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ANSYSANSYS7.0高級分析

ANSYS7.0高級分析

ANSYS7.0高級分析

定 價:¥44.00

作 者: 陳曉霞 主編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ANSYS7.0應用指導系列叢書
標 簽: ANSYS及計算機輔助分析

ISBN: 9787111145462 出版時間: 2004-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大16開 頁數: 531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使用命令行方式結合圖形用戶界面,詳細地介紹了ANSYS 7.0的實體建模、布爾操作、網格剖分、加載求解和結果后處理過程;對材料非線性和幾何非線性分析、模態(tài)分析、熱應力分析、瞬態(tài)動力分析、疲勞分析、復合材料分析、接觸分析和最優(yōu)化設計等常用的有限元高級分析,結合理論和實例作了系統(tǒng)分析;同時對APDL命令進行了介紹,并給出了一個參數化建模實例和宏程序的應用。本書的特點是以命令行方式講解為主,輔助以理論分析和結果評價,使讀者逐步掌握ANSYS命令行操作。通過實例介紹常用命令和求解過程。本書中豐富的例題不僅可以幫助讀者學習和熟悉ANSYS軟件的使用,還可以幫助讀者理解命令操作過程,積累計算經驗,不斷提高分析能力。配套光盤給讀者提供了練習求解問題的演練機會。本書適合于大學本科二年級以上的學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從事結構分析和設計的其他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ANSYS7.0高級分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篇 入門篇
第1章 ANSYS簡介
1.1 ANSYS軟件主要功能
1.2 有限元簡介
1.3 ANSYS 7.0環(huán)境簡介
第2章 ANSYS 7.0求解過程
2.1 ANSYS分析問題的基本流程
2.2 ANSYS分析問題的基本流程實例
第3章 ANSYS 7.0坐標系和工作平面
3.1 ANSYS 7.0坐標系
3.2 ANSYS 7.0工作平面
3.3 平面結構節(jié)點的建模
第4章 實體建模
4.1 引言
4.2 ANSYS的建模步驟
4.3 實體建模方法
4.4 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
4.5 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
4.6 移動和復制實體模型對象
第5章 輸入CAD系統(tǒng)中的實體模型
5.1 引言
5.2 從IGES文件中輸入實體模型
5.3 用IGES文件工作
5.4 使用SMOOTH選項
5.5 使用FACETED選項
5.6 應用實例
第6章 ANSYS接口工具
6.1 輸入接口介紹
6.2 開始輸入文件
6.3 輸入Parasolid文件
6.4 輸入Pro/ENGINEER模型
6.5 輸入SAT文件
6.6 輸入Unigraphics零件
第7章 模型的布爾操作
7.1 引言
7.2 保留原有的圖元
7.3 其他BOPTN設置
7.4 布爾操作后圖元的編號
7.5 圖元求交運算
7.6 兩兩相交
7.7 圖元的加運算
7.8 圖元的減運算
7.9 利用工作面作減運算
7.10 分類運算
7.11 搭接運算
7.12 分割運算
7.13 粘接(或合并)
7.14 布爾操作后的更新
7.15 ANSYS實體建模及布爾操作實例
第8章 網格劃分
8.1 如何對模型進行網格剖分
8.2 設置單元屬性
8.3 網格剖分控制
8.4 自由網格和映射網格控制
8.5 網格剖分實體模型
8.6 改變網格
8.7 二維單元剖分和三維單元剖分舉例
第9章 ANSYS 7.0加載和求解
9.1 加載
9.2 施加DOF約束
9.3 加載集中力
9.4 施加表面載荷
9.5 施加慣性載荷
9.6 耦合場載荷
9.7 轉換載荷
9.8 刪除載荷
9.9 求解
第10章 ANSYS 7.0結果后處理
10.1 通用后處理器(POST1)
10.2 將數據結果讀入數據庫
10.3 創(chuàng)建單元表
10.4 單元數據列表顯示
10.5 圖形顯示結果
10.6 用表格方式列出結果
10.7 對單元和節(jié)點排序
第2篇 高級應用篇
第11章 非線性結構分析
11.1 非線性結構概述
11.2 非線性分析的主要過程
11.3 常用命令介紹
11.4 實例
第12章 模態(tài)分析
12.1 模態(tài)分析概述
12.2 模態(tài)分析的基本過程
12.3 常用命令介紹
12.4 實例
第13章 熱應力分析
13.1 熱應力分析的分類
13.2 間接法進行熱應力分析的主要步驟
13.3 間接法熱應力分析實例
13.4 直接法熱應力分析實例
第14章 瞬態(tài)動力分析
14.1 瞬態(tài)動力分析的定義
14.2 瞬態(tài)動力分析的預備工作
14.3 3種求解方法
14.4 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的步驟
第15章 疲勞分析
15.1 疲勞的定義
15.2 疲勞計算
15.3 應用實例
第16章 復合材料分析
16.1 復合材料定義
16.2 復合材料模型的建立
16.3 復合材料分析實例
第17章 接觸分析
17.1 簡介
17.2 ANSYS分析的主要過程
17.3 命令介紹
17.4 分析實例
第3篇 二次開發(fā)技術
第18章 ANSYS中的最優(yōu)化設計
18.1 最優(yōu)化設計緒論
18.2 最優(yōu)化問題框架
18.3 ANSYS優(yōu)化設計流程
18.4 變截面懸臂梁的形狀優(yōu)化
18.5 平面剛架的優(yōu)化設計
第19章 APDL命令概述
19.1 簡介
19.2 常用命令
19.3 APDL程序控制命令
19.4 實例
第20章 用APDL實現空間網殼結構參數化建模
20.1 K系列球面網殼結構特點和建模
20.2 參數化設計語言APDL介紹
20.3 用戶界面設計語言UIDL介紹
20.4 網殼建模程序設計
20.5 程序使用說明
20.6 應用舉例
附錄 常用結構單元參考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