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Linux概況
1.1 從UNIX談起
1.2 Linux發(fā)展簡史
1.3 自由軟件文化
1.4 認識Linux的版本
1.5 選擇Linux系統(tǒng)的理由
1.6 小結
1.7 習題
第2章 安裝Linux系統(tǒng)
2.1 安裝前的準備
2.2 使用圖形界面安裝Linux
2.3 從硬盤安裝Linux
2.4 從網絡安裝Linux
2.5 實現(xiàn)無人值守安裝(KickStart)
2.6 小結
2.7 習題
第3章 Linux命令行操作
3.1 進入Linux文本模式
3.2 登錄、退出和關閉系統(tǒng)
3.3 使用Linux命令
3.4 shell的使用
3.5 文本編輯器vi
3.6 小結
3.7 習題
第4章 使用圖形環(huán)境X Windows
4.1 X Windows系統(tǒng)簡介
4.2 窗口管理器與桌面環(huán)境
4.3 KDE使用入門
4.4 KDE控制中心
4.5 小結
4.6 習題
第5章 常用應用軟件
5.1 系統(tǒng)工具
5.2 網絡工具
5.3 多媒體工具
5.4 圖形工具
5.5 小結
5.6 習題
第6章 管理用戶和組
6.1 認識用戶和組
6.2 管理用戶賬號
6.3 管理組
6.4 小結
6.5 習題
第7章 管理文件系統(tǒng)
7.1 管理磁盤分區(qū)
7.2 文件系統(tǒng)
7.3 Linux的目錄與文件
7.4 管理文件權限
7.5 管理磁盤配額
7.6 小結
7.7 習題
第8章 系統(tǒng)性能與進程管理
8.1 監(jiān)測系統(tǒng)性能
8.2 優(yōu)化系統(tǒng)性能
8.3 監(jiān)測和調整系統(tǒng)進程
8.4 實現(xiàn)進程自動化
8.5 小結
8.6 習題
第9章 Linux系統(tǒng)的引導與配置
9.1 Linux的啟動過程
9.2 引導半載器GRUB
9.3 init過程
9.4 小結
9.5 習題
第10章 Linux系統(tǒng)安全
10.1 安全管理
10.2 用戶口令的管理
10.3 文件和目錄的安全管理
10.4 控制root賬戶
10.5 系統(tǒng)備份
10.6 系統(tǒng)日志
10.7 小結
10.8 習題
第11章 編譯Linux內核
11.1 為什么要編譯內核
11.2 編譯內核前的準備
11.3 內核配置
11.4 安裝新內核
11.5 編譯內核的常見問題
11.6 小結
11.7 習題
第12章 配置網絡
12.1 TCP/IP協(xié)議概述
12.2 IP地址
12.3 傳輸層協(xié)議
12.4 在Linux中配置網絡
12.5 與網絡配置有關的文件
12.6 網絡診斷工具
12.7 小結
12.8 習題
第13章 Linux網絡服務
13.1 客戶機/服務器模型
13.2 守護進程
13.3 超級網絡服務xinetd
13.4 使用TCP_Wrappers實現(xiàn)
13.5 小結
13.6 習題
第14章 DHCP服務器
14.1 DHCP工作過程
14.2 配置DHCP服務器
14.3 使用DHCP客戶機
14.4 小結
14.5 習題
第15章 DNS服務器
15.1 DNS服務基礎知識
15.2 配置DNS服務器
15.3 配置DNS客戶機
15.4 DNS測試與排錯
15.5 小結
15.6 習題
第16章 文件服務器samba
16.1 samba簡介
16.2 配置samba服務器
16.3 從客戶機訪問samba
16.4 samba管理工具
16.5 小結
16.6 習題
第17章 WEB服務器
17.1 Apache服務器簡介
17.2 配置Apache服務器
17.3 使用webalizer分析日志
17.4 小結
17.5 習題
第18章 FTP服務器
18.1 FTP服務工作原理
18.2 vsftpd簡介
18.3 配置vsftpd服務器
18.4 使用FTP客戶機
18.5 使用PAM實現(xiàn)虛擬用戶
18.6 小結
18.7 習題
第19章 郵件服務
19.1 電子郵件工作原理
19.2 配置sendmail
19.3 配置POP/IMAP
19.4 使用郵件客戶機
19.5 實現(xiàn)Web Mail
19.6 小結
19.7 習題
第20章 Linux網絡安全
20.1 網絡安全基礎知識
20.2 防火墻技術
20.3 安全級別
20.4 使用Iptables架構防火墻
20.5 小結
20.6 習題
附錄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