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從傳說中香格里拉到遺世獨立的雪域西藏,從西藏到美麗的自然王國尼泊爾,從泥泊爾到神秘之國印度,從雅魯藏布江到恒河,這是一段漫長而又奇異的旅程。在這本書中,作者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些在路上或驚心動魄、或刻骨銘心、或平靜安寧的旅途故事。本書可供喜歡自助游愛好者參考。作者簡介:旅游、登山、攝影愛好者,在國內一知名地產企業(yè)從事營銷策劃。十年前背包行走西雙版納,不可救藥地喜歡上了自助旅行:四年前第一次成功攀登姜桑拉姆雪山,壯麗絕美的雪山之巔,營地觸手可及的滿天繁星,至今仍記憶猶新。從哈巴到念青唐古拉中央峰,從此雪山的誘惑再也使我無法抗拒;一年前從西藏背包走向南亞。跨越喜馬拉雅.親近安那普爾那,接受尼泊爾王后摩頂祝福,朝圣佛教四大圣地。由東至西橫穿北印度,從瓦那拉西到阿格拉,從恒河到克什米爾。我經歷了一次充滿偶然、奇遇和感動的異域之旅。一個人在路上,有時歡欣,有時惶惑。在這本書中,我會和你一起分享那些在路上或驚心動魄、或刻骨銘心、或平靜安寧的旅途故事。書摘:巴格馬提河畔的靈魂涅?如果說在中國,死亡以黑色和白色象征,表現天人永隔的慘痛;而在尼泊爾,死亡是由橙色的鮮花、紅色的蒂卡和金黃的綢緞來象征,在梵音繚繞中、在親友祝福中離去,在熊熊大火中涅?,在圣河河水中蕩滌。坐落在巴格馬提河畔的著名的帕蘇帕提那神廟,供奉著濕婆神,這里是印度教著名的圣地。我從博達佛塔(Bodhnath)沿著村莊里的小路,走了30分鐘走到這里。但因非教徒不得入內的規(guī)定,我只能站在帕蘇帕提那神廟重金門扉對面的小廣場,看成群的鴿子在廟里廟外飛來撲去,猴子在嬉戲玩耍,廟里如何神圣和莊嚴,我不得而知。我的目的地是神廟后面的巴格馬提河,這里是尼泊爾印度教徒的火葬之地,每天都舉行若干茶毗(火化)儀式。巴格馬提河是尼泊爾人心目中最圣潔的河,因為它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脈,往南流和印度教的圣河——恒河相匯。尼泊爾的印度教徒都相信,這是最圣潔的起源和結束。人們把骨灰灑入河中,河水會帶著死者的靈魂去到恒河,靈魂可以不用進入輪回,直接送往天堂。為了逃避門票,我繞開正常的入口,往北多走了一個路段——這樣就很容易走到巴格馬提河旁邊??亢舆呌袃蓚€河壇,當地人告訴我們,這是尼泊爾皇家使用的河壇。4年多前那場王室滅門慘案后,深受尼泊爾人民愛戴的國王比蘭德拉以及王后艾什瓦爾雅,以及同時遇難的王室一家人,就在此河壇被火葬。當地的朋友曾經告訴過我關于比蘭德拉國王葬禮的宗教儀式非常奇特。主持國王靈魂超度儀式的祭司要穿上國王的鞋襪,戴上國王的眼鏡,拄著國王的拐杖。而在過去,這位祭司還必須吃國王的部分遺體。超度靈魂的儀式完成之后,祭司可以一次性獲得大約10萬人民幣的珠寶和錢財補償,但他的代價是,他將是一個“不神圣”的象征,從此成為被社會拋棄的人,并且永遠不得回到加德滿都。我走到巴格馬提河邊時,河壇上兩堆柴薪正熊熊燃燒著,一堆已經快接近灰燼。負責河壇燒尸的工作是由等級最低的首陀羅擔任。旁邊的河堤上正躺著一具尸體,應該是剛剛凈完身,正往尸體上纏著金黃的綢緞。綢緞裹完之后會堆滿橙黃色的鮮花,撒上鮮紅的蒂卡粉。一旁站立的家屬并沒有呼天搶地的哀慟,而是靜靜地站立一旁祈禱。河對岸有一對哀樂樂隊,長身肅立,鼓樂聲不哀,不喜。死者剃度的兒子一襲白衣,點燃河壇上的柴薪,親人們遠遠地看著,給死者祝福,祝福他從此可以脫離凡世苦難,順利踏上天堂之路。尼泊爾和印度,都是有著濃厚傳統(tǒng)宗教信仰的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