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周汝昌先生相識近半個世紀,是好朋友。盡管我們對具體問題的觀點不盡相同(包括對曹雪芹和《紅樓夢》,我們的看法也有分歧),卻不妨礙我們深摯的道義之交。他一生心血都傾注于曹雪芹及其《紅樓夢》,鍥而不舍,研究的深度和力度與年俱增。而我讀書卻總愛涉獵多方,淺嘗輒止,終不免一事無成。最近讀完周先生的《紅樓藝術》。,不禁為他鞭辟入里的創(chuàng)見新解而傾倒折服。他不僅是曹雪芹的知心人,是《紅樓夢》的鑒賞家,而且通過此書還證明了一個事實:沒有受過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長期熏沐陶冶的人,是不易真正理解"紅樓"三昧的。 首先這本書的寫法便迥異尋常。作者不憑藉任何舶來品的文藝理論(其實周先生畢業(yè)于原燕京大學西語系,他的英文好到能翻譯陸機《文賦》的程度,因此對西方新舊各派的文藝理論都很熟悉),而全用我國傳統(tǒng)文學藝術的各色理論為武器,來分析闡釋《紅樓夢》的藝術特點,從微觀(生活細節(jié))到宏觀(全書結構),從事件的脈絡到人物的特征,無不探微抉秘,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 其次,我們與其說曹雪芹是個天才,毋寧承認周汝昌先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所具備的高度素養(yǎng)。從這本書即可看出,作者誠然是一位紅學家,而同時他還是文藝批評家、書畫理論家和音樂評論家;他不僅通小說戲曲,而且長于舊詩詞與駢體文的寫作;大而上自中華文化,小而下至民間底層的風俗習尚,他無不有深廣而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