4 對話框應用編程實驗155
5.5 控件應用編程實驗164
5.6 自定義控件實驗173
5.7 簡易編輯器實驗179
5.8 位圖顯示實驗185
5.9 GDI繪圖實驗191
第6章 μCLinux開發(fā)平臺構建
6.1 宿主機和目標機197
6.2 建立交叉開發(fā)環(huán)境198
6.2.1 建立開發(fā)環(huán)境198
6.2.2 安裝μCLinux199
6.2.3 配置μCLinux199
6.3 下載μCLinux內核到開發(fā)板202
6.3.1 文件結構202
6.3.2 下載ZLG/BOOT205
6.3.3 下載μCLinux內核和文件系統(tǒng)210
6.4 啟動μCLinux219
6.4.1 在Windows下通過超級終端進行219
6.4.2 在Linux下通過minicom進行220
6.5 NFS設置221
6.6 GDB調試224
第7章 μCLinux基礎實驗
7.1 GPIO實驗226
7.1.1 蜂鳴器控制實驗226
7.1.2 LED控制實驗228
7.1.3 按鍵控制蜂鳴器實驗231
7.2 ZLG7290鍵盤讀取234
7.3 SPI實驗238
7.3.1 SPI驅動238
7.3.2 74HC595與LED控制240
7.4 PWM實驗243
7.4.1 調整PWM占空比243
7.4.2 PWM音樂播放實驗245
7.5 多路A/D轉換實驗250
7.6 任務定時器253
7.7 使用信號量作定時器256
7.8 多進程實驗259
7.9 WebServer實驗262
第8章 ARMCAN控制器開發(fā)指南
8.1 CAN控制器和驗收過濾器268
8.1.1 特性268
8.1.2 引腳描述268
8.1.3 CAN模塊的存儲器映射269
8.1.4 CAN控制器寄存器一覽表269
8.1.5 各控制寄存器解釋271
8.1.6 CAN控制器操作281
8.1.7 組合CAN寄存器284
8.1.8 全局驗收過濾器286
8.2 FullCAN函數庫294
8.2.1 函數庫結構294
8.2.2 FullCAN函數庫各文件介紹295
8.3 CANbus開發(fā)及工具312
8.3.1 CANbus開發(fā)步驟簡介313
8.3.2 CAN開發(fā)工具317
8.4 CAN接口卡與硬件連接330
8.5 一種簡單的CAN協議——iCAN協議(進階設計)332
8.5.1 CANbus應用層協議332
8.5.2 通信協議的基礎332
8.5.3 iCAN協議的術語333
8.5.4 iCAN協議組成結構333
8.5.5 iCAN協議中報文的格式334
8.5.6 iCAN通信模式337
8.5.7 通信的建立方式337
8.5.8 主從通信模式337
8.5.9 事件觸發(fā)通信模式339
8.5.10 iCAN協議報文處理流程339
8.5.11 iCAN協議中設備的定義340
8.5.12 I/O資源341
8.5.13 配置資源342
8.5.14 iCAN通信幀傳輸協議343
8.5.15 通信幀格式解析343
附錄A CAN寄存器操作宏表
A.1 CAN控制寄存器操作宏表344
A.2 組合CAN寄存器操作宏表347
A.3 全局驗收濾波器操作宏表348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