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PC概況
第1章 PC的過去和未來
1.1 不要閉眼不看
1.1.1 今天的PC
1.1.2 明天的世界
1.2 行話的困擾
1.3 歷史回顧
1.3.1 我們做過些什么
1.3.2 向后兼容
1.4 底線:哪些內容你必須知道
1.4.1 你能把它們都學會嗎
1.4.2 OBE
1.5 學習本書的方法和計劃
1.5.1 本書的8個部分
1.5.2 利用分層調整你的學習進度
第2章 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
2.1 計算機的邏輯部分
2.1.1 PC的功能硬件部分
2.2 計算機為什么不是計算器
2.2.1 程序員面對的兩個問題
2.2.2 問題舉例
2.2.3 計算機設計者使程序員工作變得容易的兩種方法
2.3 小結
第3章 位、半字節(jié)和字節(jié)
3.1 信息和信息量
3.1.1 信息的測量
3.2 比特、字節(jié)、半字節(jié)和字
3.3 數(shù)字和字符串的表示
3.3.1 在PC中如何存儲數(shù)字
3.3.2 非數(shù)字信息
3.4 符號與編碼
3.4.1 十六進制數(shù)
3.4.2 ASCII碼和擴展ASCII碼
3.4.3 控制代碼
3.4.4 統(tǒng)一代碼(Unicode)
3.5 數(shù)據是什么,它又是怎樣被處理的
第2部分 初探PC技術內幕
第4章 了解PC的各個部分
4.1 作為室內交響樂隊的PC
4.2 三個主要部分
4.2.1 機箱內有些什么
4.2.2 機箱外有些什么
4.2.3 信息在總線上流動
4.3 控制混亂
4.3.1 PC內重要的有限資源
4.3.2 為什么ISA意味著混亂
4.3.3 PC卡(PCMCIA)和卡總線(CardBus)
4.3.4 即插即用
4.4 PC組成部分的分布
4.5 總結:IBM偉大的創(chuàng)新和IBM重大的失策
第5章 如何讓你的PC理解你
5.1 PC懂得什么樣的語言
5.1.1 PC機器語言中的字有多長
5.1.2 PC在最低層次上能做些什么
5.2 指令和數(shù)據保存在哪里
5.2.1 BIOS ROM是什么,為什么我需要它
5.2.2 可從磁盤上裝入的程序,可“消失”的固件
5.2.3 要求時可用的數(shù)據和總是可用的數(shù)據
5.2.4 其他的任務,其他的BIOS
5.3 人怎樣管理所有這些
第6章 通過探索和修補加深了解
6.1 為什么這是有價值的?同時它又是危險的?
6.1.1 怎樣保護你的數(shù)據
6.2 Windows 98中的一個秘密
6.3 DEBUG簡介
6.3.1 怎樣運行和退出DEBUG
6.3.2 用DEBUG查看內存位置
6.3.3 可用DEBUG做的其他事情使用Norton Disk Editor
6.5 要想和要做的其他事情
6.5.1 在BIOS數(shù)據區(qū)查看DOS時鐘值
6.5.2 查看CMOS實時時鐘值
6.5.3 探索磁盤驅動器
6.5.4 其他還可以進行嘗試的事情
6.6 小結
第3部分 標準PC機
第7章 了解PC處理器
7.1 PC機上CPU的巨大變化
7.2 Intel,IBM和用戶
7.2.1 x86家譜
7.2.2 現(xiàn)在可以訪問更多RAM——但是用戶什么時候使用呢?
7.2.3 增加x86的指令集——MMX,3DNOW!和SSE
7.2.4 Intel的雙獨立總線(DIB)
7.2.5 更進一步的復雜化(CPU的步進和其他的子型號變種)
7.3 如果不是Intel Inside,將怎么樣呢
7.3.1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7.3.2 Super 7主板
7.3.3 Cyrix,IBM和Texas Instruments
7.3.4 IDT和Centaur Technology
7.3.5 Rise Technology
7.3.6 I ntel的其他競爭對手
7.4 日益增加的RISC-y商務
7.5 眾人智慧勝一人
7.6 PC中的其他處理器
7.7 主要的和次要的改進
7.8 何時升級你的PC機
7.8.1 關鍵的兩點
7.8.2 升級還是重新購買
第8章 PC如何思考
8.1 計算機的體系結構
8.1.1 從CPU開始
8.2 x86系列CPU體系結構的細節(jié)
8.2.1 總線接口單元
8.2.2 從數(shù)據中分離出指令
8.2.3 指令是如何工作的
8.2.4 寄存器是數(shù)據暫存地
8.2.5 地址計算
8 2.6 算術邏輯單元(ALU)和它的家族
8.2.7 一級高速援存
8.3 CPU的外圍體系結構
8.3.1 內存
8.3.2 端口
8.4 中斷:驅動力
8.4.1 輪詢和中斷
8.4.2 中斷向量表
8.4.3 中斷是如何發(fā)生的
8.4.4 中斷服務程序
8.4.5 ROM中的BIOS服務
8.4.6 RAM中的DOS和BIOS服務
8.5 DMA通道是什么
8.5.1 為什么DMA失去寵愛
8 5.2 DMA重整旗鼓
8.6 與時鐘保持同步
8.6.1 異步計算機和同步計算機
8.6.2 不同用途的不同時鐘
8.6.3 超標量意味著什么
8.7 PC如何喚醒和準備工作
8.7.1 加快PC的啟動速度
8.8 一些值得思考和嘗試的事情
第9章 深入了解數(shù)據存儲空間
9.1 傳統(tǒng)的PC機磁盤驅動器
9.1.1 PC機的軟驅
9.1.2 PC機的硬盤
9.2 理解DOS的觀點
9.2.1 對DOS盤的總覽
9.2.2 DOS磁盤的邏輯結構
9.2.3 當你刪除文件時,DOS究竟做了些什么?
9.3 學習文件格式
9.3.1 ASCII文本文件
9.3.2 非ASCII(二進制)文件
9.4 小結
第10章 深入了解硬盤內幕
10.1 為什么硬盤會有所不同
10.1.1 主引導記錄和磁盤分區(qū)
10.1.2 DOS擴展分區(qū)表
10.2 管理PC機的多個磁盤驅動器
10.2.1 磁盤驅動器如何連接到PC機上
10.2.2 從混亂中理出頭緒
10.2.3 SMART驅動器和RAID是另外的好主意
10.3 PC機存儲方式的多樣化
10.3.1 PC機存儲技術的多樣化
10.3.2 可選擇的PC機磁性數(shù)據存儲設備
10.3.3 光學性的PC機數(shù)據存儲設備
10.3.4 磁光性的PC機數(shù)據存儲設備
10.3.5 PC機的電子數(shù)據存儲設備
10.4 DOS和Windows怎樣看待光盤——ISO9660和UDF的起源和標準
10.5 磁盤實用工具
10.5.1 在DOS和第三方程序交鋒中隨之而來的磁盤實用工具
10.5.2 數(shù)據壓縮
10.6 一些要考慮和試驗的事
第11章 給CPU足夠的施展空間——PC機內存
11.1 了解PC機內存
11.1.1 真正的CPU運動場
11.1.2 對于內存芯片和模塊你應該知道些什么
11.1.3 辨認內存包裝的不同方式
11.1.4 什么是奇偶校驗
11.1.5 什么是ECC
11.1.6 內存芯片是如何被組織在一起的
11.1.7 不同類型的RAM
11.1.8 ROM和NVRAM的不同分支
11.1.9 什么是Rambus,為什么它有那么多麻煩
11.1.10 尋址內存:Intel的段
11.1.11 IBM和Intel的限制選項
11.1.12 更新更單調的內存模型
11.2 并不是所有內存都平等
11.2.1 邏輯的、分段的、虛擬的、線性的和物理的內存地址
11.2.2 CPU不能看到的內存(至少不總是)
11.3 你的計算機內存需要管理
11.3.1 DOS和Windows 9x是如何分配內存的
11.3.2 了解MEM命令
11.3.3 如何突破臭名昭著的640KB限制
11.4 了解Windows中內存的使用
11.4.1 Windows有一些特殊內存需要
11.4.2 Windows下的DOS虛擬機
11.4.3 Windows虛擬機
11.4 4 一些幫助Windows管理內存的方法
11.5 究竟我需要多大的內存
11.6 應考慮和試著做的一些事
第12章 獲得你的PC的注意:輸入設備
12.1 鍵盤十分關鍵
12.1.1 鍵盤的基礎
12.1.2 不同的鍵盤技術
12.1.3 多種設計,一種語言和兩種方言
12.1.4 掃描碼和系統(tǒng)單元的鍵盤控制器
12.1.5 應用程序如何獲知“擊鍵”
12.1.6 暢游鍵盤大家族
12.2 定點設備是關鍵(關于鼠標)
12.2.1 多種多樣的鼠標
12.2.2 絕對(相對)定點
12.2.3 鼠標(以及其他的定點設備)如何和PC機通信
12.2.4 一個、兩個、個按鈕,輪子
12.2.5 定點設備的未來
12.3 其他的計算機輸入設備
12.3.1 掃描儀
12.3.2 傳真調制解調器和一體機
12.3.3 數(shù)字相機
12.3.4 生物計量設備
12.3.5 不常用的計算機輸入設備
12.3.6 Microsoft公司的人機接口設備
12.4 關于計算機輸入的不利之處
12.4.1 另一個側面也有光亮——從其他途徑尋求幫助
12.5 小結
第13章 觀看結果:PC機的顯示器
13.1 得不到輸出的信息將無濟于事
l3.1.1 什么是顯示子系統(tǒng)
13.1.2 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概念
13.1.3 圖像如何形成,保存在哪里
13.1.4 是什么將圖像畫到屏幕上的——怎樣畫的
13.2 讓顏色(只可能)正確
13.2.1 調整監(jiān)視器
13.2.2 調整圖像信息
13.3 和視頻顯不器交談
13.4 了解顯了技術
13.4.1 陰極射線管(CRT)
13.4.2 液晶顯示監(jiān)視器(LCD)
13.4.3 其他顯了技術
13.5 “反向”使用顯示系統(tǒng)
13.5.1 什么時候計算機圖像和電視圖像能混合——為什么你能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收看到新穎的、數(shù)字化的電視節(jié)目
13.6 小結
第14章 面向紙面的輸出——打印機
14.1 PC機上打印機的目的和用途
14.2 打印技術——概覽
14.2.1 留下一個痕跡——擊打式打印機
14.2.2 靜電復印打印機(激光打印機,LCS液晶顯示打印機,LED發(fā)光二極管打印機)
14.2.3 噴墨打印機
14.2.4 使用蠟筆:熱蠟式打印機
14.2.5 升華打印機:染料升華
14.3 PC機上的擊打式打印機
14.3.1 字符打印機
14.3.2 非字符式(點陣)擊打打印機
14.4 PC機上的非擊打式打印機
14.4.1 描繪將要打印的圖像
14.4.2 精巧的頁面打印機
14.4.3 “啞”頁面打印機
14.5 盡可能獲得正確的顏色
14.5.1 顏色模型
14.5.2 色帶或色帶盒
14.5.3 顏色修改程序和打印機的配置
14.6 小結
第15章 了解計算機標準輸入輸出
15.1 一些專用I/O接口
15.2 通過細管通話:串行口
15.2.1 串行通信原理
15.2.2 什么是UART,它有什么用
15.2.3 串行通信中你必須了解和必須做的事
15.2.4 無線串行連接
15.2.5 通用串行總線(USB)
15.3 鍵盤接口
15.4 總線鼠標,串行鼠標和USB鼠標
15.5 鍵盤與定點設備結合
15.6 能雙向工作的高速數(shù)據輸出通道
15.6.1 IBM計算機上最初的單向打印機接口
15.6 2 雙向打印機接口
15.6.3 增強型打印機接口
15.6.4 “打印機”接口不再只用于打印機上
15.6.5 消除各種并行口的限制
15.7 串行口、并行口的地址和名字
15.8 獲取更多串行口(并行口)的其他方法
15.8.1 使用板卡
15.8.2 使用局域網
15.8.3 最好的解決方案
15.9 視頻輸出端口
15.10 小結
第16章 在PC中快速傳輸數(shù)據的最好方法
16.1 是通用的I/O接口:PC輸入/輸出總線
16.2 最早的(ISA)PC I/O總線
16.2.1 一個工業(yè)標準的誕生
16.3 擴展ISA,迎合現(xiàn)代PC的I/O新要求
16.4 ISA的發(fā)展——IDE,EIDE,ATA,ATAPI及其他
16.4.1 早期的計算機
16.4.2 早期的IDE驅動器
16.4.3 EIDE,ATA和ATAPI
16.5 PCI總線
16.5.1 PCI基礎
16.5.2 PCI是一種有效率的總線
16.5.3 PCI對即插即用的支持
16.5.4 PCI對多個主設備和中斷共享的支持
16.5.5 PCI總線被稱為一種夾層總線
16.5.6 PCI是一種靈活的總線——擁有高速度和較寬的數(shù)據出口
16.5.7 另一個版本——PCI-X
16.5.8 PCI在PC機里作為“南-北”軸
16.5.9 北橋片
16.5.10 AGP:設法得到清晰圖像
16.5.11 在一臺PC機上,你可能有許多PCI總線
16.5.12 南橋片
16.5.13 從這種南一北分離中我們得到了什么
16.6 很好的總線卻有很糟糕的名字——SCSI
16.6.1 SCSI的結構
16.6.2 對SCSI硬盤的一些特殊考慮
16.6.3 混合的IDE和SCSI盤驅動器
16.6.4 PCMCIA變成了PC卡,現(xiàn)在有了卡總線和縮放視頻
16.7 PC與外圍設備連接的未來
16.7.1 以史為鑒
16.7.2 PC機輸入與輸出發(fā)展的新方向
16.8 奇妙的新型高速串行總線(USB和IEEE 1394)
16.8.1 它們的共性多于差異性
16.8.2 設備槽是什么
16.9 將會有更多的I/O總線標準
16.9.1 新一代I/O(NGIO)和未來的I/O
16.9.2 趕上明天
第17章 了解PC機操作系統(tǒng)
17.1 什么是操作系統(tǒng)?我為什么需要它
17.1.1 你怎樣才能避免使用一套操作系統(tǒng)?這為什么是一個壞主意?
17.1.2 什么是DOS?它還沒有向人們說“Bye-Bye”嗎?
17.1.3 操作系統(tǒng)(例如DOS)是怎樣工作的
17.1.4 DOS還有前途嗎
17.2 Microsoft Windows將取代一切
17.2.1 Windows在普通應用上的不同點
17.2.2 Windows是一個事件驅動環(huán)境
17.2.3 協(xié)作與搶占式多任務處理技術
17.3 Windows 9x內核細節(jié)和啟動過程
17.3.1 真正做工作的硬件部分(當然應該這樣)
17.3.2 設置一個實模式層
17.3.3 用保護模式隱藏實模式層
17.3.4 擊醒正在睡眠的DOS
17.4 了解你對PC機操作系統(tǒng)的選擇
17.4.1 堅持使用DOS
17.4.2 DOS加上Windows 3.x
17.4.3 Windows 95和Windows 98
17.4.4 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
17.4.5 Linux
17.4.6 QNX或其他的一些UNIX
17.4.7 你怎樣才能避免做出選擇
17.5 小結
第4部分 PC編程:從機器語言到人類語言
第18章 如何讓PC機工作
18.1 充分利用PC的能力來幫助人類
18.1.1 匯編語言減輕了記憶的負擔
18.1.2 在更高層工作:讓PC來做更多的工作
18.2 把工作分類
18.2.1 BIOS級的程序
18.2.2 應用程序
18.2.3 操作系統(tǒng)作為中間件
18.3 怎樣避免重復做別人做過的工作
18.3.1 程序庫
18.3.2 程序連接器和模塊程序
18.3.3 面向對象編程
18.4 使普通人輕松編程
18.5 小結
第19章 能聽會說的PC機
19.1 與PC機交談:把整個任務分割
19.2 讓PC機講話
19.2.1 音素
19.2.2 發(fā)音字典是必須的,但還不夠
19.2.3 性別、音調變化和感情是另外的問題
19.2.4 這項工作最新的進展
19.3 讓PC機聽到并理解
19.3.1 聽到并理解是一項困難的工作
19.3.2 自然講話和間斷的講話
19.3.3 音素和上下文是關鍵
19.3.4 訓練后的語音識別和普通的語音識別
19.4 理解你所說的
19.5 生成有用的并切題的回答
19.6 我們的現(xiàn)狀
19.6.1 朗讀文本
19.6.2 語音識別
19.6.3 理解語音輸入
19.6.4 產生切題的回答
19.7 下一步是什么
第5部分 完美的多媒體PC機
第20章 怎樣讓人由衷地贊嘆
20.1 什么是多媒體電腦
20.1.1 MPCI到MPC3
20.2 今天和明天的多媒體
20.2.1 屏幕輸出和打印輸出
20.2.2 矢量和位圖圖像——光柵化和渲染
20.2.3 三維矢量圖形
20.2.4 PC機怎樣產生吸引人的圖像文件
20.2.5 讓PC機發(fā)出聲響
20.3 直接硬件訪問
20.3.1 DirectX
20.3.2 OpenGL
20.3.3 Glide
20.4 你的PC機會開啟收音機,洗衣機,控制錄像機(VCR)嗎
20.5 PC機、電話和電視最終會合而為
20.5.1 將你的PC機連到電話上
20.5.2 現(xiàn)在看來,在你的PC機上看電視是有實際意義的
第21章 身臨其境的技術
21.1 身臨其境的技術
21.1.1 模擬3D
21.1.2 “真實”的3D圖像
21.1.3 3D音效
21.1.4 在幕后工作的計算機
21.1.5 高速數(shù)據通信
21.2 模擬技術的應用
21.2.1 游戲
21.2.2 合作
21.2.3 虛擬世界
21.3 不再只為“游戲者”
第6部分 PC機也經常“飛”
第22章 為什么使換式PC機與眾不同
22.1 從手提箱式PC機到膝上式PC機乃至更先進機型
22.1.1 手提箱式PC機
22.1.2 真正的便攜機
22.1.3 膝上型PC機
22.1.4 更新的、更薄的筆記本PC機
22.1.5 掌上型PC機
22.2 應該從便攜式PC機中學習到的
22.2.1 空間限制導致部件專有化
22.2.2 空間約束限制了升級的可能性
22.2.3 空間限制意味著更多的被控制
22.2.4 當足夠多的人們希望的時候
22.3 電能是寶貴的
22.3.1 智能電池
22.3.2 延長你的電池壽命
22.4 綠色PC機
22.4.1 這真的必要嗎
22.4.2 PC機電能管理概覽
22.4.3 根本的節(jié)能方法
22.4.4 在開機狀態(tài)下節(jié)能
22.4.5 APM,ACPI和OnNow
22.4.6 一個關于“綠色電腦”的推薦
22.5 便攜式PC機在家中和辦公室中
22.5.1 對多用途PC機有什么期望
22.5.2 塢站可以還給你失去的靈活性
22.6 小結
第7部分 聯(lián)網的PC機
第23章 PC機的擴展(第1部分:調制解調器及其他)
23.1 擴展,真正的擴展
23.2 真正地短線連接
23.3 計算機連接的四種方式
23.4 固定連接和臨時連接
23.4.1 直接線連接
23.4.2 臨時線連接
23.4.3 無線連接
23.5 調制解調器及其他
23.5.1 網絡擴展和數(shù)字化
23.5.2 讓我們贊美PC機
23.5.3 完全數(shù)字化
23.5.4 我們應當選擇哪種方式
23.6 小結
第24章 PC機的擴展(第2部分:通過NIC節(jié)點)
24.1 NIC節(jié)點
24.1.1 網絡設計
24.1.2 局域網,廣域網和虛擬私有網
24.1.3 主機連接
24.2 NIC節(jié)點需要NOS
24.2.1 網絡操作系統(tǒng)是什么,為什么我們要用它
24.2.2 常見的網絡操作系統(tǒng)
24.2.3 網絡間不同的協(xié)議
24.2.4 流行的包協(xié)議
24.2.5 如何選擇你的網絡操作系統(tǒng)
24.3 連接PC機的其他軟件
24.3.1 客戶/服務器計算
24.3.2 肥和瘦客戶機
24.3.3 計算機的遠程控制
24.3.4 工作組計算
24.4 小結
第25章 PC機做主機:多處理器和其他服務器
25.1 需求分析
25.1.1 相關內容:中央計算機的兩種典型的使用方式
25.1.2 可靠性是關鍵
25.1.3 解決瓶頸與缺陷
25.1.4 多個處理器有用嗎
25.2 多處理器PC機的困難在哪里
25.2.1 硬件問題
25.2.2 軟件問題
25.3 小結
第8部分 PC機,因特網,未來和你
第26章 你能夠勝及到世界,世界也可以觸及到你
26.1 什么是因特網?它是如何運轉的?
26.1.1 因特網與其他的網絡既相像而又不像
26.1.2 因特網協(xié)議
26.2 比數(shù)據多得多
26.2.1 早期的因特網用處有限
26.2.2 萬維網改變了因特網
26.2.3 Web頁的響應:CGI腳本
26.2.4 什么是Java?什么是ActiveX控件?
26.3 當心:危險無處不在
26.4 小結
第27章 瞻前顧后
27.1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27.1.1 前一時期的大熱門:因特網
27.1.2 下一個大熱門是什么
27.2 路漫漫其修遠兮
27.3 這里面還有你的一份
27.4 一切盡在掌握中
詞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