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緒論
1.1 樹木越冬傷害
1.2 冬季逆境的多樣性
1.2.1 低溫
1.2.2 干旱
1.2.3 強日照
1.2.4 其他物理因子
1.2.5 生物因子
1.3 學科歸屬和研究方法
1.3.1 野外觀察
1.3.2 野外實驗
1.3.3 實驗室實驗
1.3.4 實驗室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2 凍害
2.1 凍害的表現癥狀
2.1.1 凍拔害
2.1.2 樹干凍裂
2.1.3 樹干中下部的凍害
2.1.4 霜輪
2.1.5 黑心
2.1.6 花芽凍害
2.1.7 花、葉器官的凍害
2.2 凍害的發(fā)展過程
2.2.1 冰點下降和過冷
2.2.2 結冰過程和變溫速度效應
2.2.3 確定的冰凍致死溫度
2.3 適應和鍛煉
2.4 年齡效應
2.5 抗寒鍛煉過程
2.5.1 生長的停止和休眠
2.5.2 與抗寒鍛煉過程有關的變化
2.6 凍害和抗凍性的測定
2.7 關于凍害傷害機制的假說
2.7.1 機械應力假說
2.7.2 膜脂相變理論
2.7.3 質膜atp酶失活理論
2.7.4 最新進展
2.7.5 -sh基理論
2.7.6 自由基理論
主要參考文獻3 與弱寄生菌侵染有關的越冬傷害
3.1 楊樹
3.1.1 現象觀察
3.1.2 初步探究
3.1.3 現場觀察的發(fā)現——樹皮腐爛病
3.1.4 實驗室模擬實驗
3.2 凍傷引起的油松落針病
主要參考文獻4 蟲害和楊樹越冬傷害
4.1 案例
4.2 野外觀察
4.3 初步判斷
4.4 實驗驗證
4.4.1 枝條含水量的分段對比
4.4.2 受蟲害枝條的分段水培發(fā)芽實驗
4.4.3 離體枝段輸水實驗
4.4.4 盆栽苗活體輸水實驗
4.5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5 其他樹木越冬傷害機制案例研究
5.1 美國金鐘柏的越冬傷害——快速降溫導致細胞內結冰
5.1.1 現象觀察
5.1.2 樹木材料的處理方法
5.1.3 傷害率的評估
5.1.4 研究結果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