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開國大典》第一組畫面就如此波瀾壯闊: 北國遼闊的曠野,沙塵飛揚,遠處是隱約的太行山脈。 毛澤東身著普通的人民解放軍棉軍裝,高大魁偉、氣宇軒昂。他迎著寒風,站在軍用大卡車上,以獨有的深邃目光凝視著遠方。 站在毛澤東兩旁的,一個是警衛(wèi)戰(zhàn)士李德華,他懷抱一個大座鐘,另一個是毛澤東時年8歲的小女兒李訥。這是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親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往北平進發(fā)的歷史畫面的重現。下面是毛澤東父女倆的歷史性對話: "爸爸,我們這是去哪里呀?" "我們去北平!" "去北平干什么呀?" "我們去趕考。" 這是個乍暖還寒的季節(jié),正像大自然的冬天毫無痕跡地過渡到春天一樣,沒有一點突然。然而,這一天卻是個不尋常的日子,它將永載史冊。從這一天起,西柏坡--這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勝利完成了她中共中央在農村的最后一個指揮所的歷史使命,成了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革命圣地。 歷史上中國共產黨多次遷都,而這次遷都已今非昔比。 從東北野戰(zhàn)軍派來的一百多輛美國制造的十輪卡車和十幾輛吉普車載著毛澤東和他身經百戰(zhàn)的戰(zhàn)友們,在顛簸中前進。3月23日晚在保定露宿,24日到達河北涿縣,在那里換乘由首任北平市長葉劍英安排的火車專列,25日到達北平清華園車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