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漢到明清這兩千年間,在中國官場上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傳統(tǒng)和制度,或者說是一種基本的游戲規(guī)則。只要你登上這個舞臺,你就必須遵守這套規(guī)則,否則,你就無法表演下去。這不是小層次上的圈子、山頭、派系,而是大格局下的規(guī)則、條件、基礎,許多政治人物的命運,其實是由這些因素決定的。本書正是為你一展中國古代政治舞臺上的圈子藝術和中國古代大小官員的基本功課。在中國古代政治系統(tǒng)中,“圈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圈子一說,在百姓而言只是個生活范圍的概念,但在政治系統(tǒng)中,卻是一個官員安身立命的本錢。一個官員置身于這個系統(tǒng)中,或主動自覺加入一個圈子,或無意識地卷入一個派系,或純粹是被別人當做是某某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被歸類和貼標簽。一個圈子就是一股政治勢力,要想完全置身事外,其結果很可能就是被邊緣化了:上邊沒有人照顧你,下邊也不會有人追隨你,孤家寡人一個,既成不了氣候,也就難以施展自己的抱負。對圈子的研究和經營,可以說是古代政治官員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小人物要選好圈子,設法投靠加入,并逐漸在其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大人物要組建經營好自己的圈子,上下其手,形成自己的資本和勢力;最高級的領導者(如皇帝)則要平衡好各種圈子:讓其存在并競爭,但不能容忍其中一支勢力太大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