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民法財產權的概念:從契約的視角分析

財產權的概念:從契約的視角分析

財產權的概念:從契約的視角分析

定 價:¥24.00

作 者: 趙廉慧著
出版社: 知識產權出版社
叢編項: 博士文庫 法學·民法學
標 簽: 民法

ISBN: 9787801983398 出版時間: 2005-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8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介紹:本書在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加工改編而成。傳統(tǒng)的財產權著作基本上是以所有權(物權)為論證的起點,對英美法雖然有個別概念和制度的引進和介紹,但是少有從原理上、機制上進行探討。本書是試圖從這種理論氛圍中突圍、尋找研究財產法問題的新視野的一個嘗試。本書中雖然參考了不少的英美法文獻,但是不以介紹和引進某個具體的制度為目的,而是試圖發(fā)現(xiàn)財產法中共通的一些原理,對財產權基本制度進行更深入的合法性論證。本書除了導論和結語,共分四部分。第一章對財產權進行概念分析第一節(jié)論證英美法和羅馬法的聯(lián)系二者的相似之點在于,二者都注重現(xiàn)實,注重特殊之點,而不喜歡抽象的觀念。羅馬法上的物權相當于大陸法系上廣義的財產權的概念。第二節(jié)本節(jié)通過對英美法相關概念的比較分析,來澄清財產權的基本概念。這里主要考察了財產權的一般概念、實產和屬人財產(RealPropertyv.PersonalProperty)的關系、財產權的劃分與救濟的關系、財產權和地產的關系、法定財產權和衡平法財產權(LegalPropertyvEquitable:Property)的關系、財產權與所有權的關系等。第三節(jié)觀察對人權和對物權的劃分對形成財產權機制的作用。我們從對物權和對人權兩種形成權利的機制入手分析,更好地理解法律體系是如何根據(j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權利和義務結構的,從而整理財產權的內部劃分,試圖打破債權——物權二元劃分所帶來的思維定勢。我們首先整理了對物權和對人權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對人權和對物權的特征,歸納出不同的主體數(shù)量因素對權利劃分所產生的影響。再次,探討了對人權和對物權的機制在控制信息成本上面采取的不同策略:對人權的策略可以稱作“決定誰有權使用資源的治理策略(governancestrategy)”;對物權的策略可以被稱作“決定誰有權使用資源的排除策略(exclusionstrategy)”。最后考察了不同權利模式的相關法律規(guī)則。第二章財產權結構的要素分析——兼論財產權的分割理論分析財產權結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財產權因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不同,形成絕非債權和物權的二元劃分就能夠簡單描述的內部劃分。這些財產權的內部劃分在價值化的標準下獲得了統(tǒng)一性。第一節(jié)財產權申物的因素(財產權的客體)。第一種是實體意義上的物,它是狹義的財產權、特別是德國法意義上物權的客體。通過對物權客體的考察,發(fā)現(xiàn)物權所采取的機制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物質意義上的物確定著權利的物理邊界;(2)其主要的保護手段是保護物本身的占有;(3)物本身在權利價值的形成中有著重要的意義;(4)物權在不可以替代的物上體現(xiàn)得更為充分。(5)物本身的權利擔保作用一旦喪失,至少可以說該物權已經(jīng)偏離了其標準形態(tài)。第二種是法律意義上的物,包括:債、知識產品和商譽、票據(jù)等。本節(jié)初步建立了依客體特點確定權利類型的推理邏輯。第二節(jié)財產權結構申人的因素(財產權的主體)。首先介紹財產權分割理論以及英美國家防止財產權過分分割的機制,然后引入主體對客體關系的模式。認為:單數(shù)主體能夠建立典型的狹義財產權概念——個人財產權。而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以及共有等實際上是對典型的個人所有權概念的異化;合同債權、他物權、股權、信托、繼承權等都是為了實現(xiàn)所有權而進行的權利結構安排。第三節(jié)建立在價值化上的統(tǒng)一的財產權觀念。首先介紹財產價值化的一般理論——定價理論。這里試圖表達的觀念是:財產權是在不斷的形成過程之中,財產權的價值需要不斷地經(jīng)過發(fā)現(xiàn)。立法、當事人、法院、市場等多元主體參與到這個過程申。定價的問題引發(fā)出分權問題和權利合法化論證問題。其次討論價值的來源和價值化的意義。財產權價值化有助于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使人們共同參與到同一個社會過程中來。再次是分別討論物權和債權的本身的特點和價值化。又分別討論了債權和物權價值化的優(yōu)點和缺點。最后認為:價值化一方面使物權和債權統(tǒng)一起來,另一方面使債權和物權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與其傳統(tǒng)的形象和特質背離,逐漸消解二者之間的嚴格的界限。結論:財產權(法律關系)是一種以人、物、價值為基本構成要素的結構。第三章財產權的規(guī)則分析第一節(jié)我們敘述了財產權規(guī)則在憲法、物權法、債法、公司法、救濟法中的體現(xiàn),建立起一個統(tǒng)一的廣義上的財產權規(guī)則體系。第二節(jié)對物權法定觀念進行重新審視,討論狹義財產權之可約定性。我們首先論證了物權法定并不僅僅存在于大陸法系。然后列舉物權法定原則的功能,作者基本上同意英美法國家學者的認識,即(1)防止對財產權的過分分割;(2)通過把權利標準化來減少信息成本。在本節(jié)的最后,重點把物權法定問題轉化為狹義財產權的可約定性,然后分別從狹義的財產法(特別是物權法)領域、公司法領域、信托和其他法律領域進行論證。得出結論:物權法定的問題在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都可以轉化為一個合同的效力問題。第三節(jié)從強制性規(guī)范和授權性規(guī)范的二元對立看合同法規(guī)范的強制性。本節(jié)首先討論國家干預合同法的三點理由,然后從(工)合同的成立和生效;(2)從約定排除性規(guī)范的不同性質看合同規(guī)范復雜的分層。最后總結了合同法申的強制性規(guī)范類型。第四節(jié)財產法申強制性和授權性規(guī)范的平衡——關于司法的角色。本節(jié)首先討論規(guī)范本身的作用和局限以及司法與立法角色的對比。大致支持這樣的觀點,在某些情況下,判例法法律規(guī)則(iudge—maderules)有利于促進效率;而立法機關制定的規(guī)則一(rulesmadeby1egislatures)卻會導致效率降低。司法在立法、當事人的自由約定以及市場機制不擅長發(fā)揮作用的領域起作用一定的司法主動是契約自由的必要補充。第四章財產權的救濟分析——英莢合同法的視角第一節(jié)分析財產權和救濟的關系,并認為,救濟是內在于權利的,救濟對于財產權的形成產生重要的作用。第二節(jié)介紹英美合同法上的救濟主要是把救濟抽象為兩大類型:(1)損害賠償。它是一種金錢化或者價值化的救濟方式。損害賠償?shù)木葷袝r被精心裁剪,以達到與實際履行相類似的目的。(2)實際履行。英美法適用實際履行需要考慮的諸多因素。第三節(jié)引入美國學者對不同權利的不同救濟理念,指出損害賠償?shù)木葷笾孪喈斢谪熑畏ㄒ?guī)則的救濟,實際履行大致相當于財產法規(guī)則的救濟。效率違約的觀念把損害賠償?shù)木葷砟钔葡驑O致,它實質上是賦予了違約方一個選擇權而不是賦予非違約方選擇權;而且關鍵的是,這忽視了合同當事人對于合同所抱有的主觀目的,由法院的“中立”和“客觀”的事后判斷代替了當事人的判斷,這不符合尊重財產權的法律理念。第四節(jié)通過對合同救濟看財產權的分層。作者先考察救濟對財產權分層的影響:(1)英莢普通法對違約所提供的首要救濟是損害賠償。當然,損害賠償被精心裁剪,同樣達到實際履行救濟所欲實現(xiàn)的目的(2)衡平法的救濟,法官通過運用公平和正義觀念,保障當事人通過合同所設定的權利的目的得以實現(xiàn),從而創(chuàng)設了一種類似對物權性質的權利。然后通過分析虛擬案例,嘗試適用本書的觀念。結語:對本書進行總結,得出財產權概念的基本特征。

作者簡介

  趙廉慧,199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師從商法學家葉林教授,1999年獲民商法學碩士學位,2000年考入中國政法大學,師從民法學家楊振山教授,2003年獲民商法學博士學位,畢業(yè)后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2005年起,被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派至日本東京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近年來發(fā)表了《債、投資與有限責任》(《人民司法》2005年第1期)、《作為一種機制的有限責任概念》 (楊立新主編:《民商法前沿》第1、2輯)、《公司設立法律制度研究》(徐學鹿主編:《商法研究》第1卷)等10余篇學術論文。

圖書目錄

導言 財產權的契約視角
一、本書的主題和脈絡
二、契約的視角
三、本書秉承的思維方法--在平衡理念下求同存疑
四、政治觀念和經(jīng)濟學理論對財產權概念的影響
第一章 財產權的概念分析
第一節(jié) 羅馬法中財產權概念的影響
第二節(jié) 英美法中財產(權)的概念
一、一般概念
二、實產和屬人財產
三、財產權的劃分與救濟
四、財產權和地產
五、法定財產權和衡平法財產權
六、財產權與所有權
第三節(jié) 非二元對立的財產權概念--從對人權和對物權的機制觀察
一、對物權和對人權的概念
二、對人權和對物權的特征
三、對人權和對物權的機制
四、不同權利模式的相關法律規(guī)則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財產權結構的要素分析--兼論財產權的分割理論
第一節(jié) 財產權中物的因素
一、概述--財產權和財產的關系
二、實體意義上的物(財產)
三、法律意義上的物(財產)
第二節(jié) 財產權結構中人的因素--財產權的分割理論
一、“公地的悲劇”和財產權分割理論
二、防止過分分割的機制--英美國家的例子
三、財產權分割理論的發(fā)展和運用
第三節(jié) 建立在價值化上的統(tǒng)一的財產權觀念
一、財產權價值化的一般理論--定價理論
二、債權的特點和價值化
三、物權的特點和價值化(財產化)
四、價值化的優(yōu)點和缺點
五、債權和物權區(qū)分的相對性的初步論證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財產權的規(guī)則分析
第一節(jié) 財產法(權)規(guī)則的淵源
一、憲法中的財產法規(guī)則
二、物權法和合同法中的財產法規(guī)則
三、救濟法中的財產法規(guī)則
四、公司法中的財產法規(guī)則
五、其他的財產法規(guī)則
第二節(jié) 狹義財產權之可約定性--物權法定觀念的重新審視
一、物權法定原則及其在各國立法中的體現(xiàn)
二、物權法定原則的功能
三、否定物權法定的觀點
四、狹義財產權的可約定性問題--物權法定問題的轉化命題
五、對物權法定原則的新解釋
六、財產權設計和法律規(guī)避
第三節(jié) 合同法中的強制性--從強制性規(guī)范和授權性規(guī)范的二元對立看合同法的規(guī)范功能
一、國家干預合同(管制)的必要性
二、合同效力的分層--從約定排除性規(guī)范的不同性質看
三、合同法中的強制性規(guī)范
四、本節(jié)小結
第四節(jié) 財產法中強制性和授權性規(guī)范的平衡--關于司法的角色
一、司法取得剩余權力的必要性--也談規(guī)范本身的作用和局限
二、司法的角色--與立法的角色相對比
三、司法發(fā)揮功能的領域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財產權的救濟分析--英美合同法的視角
第一節(jié) 財產權和救濟
一、權利和救濟的關系
二、民事救濟和法院的功能
三、法官造法、判例和授權(分權)
四、法院在事后進行定價的必要性
五、事前的觀點和法院的有限主動性
六、通過救濟產生的民事權利的具體性
第二節(jié) 英美合同法上的救濟
一、損害賠償
二、實際履行
第三節(jié) 效率違約和合同的救濟
一、問題的提出
二、違約救濟的視角下的財產權觀念
三、兩種救濟方式和選擇權
四、效率違約的不足
五、本節(jié)小結--多種選擇權組合的救濟
第四節(jié) 通過對合同救濟看財產權的分層--實例分析
一、救濟對財產權分層的影響
二、財產權分層之案例分析--本書觀點的一個初步應用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