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元,1962年生于山東汶上縣,1987年畢業(yè)于山東醫(yī)科大學,現任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腹腔鏡醫(yī)師培訓中心主任,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吨腥A臨床醫(yī)學實踐雜志》總編、《腹腔鏡外科雜志》副主編、編輯部主任,《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常務編委、《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中國實用外科雜志》、《中國實驗診斷學》、《中國內鏡雜志》、《外科理論與實踐》、《山東醫(yī)藥》、、《臨床外科雜志》編委,《嶺南現代臨床外科雜志》特約編委,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分會腹腔鏡—內鏡外科學組委員、中華醫(yī)學會山東分會普外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醫(yī)學會普外專業(yè)委員會腹腔鏡內鏡外科學組組長、山東省抗癌協會普外腫瘤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醫(yī)學會消化內鏡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美國腹腔鏡內鏡醫(yī)師學會會員。1991年開始從事腹腔鏡手術的動物實驗和臨床應用研究,1992年4月參加完成了山東省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同年6月在國內率先參加開展了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T形管引流術,經全國著名專家鑒定,認為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1993年實施了山東省首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腹腔鏡疝修補術。1994年在我國率先開展了腹腔鏡小兒脾切除術。同時跨學科開創(chuàng)性地應用到婦產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胸外科,開展了許多高難度腹腔鏡手術如腔鏡甲狀腺手術、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小肝癌切除術、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腹腔鏡腦室腹腔分流術、經腹腔或后腹膜腔腹腔鏡腎切除、腎上腺切除、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等,到目前為止已完成各種腹腔鏡手術56種5500余例。創(chuàng)建了“全國腹腔鏡醫(yī)師培訓中心”,并對來自16個省、市、自治區(qū)103家醫(yī)院267名醫(yī)生進行了腹腔鏡培訓。1996年創(chuàng)辦了全國唯一的腹腔鏡外科專業(yè)刊物:《腹腔鏡外科雜志》,該雜志2000年已被國家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為國家級正式期刊,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37—1361/R ,國際連續(xù)標準刊號:ISSN1009—6612,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為了推廣腹腔鏡技術,組織了7次全國、9次山東省腹腔鏡技術學習班及研討會,被省內83家醫(yī)院、22個省外92家醫(yī)院、40余次全國腹腔鏡學術會議邀請做手術表演和專題講座,為腹腔鏡技術在全國的推廣和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承擔山東省科委課題1項、衛(wèi)生廳課題1項,橫向聯合課題2項。招收從事腹腔鏡技術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16人。已完成的課題“電視腹腔鏡聯合纖維膽道鏡在肝內外膽管結石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1993年獲“衛(wèi)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課題“腹腔鏡在腹部外科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年課題“腹腔鏡在泌尿外科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課題“腹部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推廣應用” 獲山東省醫(y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課題“腹腔鏡膽道手術腹腔殘石轉歸的動物實驗研究” 獲山東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課題“腹腔鏡手術對紅細胞CR1基因活性及免疫相關因素影響的研究”獲山東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二等獎,“腹腔鏡甲狀腺手術的動物實驗及臨床應用研究”獲山東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年“手術不能切除胰腺癌區(qū)域性動脈化療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分別獲山東省科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山東省衛(wèi)生廳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年課題“脂肪肝腹腔鏡診斷與影像學診斷的相關性研究”、2003年課題“腹腔鏡手術腹腔留置鈦夾轉歸的動物實驗研究”獲“山東省高??萍歼M步一等獎”。在《中華普通外科雜志》、《中華肝膽外科雜志》、《中華消化內鏡雜志》、《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等15種雜志上發(fā)表論文94篇,主編了《臨床導管診治學》、《腹腔鏡臨床診治技術》、腹腔鏡外科手術彩色圖譜》,副主譯《內鏡—腹腔鏡外科學》,參編《腹腔鏡外科學》、《普通外科內鏡手術學》、《脾臟外科學》、《現代微創(chuàng)外科學》等著作。1996年制作了《腹腔鏡與腹腔鏡手術》錄像帶,由中華醫(yī)學影像出版社向全國發(fā)行。2003年主講的《腹腔鏡外科學》經山東大學批準成為山東大學本科生、七年制碩士選修課程,2004年批準為山東大學醫(yī)學院博碩士選修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