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分離技術,,中藥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群的提取和分離,是現代中藥研究的關鍵與前提。本書首先對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技術進行了概述,對分離提取中目前應用最廣的色譜技術和新興技術進行了闡述;然后按照“概述-結構分類-理化性質”與“檢識-提取方法-分離純化方法-成分鑒定-具體化合物及其分離純化”的思路,分述了中藥各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類技術;最后對中藥標準提取物進行了介紹。本書主編有著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與實踐經驗,編寫中不僅借鑒了前人的經驗、整理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加入了自己的研究經驗。本書匯集大量實例,突出實際應用,適用于從事中藥研發(fā)與生產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相關專業(yè)高校教師、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植物學、農學、食品、天然資源研究的技術人員。"本書前言源于植物的抗瘧藥物青蒿素以及抗腫瘤藥物紫杉醇、喜樹堿的發(fā)現,使得中藥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只有先通過提取分離技術,純化得到單體化合物后,才能進一步利用波譜技術鑒定其化學結構,測定其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同時提供其作為制藥原料、對照品及合成工作的起始原料。中藥活性成分結構類型豐富,理化性質差異較大(有的性質相當不穩(wěn)定),因此提取分離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從一個粗提物中要分得純化合物,常需要經過許多純化步驟,其過程往往相當煩瑣、耗時,且花費很大。因此,正確掌握提取分離的實驗操作以及熟悉快速、有效的新的提取分離技術在分離目的化合物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書在介紹傳統的提取分離技術和近年來興起的新技術的基礎上,分述了中藥主要活性成分的常用提取純化方法。因而,本書可作為中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化學、植物資源學、植物學、食品化學等專業(yè)技術人員和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參考書。中藥活性成分繁多,發(fā)展迅速,本書是在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結合自己的研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整理編寫而成,但由于水平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最后感謝化學工業(y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謝各位編者為本書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