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印度詩人、思想家。生于孟加拉數一數二的名門中,是印度四種階級中最高身份的婆羅門。泰戈爾家是當時孟加拉的學問藝術中心,其父親為宗教思想家,是婆羅摩尼的指導者,生活在具有先進思想的家庭中,其兄長們皆以哲學家、音樂家、梵文學者而著名。泰戈爾8歲就開始作詩,15歲時出版詩集《原野之花》,被稱為“孟加拉的雪萊”。1877年留學英國,1883年結婚,1880年以前的作品,均為描寫甜美的愛情與世界之美的詩。1891年前往雪利德管理土地,接觸到農村悲苦的生活,從此致力于農村改革運動。同時也開始對政治、社會問題發(fā)生興趣,寫作了激發(fā)印度獨立之愛國情操的詩、小說、戲曲、還參與印度獨立運動。后來,因喪失妻子、女兒,詩風轉為具有宗教性風格,以宗教詩為主的譯詩集《以歌神的敬禮》,在歐洲文壇上獲得極高的評價。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聞名全球,其中代表作品有詩集《飛鳥集》、《新月集》,戲劇《郵政局》、《暗室之王》等。作品深受世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