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藥學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分離技術

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分離技術

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分離技術

定 價:¥45.00

作 者: 盧鮮花 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醫(yī)學

ISBN: 9787502561543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 271 字數:  

內容簡介

  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分離技術,,中藥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群的提取和分離,是現代中藥研究的關鍵與前提。本書首先對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技術進行了概述,對分離提取中目前應用最廣的色譜技術和新興技術進行了闡述;然后按照“概述-結構分類-理化性質”與“檢識-提取方法-分離純化方法-成分鑒定-具體化合物及其分離純化”的思路,分述了中藥各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類技術;最后對中藥標準提取物進行了介紹。本書主編有著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與實踐經驗,編寫中不僅借鑒了前人的經驗、整理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加入了自己的研究經驗。本書匯集大量實例,突出實際應用,適用于從事中藥研發(fā)與生產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相關專業(yè)高校教師、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植物學、農學、食品、天然資源研究的技術人員。"本書前言源于植物的抗瘧藥物青蒿素以及抗腫瘤藥物紫杉醇、喜樹堿的發(fā)現,使得中藥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只有先通過提取分離技術,純化得到單體化合物后,才能進一步利用波譜技術鑒定其化學結構,測定其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同時提供其作為制藥原料、對照品及合成工作的起始原料。中藥活性成分結構類型豐富,理化性質差異較大(有的性質相當不穩(wěn)定),因此提取分離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從一個粗提物中要分得純化合物,常需要經過許多純化步驟,其過程往往相當煩瑣、耗時,且花費很大。因此,正確掌握提取分離的實驗操作以及熟悉快速、有效的新的提取分離技術在分離目的化合物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書在介紹傳統的提取分離技術和近年來興起的新技術的基礎上,分述了中藥主要活性成分的常用提取純化方法。因而,本書可作為中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化學、植物資源學、植物學、食品化學等專業(yè)技術人員和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參考書。中藥活性成分繁多,發(fā)展迅速,本書是在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結合自己的研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整理編寫而成,但由于水平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最后感謝化學工業(y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謝各位編者為本書做出的貢獻!

作者簡介

暫缺《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分離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 第一節(jié) 溶劑提取法2
一、溶劑提取法的原理2
二、溶劑的選擇3
三、提取方法5
四、影響提取效率的因素7 第二節(jié) 水蒸氣蒸餾法8
實例1 白頭翁素的水蒸氣蒸餾法提取8
實例2 徐長卿中丹皮酚的提取8 第三節(jié) 升華法9
實例1 茶葉中咖啡因的制備10
實例2 5-羥甲基糠醛的提取10
實例3 苦馬豆素的提取10 第四節(jié) 壓榨法10 參考文獻11 第二章 中藥有效成分的分離純化方法12 第一節(jié) 中藥有效成分的分離精制經典方法12
一、溶劑分離法12
二、兩相溶劑萃取法13
三、沉淀法15
實例1 栝樓中天花粉蛋白的分離15
實例2 蝙蝠葛中提取蝙蝠葛堿15
實例3 槲樹皮中槲皮苷的提取16
四、鹽析法16
實例4 大麥中提取淀粉酶16
五、透析法17
六、結晶法17
實例5 結晶法純化甘草甜素19
實例6 分步結晶法提取蛇床子素和歐前胡素20
七、色譜法21 第二節(jié) 分離純化發(fā)展中的新技術21
一、超濾技術21
二、吸附技術21
三、澄清技術22 第三節(jié) 分離純化技術的前景與展望23 參考文獻23 第三章 色譜技術在中藥成分分離純化中的應用24 第一節(jié) 紙色譜25
一、紙色譜的原理25
二、紙色譜的操作25
三、紙色譜的應用26 第二節(jié) 薄層色譜26
一、薄層色譜的原理26
二、薄層色譜的操作27
三、制備型薄層色譜30
四、薄層色譜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31 第三節(jié) 柱色譜32
一、吸附柱色譜32
(一)吸附劑的選擇33
(二)洗脫溶劑的選擇35
(三)被分離物質的性質35
(四)柱色譜操作36
二、分配柱色譜37
(一)基本原理和支持劑37
(二)基本操作37
(三)反相分配層析37
三、凝膠過濾柱色譜38
(一)基本原理38
(二)凝膠的類型38
(三)Sephadex LH-20在中草藥成分研究中的應用39
四、離子交換柱色譜40
(一)基本原理40
(二)離子交換樹脂的類型41
(三)離子交換樹脂的應用41 第四節(jié) 制備型加壓液相色譜42
一、基本原理42
二、低壓液相色譜44
三、中壓液相色譜45
四、高壓液相色譜46 第五節(jié) 制備氣相色譜47
一、色譜柱47
二、進樣47
三、樣品的收集48
四、制備氣相色譜在中藥成分研究上的應用48 參考文獻49 第四章 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分離新技術50 第一節(jié)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50
一、超臨界流體萃取的基本原理51
(一)超臨界流體定義51
(二)超臨界流體萃取的基本原理51
(三)CO2-SFE的影響因素52
(四)CO2-SFE的特點及優(yōu)越性53
二、CO2-SFE在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分離中的應用53
(一)揮發(fā)油及揮發(fā)性成分54
(二)生物堿類成分55
(三)萜類56
(四)黃酮類成分56
(五)醌類化合物57
(六)香豆素和木脂素57
(七)多糖和皂苷類57
三、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的展望58 參考文獻59 第二節(jié) 大孔吸附樹脂技術60
一、大孔吸附樹脂技術的基本原理61
(一)分離純化原理61
(二)大孔吸附樹脂的預處理與再生61
(三)與傳統工藝比較的優(yōu)越性62
二、大孔吸附樹脂技術在中藥有效成分分離中的應用62
三、前景與展望63 參考文獻64 第三節(jié) 膜分離技術64
一、基本原理65
二、膜技術的優(yōu)越性65
三、膜技術在中藥提取分離、制備中的應用66
四、中藥制劑中應用膜技術應注意的問題69
五、前景和展望70 參考文獻71 第四節(jié) 超聲波提取技術71 參考文獻72 第五節(jié) 微波輔助提取技術73 參考文獻73 第六節(jié) 分子印跡技術74
一、分子印跡技術的概念及特點74
二、MIP的制備方法75
三、MIP的應用76
(一)在色譜技術中的應用76
(二)在生物檢測和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78
(三)在固相萃取中的應用78
(四)分子印跡技術存在的問題79
(五)MIT的發(fā)展趨勢79 參考文獻81 第五章 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83 第一節(jié) 結構及分類84
一、黃酮和黃酮醇84
二、二氫黃酮和二氫黃酮醇85
三、查耳酮85
四、雙黃酮85
五、異黃酮和二氫異黃酮85
六、黃酮苷86 第二節(jié) 理化性質及檢識86
一、黃酮類化合物的性質86
二、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反應87 第三節(jié) 常見的提取方法87
一、溶劑提取法88
二、堿提酸析法88
三、超聲波法89
四、超臨界CO2萃取法89
五、花色素的提取89 第四節(jié) 常見的分離和純化方法89
一、硅膠柱層析法90
二、聚酰胺柱層析法90
三、葡聚糖凝膠柱層析法91
四、梯度pH萃取法91
五、液滴逆流層析92
六、根據分子中的某些特定功能團進行分離92 第五節(jié) 光譜特性及結構分析92
一、紫外及可見光吸收光譜92
二、核磁共振譜及質譜94
三、黃酮類化合物的光譜特征95 第六節(jié) 常見含黃酮類成分中藥98
一、黃芩98
二、葛根101
三、銀杏葉103
四、槐米105
五、滿山紅葉107
六、陳皮108 參考文獻110 第六章 生物堿類成分的提取分離111 第一節(jié) 結構及分類112
一、雜環(huán)衍生物類113
二、萜衍生物類119
三、甾衍生物類120
四、環(huán)肽類生物堿120
五、有機胺類生物堿121
第二節(jié) 理化性質及檢識121
一、生物堿的性質121
二、生物堿的顯色反應122
第三節(jié) 常見的提取方法122
一、按所用溶劑不同分類122
二、按提取條件不同分類123 第四節(jié) 常見的分離和純化方法124 第五節(jié) 光譜特征及結構分析125
一、生物堿的降解反應125
二、生物堿的光譜特征126
第六節(jié) 常見含生物堿類成分中藥128
一、苦參128
二、麻黃131
三、黃連133
四、洋金花136
五、防己138
六、馬錢子140
七、烏頭142
第七節(jié) 高效液相色譜、氣相色譜在生物堿分析中的應用144
一、生物堿HPLC分析模式及機制144
二、氣相色譜法的應用及其局限性146
參考文獻146 第七章 蒽醌類成分的提取分離148 第一節(jié) 結構及分類148
一、羥基蒽醌類149
二、蒽酮及蒽酚類149
三、二蒽酮類150
四、二蒽醌類150
第二節(jié) 理化性質及檢識151
一、通性151
二、定性檢識152
第三節(jié) 常見的提取分離和純化方法153
一、游離蒽醌的提取分離方法153
二、蒽醌苷類的提取分離154
第四節(jié) 光譜特征和結構鑒定155
一、UV譜155
二、IR譜156
三、MS譜156
四、NMR譜157
(一)1H NMR157
(二)13C NMR157
第五節(jié) 含蒽醌類成分的中藥159
一、大黃159
二、虎杖163
三、決明子166
四、何首烏167
第六節(jié) 蒽醌類含量測定方法168
一、比色法168
二、差示分光光度法169
三、薄層掃描法170
四、高效液相色譜法170
五、超臨界流體萃取法170
參考文獻170 第八章 皂苷類成分的提取分離172 第一節(jié) 結構及分類172
一、甾體皂苷173
二、三萜皂苷175 第二節(jié) 理化性質及檢識177
一、皂苷的特性177
二、皂苷的鑒別178 第三節(jié) 常見的提取方法179 第四節(jié) 常見的分離和純化方法180
一、溶劑分離法180
二、鉛鹽沉淀法180
三、膽甾醇沉淀法181
四、乙酰化法181
五、酸堿法181
六、層析分離法181 第五節(jié) 光譜特征和結構鑒定182
一、紅外光譜182
二、紫外光譜182
三、質譜183
四、核磁共振譜183 第六節(jié) 含皂苷類成分的中藥185
一、人參185
二、甘草188
三、柴胡190
四、桔梗191
五、遠志192 參考文獻194 第九章 強心苷類成分的提取分離196 第一節(jié) 結構及分類196 第二節(jié) 理化性質及檢識197
一、強心苷類的理化性質197
二、強心苷類的鑒別198 第三節(jié) 常見的提取方法199
一、原生強心苷的提取199
二、次生強心苷的提取200 第四節(jié) 常見的分離和純化方法200
一、逆流分配法200
二、溶劑萃取法201
三、層析分離法201 第五節(jié) 光譜特征201
一、紅外吸收光譜201
二、紫外吸收光譜201
三、質譜202
四、核磁共振譜202 第六節(jié) 含強心苷類成分的中藥204
一、毛地黃204
二、鈴蘭204
三、黃花夾竹桃207
四、福壽草207
五、海蔥209 第七節(jié) HPLC、GC等方法在強心苷類分析中的應用210
一、薄層層析(TLC)法210
二、分光光度法211
實例1 比色法測加拿大麻苷含量211
實例2 總強心苷測定(比色法)211
實例3 黃花夾竹桃果仁中總強心苷的測定212
三、HPLC法212
實例4 毛地黃毒苷含量測定212
實例5 毛地黃毒苷片中毛地黃毒苷等的含量測定213
實例6 HPLC法測定鈴蘭毒苷、毒毛旋花子苷元和加拿 大麻苷213
四、GC法213 參考文獻214 第十章 香豆素類成分的提取分離215 第一節(jié) 結構及分類215 第二節(jié) 理化性質及檢識218 第三節(jié) 常見的提取和分離純化方法219
一、提取方法219
二、分離純化方法220 第四節(jié) 光譜特征221
一、紫外光譜221
二、紅外光譜222
三、質譜223
四、核磁共振譜224 第五節(jié) 含香豆素成分的中藥225
一、蛇床子225
二、秦皮228
三、白芷230 第六節(jié) 香豆素常用的分析方法231
一、薄層掃描法232
實例1 獨活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測定232
實例2 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測定232
二、分光光度法232
三、氣相色譜法233
實例3 烏蛇止癢丸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測定233 參考文獻233 第十一章 木脂素類成分的提取分離235 第一節(jié) 結構及分類236
一、二芳基丁烷類236
二、二芳基丁內酯類237
三、芳基萘類237
四、單四氫呋喃類238
五、雙四氫呋喃類239
六、聯苯環(huán)辛烯類239
七、聯苯類240
八、苯并二氧六環(huán)類240
九、苯并呋喃類241
十、倍半木脂素和二木脂素241 第二節(jié) 理化性質及檢識242
一、物理性質242
二、化學性質242
三、檢識242 第三節(jié) 常見的提取和分離純化方法243
一、提取方法243
二、分離純化方法243 第四節(jié) 光譜特征和結構鑒定244
一、紫外光譜244
二、紅外光譜244
三、核磁共振譜244 第五節(jié) 含木脂素類成分的中藥246
一、五味子246
二、厚樸247 參考文獻250 第十二章 萜類成分的提取分離251 第一節(jié) 結構及分類251
一、半萜252
二、單萜252
三、倍半萜256
四、二萜258
五、三萜262
六、四萜及其衍生物270 第二節(jié) 常見的提取方法271
一、水蒸氣蒸餾法271
二、溶劑提取法271
三、液-液分配萃取分離法271
四、超臨界流體萃取271 第三節(jié) 常見的分離和純化方法272
一、柱層析法272
二、高效液相色譜分離法272
三、薄層色譜和高效薄層色譜分離法272 第四節(jié) 光譜特征和結構鑒定273
一、紫外光譜274
二、紅外光譜275
三、質譜275
四、核磁共振譜276 第五節(jié) 含萜類成分的中藥276
一、黃花蒿276
二、穿心蓮278
三、丹參280
四、雷公藤281
五、銀杏283
六、黃芪286
七、薄荷288 參考文獻290 第十三章 多糖類成分提取分離295 第一節(jié) 結構及分類295
一、植物多糖296
二、動物多糖296 第二節(jié) 常見的提取方法298 第三節(jié) 常見的分離和純化方法299
一、利用溶解度不同的分離方法(沉淀法)299
二、利用電離性質不同的分離方法299
三、柱層析法300 第四節(jié) 光譜特征及結構鑒定301
一、多糖結構分析方法301
二、多糖的測定方法304 第五節(jié) 含多糖類成分的中藥305
一、香菇305
二、豬苓308
三、茯苓309
四、黃芪311 參考文獻313 第十四章 中藥標準提取物315 第一節(jié) 中藥標準提取物的含義及其特點315
一、中藥標準提取物的含義315
二、中藥標準提取物的特點316 第二節(jié) 中藥標準提取物國內外現狀316 第三節(jié) 中藥標準提取物的制備318
一、技術裝備及國內主要生產廠家318
二、分析檢測技術319
三、質量標準319 第四節(jié) 常見的幾種中藥標準提取物321
一、葡萄籽提取物321
實例1 葡萄籽提取物質量標準321
二、大豆提取物322
實例2 大豆提取物質量標準322
三、紫錐菊提取物323
實例3 紫錐菊提取物質量標準323
四、越橘提取物324
五、紅景天提取物324
六、松樹皮提取物325 第五節(jié) 中藥提取物相關政策和法規(guī)325 參考文獻326 附錄1 中藥成分鑒別常用顯色劑及其配制327 附錄2 薄層層析常用吸附劑338 附錄3 國產新華層析濾紙的規(guī)格及性能339 附錄4 常用溶劑物理常數340 附錄5 常用緩沖溶液的配制341 附錄6 乙醇濃度稀釋表343 附錄7 常用酸堿濃度及配制方法344 附錄8 常用液態(tài)試劑相對密度及其折合數量346 附錄9 試劑規(guī)格表347 附錄10 常用干燥劑的應用范圍348 附錄1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篩號和工業(yè)用篩的關系34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