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關于“我們是誰”以及“我們與其他動物有什么不同”等最基本的假設提出了質疑。杰出的靈長類學家弗蘭斯·德·威爾以愉快的自傳式奇聞、嚴格調查和思索,引領我們去思考類人猿具有自己文化的可能性。我們認為只有人類才擁有豐富的文化,并能精細、多樣地將我們的行為與動物的行為界分開來。但是,如果類人猿對環(huán)境的反應舉止是通過觀察它們的長輩學習得來的(文化),而不是出自于純粹的遺傳本能(自然),那么又會如何呢?這種設想撼動了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人類之所以特殊的原因的信念。它也質疑了近年來把其他動物看作是遺傳程序的奴隸的傾向。如果動物像我們人類一樣也相互學習,這會使它們更接近人類。德·威爾更正了人類是完成從天性到文化這種飛躍的唯一智能生命這樣一種假定。本書的名稱是來自于他所做的一個類比:把類人猿社會的行為傳遞比作學徒仔細觀察壽司大師工作技巧的學習過程。德·威爾探究了社會傳播的細節(jié),并且,他抓住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即我們人類自己的文化是怎樣影響著我們對其他動物的看法,以及我們對動物的認識是怎樣影響我們對自身的反思。在此,他探究了歐洲生態(tài)行為學及日本的靈長類動物學對我們研究動物行為的影響。動物文化這一問題是充滿文化色彩的,對動物文化研究的推動力來自于東方絕非偶然,因為那里很少有將人類劃在自然之外的傾向。類人猿在我們面前豎起了一面鏡子,鏡中的它們并不是人類的拙劣模仿者,而是擁有它們自己的智慧與尊嚴的、我們外延家族的成員。自1975年卡爾·林奈勇敢地將我們和猴子、類人猿歸在一起后,我們就認識到我們并非獨一無二。從生物學角度來說,我們從來也不曾唯一過,而在本書中,作者提出的主張同樣令人吃驚——在文化上人類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