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采,字聞粲,號稠峯,浙江省博物館研究員、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書畫鑒賞家,1941年生于縉云原籍。1959年就讀于浙江美術學院附中,1963年就讀于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篆刻科,為我國現(xiàn)代書法教學的首屆兩位本科生之一。1978年經沙孟海先生推薦,由安吉縣文化館調入浙江省博物館,為沙老在博物館書畫事業(yè)的接班人。書法作品典雅精到、俊麗清健,能繼承書法優(yōu)秀傳統(tǒng)而又自具風格。有《楷書唐詩》、《隸書唐詩》等多種字帖行世。作品流布海內外,多被公私藏家收藏。同輩書家中,他成名較早,現(xiàn)存錢塘江橋頭杭州革命烈士紀念館廣場的巨幅題字就是他廿七歲時的作品。“1986年在杭州舉辦了《李文采臨古代名跡書法展覽》,展出所臨歷代七十多位著名書家的152帖,專家觀后評價說,”其畢肖程度猶如出自復印機“。原中國書協(xié)主席、國家級書畫鑒定家啟功先生在紹興蘭亭看了全國眾多書家所臨的《蘭亭序》后說:“要臨得李文采那么像,在國內還沒有第二人。”杭州電視臺專門為他拍攝的電視專題《臨書一絕》在藝苑拮英欄目播出后又多次由中央電視臺播放,被譽為中國臨書第一人。精通優(yōu)秀傳統(tǒng)筆法,所以尤善臨寫前賢法帖。他認為優(yōu)秀傳統(tǒng)筆法是教人如何發(fā)揮毛筆藝術性能,從而使書法形象千變萬化的變化法門,也是創(chuàng)新法門,因此,只有掌握它才能有效地創(chuàng)新。著有《李文采書法論文集》,所論書學思想自成體系,書法技法也很獨特,在當今書法理論界獨樹一幟。在美院書法專業(yè)、杭州市業(yè)余美術學校以及杭州市各大專院校從事書法教學十多年,又赴日本講學,因此他的書學觀點在書法界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