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重點內容是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大地測量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測量技術與方法。主要內容是研究地球(也涉及月球和行星)形狀的確定及地面點的精密定位。全書共6章。首先闡明了大地測量學定義、地位與作用、體系和內容、發(fā)展簡史與未來展望等基本概念。接著系統(tǒng)地論述了大地測量學的基本理論,其中包括大地測量用的時間系統(tǒng)和坐標系統(tǒng),協(xié)議天球坐標系及協(xié)議地球坐標系,大地坐標系的建立原理,大地基準參數,坐標微分方程及坐標系間相互變換等基本理論;地球運動,地球重力場基礎,高程系,大地水準面差距及地球形狀確定等基本原理;地球橢球的數學性質,大地主題解算原理及方法,橢球投影變換及坐標正反算,坐標鄰帶換算等測量計算方面的基本理論。隨后詳細地敘述了大地測量的基本測量技術與方法,重點內容是建立國家及工程測量控制網的基本原則,國家平面大地控制網,高程控制網,重力網,GPS原理及外業(yè)的技術設計與實施方法,電磁波在大氣中傳播,大地測量儀器,大地測量各種內、外業(yè)工作,包括水平角、天頂距、距離、水準、天文、重力等方面的測量技術與方法,大地測量數據處理數學模型以及大地測量數據庫建立及維護與使用等。最后對包括測量月球及其他行星為主要對象的深空大地測量的基本概念和理論與技術等內容作了簡明介紹。本書是“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嚴格按照教育部批準的“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立項要求和全國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以及武漢大學的具體要求進行編寫,是全國高等學校測繪工程專業(yè)本科教學用教材,也可供從事測繪工程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的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及研究生等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