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國際關系研究的日益深入,國際關系學的研究方法及各種理論流派也日漸增多。各個流派從不同的角度關注著國際關系的歷史與發(fā)展,因此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對于國際關系的初學者以及普通的讀者而言,在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關系現實的時候,很難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應該用怎樣的理論來解釋國際關系現狀。對于中國學生而言,在理論基礎比較扎實的情況下,如何運用現有的理論知識分析國際關系現狀這一點是普遍比較缺乏的。美國著名學者小約瑟夫·奈的《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就是這樣一本有助于讀者掌握正確分析方法的教科書。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和歷史事例向讀者闡述一些晦澀難懂的概念;并且用現實主義方法對國際關系的歷史與理論進行了剖析。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說的那樣,"這不是一本保羅萬象的教科書,學生不可能從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所有相關概念和歷史事實。它只是提供一個關于如何理解錯綜復雜的國際政治的范例。讀者不能出于獲取完整的事實描述的目的來閱讀本書,而應該注意本書如何把理論和歷史結合起來的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曾于2002年出版過該書的第三版,第五版與第三版相比較,作者增加和修訂了以下內容:對伊拉克戰(zhàn)爭及其后果進行討論;修訂了有關中東沖突的內容,特別是對和平進程以及對民主化的展望進行了修訂;分析了美國反恐戰(zhàn)爭進程;在有關核武器擴散方面增添了有關朝鮮核伊朗的材料;布什的新國家安全戰(zhàn)略以及先發(fā)制人與預防性戰(zhàn)爭存在的問題;更深入、充實地探討軟權力;拓展了對建構主義思想的討論;在互聯網、非政府組織、信息時代中的權力等部分中增添了新的內容,并修訂了有關全球化與世界經濟中的政治等方面的內容。在結構上,作者將信息革命、跨國行為體以及權力分布等內容從原先的第七章中分離出來,單獨組成第八章,對這些內容的論述也更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