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理論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樂黛云教授七十五華誕特輯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樂黛云教授七十五華誕特輯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樂黛云教授七十五華誕特輯

定 價:¥58.00

作 者: 楊乃喬,伍曉明主編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理論

ISBN: 9787301094808 出版時間: 200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62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今年是比較文學學會成立20周年,從1995年比較文學學會在深圳成立以來,以樂黛云為學術(shù)領(lǐng)袖的中國比較文學在各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世界比較文學學術(shù)前沿,讓國外學界聽到了中國學者的聲音;二,把國個最前沿的學術(shù)理論介紹到國內(nèi),活躍和更新了我們本土的學術(shù);三,比較文學的方法對很多的傳統(tǒng)學科帶來了革命性的意義,促進了傳統(tǒng)學科的現(xiàn)代性轉(zhuǎn)化工作。中國比較文學在20年的發(fā)展中是和一個人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她就是北大的樂黛云教授,她用自己的方式介入到最前沿的比較文學的建設(shè)中,她就像一面大旗,招呼著中國各界學者介入到比較文學的研究中來,她鼓勵,參加,介入,推動。有時一個人的貢獻遠遠大于她所表達的全部,如果沒有樂黛云教授的積極推動,國中比較文學遠遠沒有現(xiàn)在的功績。這本書是對20年來整個比較文學的總結(jié),從比較文學的理論、比較詩學的理論、個案研究等方面選取最有代表性的學者的代表性文章,最好的呈現(xiàn)了比較文學的學科發(fā)展。今年也是樂黛云教授誕辰七十五周年,我們用這種非常嚴謹?shù)姆绞絹肀磉_對樂黛云教授的無限敬意。

作者簡介

暫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樂黛云教授七十五華誕特輯》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嚴紹■(1)
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
比較文學的(語言)危機/j·希利斯·米勒(1)
論中西比較文學/高旭東(16)
80年代以來中西比較文論研究評述/蔣述卓 閆月珍(29)
關(guān)于比較文學學科基本理論的再思考/劉象愚(43)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比較文學/孟慶樞(54)
比較視域與比較文學本體論的承諾/楊乃喬(71)
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發(fā)展的三個階段/曹順慶(85)
論當代比較文學學科理論體系的建構(gòu)——兼及巴斯奈特的“危機論”/方漢文(96)
文學:作為一種藝術(shù)/d·佛克馬(108)
2000年“世界文學觀念”述評/馬利安·高立克(113)
比較文學個案研究
“文化語境”與“變異體”以及文學的發(fā)生學/嚴紹■(123)
“虛無黨小說”:清末特殊的譯介現(xiàn)象/陳建華(137)
《神曲一臠》賞析/浦安迪(147)
舊跡茫?!獫M族親王奕謖詩歌與生命中的悲情世界/蘇衡哲(154)
科學一人生觀論戰(zhàn)中的柏格森/王柏華(168)
決不要娶大腳女人——人類的共性與比較文學/明克·席伯爾(184)
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釋學理論與翻譯研究/謝天振(198)
當代文學思潮中的“別、車、杜現(xiàn)象”/溫儒敏(208)
從馬雅可夫斯基到賀敬之/猶家仲(215)
文化影響的“宮廷模式”——《三國演義》在泰國/饒■子(226)
用整個生命深深地領(lǐng)受奇跡——《十四行集》與《伍子胥》合論/張輝(231)
1925年前英國浪漫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分析/張旭春(247)
時勢論:英雄無心影——梁啟超傳記的闡釋策略/趙白生(259)
無根者之夢:海外小說中的飄泊主題/趙毅衡(271)
美國詩人蓋瑞·史耐德的美亞洲巫祝觀/鐘玲(282)
德國的憂郁和中國的彷徨:葉圣陶的小說《倪煥之》/顧彬(301)
中國近現(xiàn)代留日學生與中國新文學運動/賈植芳(308)
禪與朝鮮、日本、越南漢詩/孟昭毅(319)
啟蒙作家與儒家文化/錢林森(326)
曹禺戲劇與契訶夫(節(jié)選)/朱棟霖(333)
20世紀中外文學關(guān)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幾點思考/陳思和(342)
席勒與“古今之爭”/曹衛(wèi)東(362)
比較詩學個案研究
從西方文論看中國詞學/葉嘉瑩(368)
印度詩學闡釋方法/郁龍余(381)
存在于“語(言)(邊)境”之上——“存在”的翻譯與翻譯的存在/伍曉明(390)
歷史指涉的詩學大綱——以西方的觀點為參照談明清時期的“索隱小說”/陳玨(401)
詩學翻譯的宿命與策略性突圍——以某些中國詩學概念的英譯為例/陳躍紅(413)
比喻與意識形態(tài)/高辛勇(427)
巴赫金詩學理論在中國的流布/汪介之(439)
中西神游詩論/徐志嘯(450)
文論與詩學的不可通約性/余虹(457)
“詩可以群”與“談何容易”:一種隱喻政治修辭學的詮釋/張沛(464)
跨文化與跨學科研究
論全球化和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遜(476)
“后理論時代”西方理論思潮的走向/王 寧(487)
我們今天為什么講道家精神/葉維廉(503)
18世紀一場關(guān)于中國人起源論爭的啟示/孟華(512)
“男性主體意識”的心理分析與文化解構(gòu)——《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性欲”與“權(quán)力”/譚國根(522)
文化比較與政治哲學:市民階級的身份認同與普遍性敘事/張旭東(536)
“過渡哲學家”的“過渡作品”?——西美爾與《貨幣哲學》/陳戎女(554)
錢鐘書的中西文化觀/龔 剛(565)
中西文化早期交往的復(fù)合媒介者——“扶南”的媒介特點與作用探兼論基督教文化最早入華的上限問題/孫景堯 羅璇(575)
明末天主教傳教著作中的儒學概念:仁與愛/劉耘華(584)
“笑”的顛覆性與神學邏輯——《玫瑰之名》的神學批判/楊慧林(592)
超驗的政治:柏拉圖理想主義自以為是的被動性/克萊斯·g·瑞恩(603)
全球化的本土化與文化傳承——還中國哲學以本來面目/安樂哲(619)
后記/特輯編委會(62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