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概述
一、斷壁殘垣源遠流長
——上古基址
八千年前澧水原(1)
仰韶基址五千年(3)
板筑墻始疙瘩渠(4)
殘垣之最大河村(5)
良渚巨臺莫角山(5)
龍山臺址遺魯豫(6)
三代基址數周原(7)
二、危臺傾圮夕陽依舊
——帝侯高臺
三代高臺遺存(10)
春秋戰(zhàn)國高臺(12)
秦漢高臺遺址(24)
魏晉及后高臺(32)
三、艱難創(chuàng)物千古頌仰
——神話古臺
先祖創(chuàng)物之臺(41)
名人傳說之臺(50)
少數民族之臺(58)
四、佛陀仙道香霧繚繞
——釋道神臺
東漢釋道焚經臺(61)
妙語通神出奇臺(62)
東坡金山遺名臺(63)
曬佛臺及蓮花臺(64)
禪宗勝跡磨鏡臺(66)
煉丹飛升皆仙臺(67)
各路神仙也有臺(70)
五、文以載道閱古常新
——經詩文臺
先秦文臺(74)
兩漢南北朝文臺(78)
唐宋文臺(80)
六、耕山釣水寄情自然
——漁樂書臺
耕讀臺(88)
釣魚臺(93)
琴棋臺(99)
七、千年屏障滄桑盡覽
——長城諸臺
烽火臺及嘹望臺(109)
居庸疊翠伴名臺(112)
墩臺和空心敵臺(114)
鎮(zhèn)北臺和大紅臺(119)
八、戎馬倥傯鼓角猶聞
——歷代將臺
拜將閱兵之臺(125)
擂鼓水操之臺(131)
戰(zhàn)爭風云之臺(134)
九、硝煙散盡風云永駐
——邊防炮臺
金鎖銅關虎頭門(139)
海疆萬里古炮臺(141)
大沽口神威將軍(144)
靖邊營勇抗沙俄(145)
大三巴和枷思欄(146)
侵略鐵證二桿炮(147)
革命起義與炮臺(148)
十、登高攬勝氣象萬千
——景觀臺
登斯臺也觀日月(150)
觀云莫如清涼臺(153)
江山一覽千古臺(155)
賞水望湖觀海臺(157)
望楓看松又柏臺(159)
山麓園林多名臺(161)
仙人遺田白水臺(164)
嶺南首奇丹霞山(165)
峨眉佛影睹光臺(166)
十一、穹臺窺象星光璀璨
——天文臺
巍巍阿房宮尚余上天臺(167)
張衡創(chuàng)儀處靈臺存遺址(168)
最古天文臺畢竟在登封(169)
周公測景臺歷久已無疑(170)
五百年觀象八珍寶耀眼(171)
水運儀象臺北宋顯神工(172)
鐘山有明珠近代第一臺(173)
觀天六十年折桂鳳凰山(175)
十二、岑樓凝霞精彩絕艷
——古戲臺
戲曲搖籃樂樓多——古晉戲臺(177)
精美絕倫會館臺——會館戲臺(182)
行幫凝聚在戲臺——幫會戲臺(184)
報賽神臺也娛人——神廟戲臺(186)
宗法有賴戲臺傳——宗祠戲臺(190)
院中戲臺最有韻——私宅戲臺(192)
帝苑留得大戲臺——清苑戲臺(194)
鬼斧神工布戲臺——彩布擰臺(197)
十三、文化嬗遞綿延千年
——古文化祭壇
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祭壇(200)
環(huán)太湖遠古彗星——良渚文化祭壇(204)
數千載祀奉成制——祭祀沿革(210)
釋道儒和而不同——宗教神壇(220)
封建祭壇集大成——京都諸壇(229)
古建史詩存絕唱——北京天壇(240)
世紀時鐘百花壇(249)
后記
附: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