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2001年8月教育部頒發(fā)的中等職業(yè)學校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yè)3,4年制通用的“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課程教學大綱編寫的。本書主編作為全國信息產業(yè)職業(yè)教育指導委員會電子技術專業(yè)、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yè)教學委員會成員,參與了中等職業(yè)學校電子技術、電子與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3個專業(yè)主干課程的大綱開發(fā)工作,為了配套新的教學大綱編寫了本書。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圖體現如下特色:1.實用性。本書所選內容對學生將來工作及在校其他課程的學習非常有幫助,所列舉例題也盡量貼近實際。2.通用性。本書在結構上采用了模塊化方式組織內容,各模塊之間既相互聯系又具有獨立性,以便各校教師組織教學。在教學內容的組織方面采用邊教邊學的方法,充分體現了職教的特色。3.科學性。本書很好地處理了教學內容與其他課程的銜接關系;在軟件選用上采用了較為流行、易于使用和教學的Multisim和ProtelPCB99SE軟件,軟件所使用的符號符合國家標準,內容分工上Multisim軟件負責原理圖繪制和電路的仿真,ProtelPCB99SE軟件負責印制電路板的設計,兩種軟件又能做到很好的銜接,從原理圖繪制到印制電路板設計能平滑過渡??删幊淘O計軟件選用了ispDesignEXPERT軟件,該軟件既可以設計小規(guī)??删幊踢壿嬈骷?,又可以設計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較好地解決了從數字邏輯電路中的小規(guī)??删幊踢壿嬈骷O計到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的過渡問題。本書基礎模塊教學課時數為60學時,學時分配方案建議如下,供授課教師參考。本書基礎模塊加選學模塊教學為80學時,學時分配方案建議如下,供參考。本書由教育部聘請專家審閱書稿,專家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為提高本書質量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南京無線電工業(yè)學校劉豫東老師、姜紅老師、陳軍老師的大力幫助,在此表示感謝。由于編者學識和水平有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電子郵件地址:njchensong@163.com關于《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教材的幾點說明《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教材在編寫過程中考慮到中等職業(yè)教育學生的實際情況、已授課程對本課程的影響、在教材中選用不同軟件等因素,在教材內容組織、編寫的順序上與《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教材的大綱存在一些差別,特做以下說明。一、因選擇不同的軟件而有所調整大綱在制定過程中,是基于Pspice或Workbench軟件、Protel軟件,由于早期Pspice和Workbench軟件的原理圖繪制不能很好地與PCB軟件進行銜接,并且所使用元件符號不符合國家標準,所以在大綱的編寫時將電路仿真中的原理圖繪制與設計PCB電路的原理圖分開闡述。在本教材中選用的是Multisim軟件,該軟件既可以滿足電路仿真部分對原理圖的要求,而且所使用元件符號與國家標準基本一致,并且所繪制原理圖可以與PCB軟件很好地銜接,這樣大綱中原理圖繪制部分納入本書第3章中,就沒有單獨作為一章來講解。據編者所知,Multisim軟件現在已經在多所中等職業(yè)學校使用,具有一定代表性。二、教材在編寫過程中適當降低了要求大綱中對本書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偏高,太注重利用設計軟件來設計電路。本教材注重“軟件為教學服務、兼顧軟件在設計中的應用”這一目標,所列例子與實驗內容力求有助于對其他課程內容的理解和學習,適當減少了軟件在電路設計方面的內容。三、實驗內容與大綱的不統(tǒng)一大綱在制定時考慮到各校的特殊情況,在實驗內容的選擇方面列舉了大量的實驗名稱。本教材在處理時采用邊講邊做的方法,有些實驗已經在課程內容中做了編排,故沒有單獨列出,同時實驗內容的選擇也適當降低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