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完成于1913年1月,1913年4月至1914年3月連載于《東方雜志》,1915年商務印書館出單行本。此前近5年間,作者曾展開全面而深刻的前期研究,撰成《曲錄》、《戲曲考原》、《唐宋大曲考》、《優(yōu)語錄》、《錄鬼簿校注》、《古劇角色考》以及《錄曲余談》、《曲調源流表》等著述。最后以三個月之短期,完成此《宋元戲曲史》。郭沫若將此書與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并舉,稱為“中國文藝史研究上的雙璧”,認為“不僅是拓荒的工作,前無古人,而且是權威的成就,一直領導著百萬的后學”。梁啟超稱此書為“空前創(chuàng)作”,認為雖體例尚有可議處,“然為史界增重既無量矣”。此書又被視為“劃時代的學術名著”、“研究中國古代戲劇的里程碑式菱”、“第一部科學的完整的戲曲史專著”“文學專史中的名作”、“一部前無古人的各朝代戲曲的分析研究”、“學術介公認的經典之作”、“戲曲史研究領域的開山之作”、“中國戲曲學這門學科創(chuàng)立的標志”、“古典文學研究中具有方法論意義的代表性著作”……閱讀本書的理由:他是真正苦讀的大學者,他在世紀之交暮氣沉沉的中國學術界,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獨辟蹊徑,開一代學風。他不是碩士,不是博士,也不是博士后,他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而做出“前無古人”的成就。他秉持“發(fā)揚光大”祖國學術文化的熱忱,既有哲學的高度,又兼史學家之縝密與文學家之才華于一身……他被視為“學貫中西的文化巨人”。建議以下人群閱讀本書:中國文學史之研究家或愛好者,中國戲曲史之研究家或愛好者,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之研究家或愛好者,王國維之研究家或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