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知識讀物當科學遇到宗教

當科學遇到宗教

當科學遇到宗教

定 價:¥16.00

作 者: (美)伊安·巴伯(Ian G.Barbour)著;蘇賢貴譯
出版社: 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科學人文
標 簽: 宗教

ISBN: 9787108020246 出版時間: 2004-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5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當宗教在17世紀第一次遇到現(xiàn)代科學的時候,這種遭遇是友善的??茖W革命的創(chuàng)始人大我數(shù)是虔誠的基督徒,他們認為自己在科學工作中的是造物主要手工作品。到了18世紀,許多科學家相信一位設計了宇宙的上帝,但他們不再相信一位積極地涉入世界和人類生活的人格化的上帝。到了19世紀,一些科學家對宗教表現(xiàn)出敵意-盡管達爾文本人堅持信為進化的過程(但非特定物種的細節(jié))是由上帝設計的。宗教與科學的相互作用在20世紀采取了多種形式??茖W的新發(fā)現(xiàn)對許多古黃的宗教思想提出了挑戰(zhàn)。作為回應,一人捍衛(wèi)傳統(tǒng)的教義,另一人拋棄了傳統(tǒng),還有一人按照科學的發(fā)展,重闡述了人們長期持有的那些觀念。當我們步入的千年之際,有證據(jù)表明,在科學家,神學家,媒體以及公眾中間,人們對這些問題顯示出了新的興趣。在本書將討論其中引起最廣泛爭論的6個問題。伊安·巴伯是美國著名的宗教學者,1923年出生與北京,在中國度過他的童年時代,1943年在美國SwarthmoreCollege獲物理學學士學位,1946年在Duke大學或物理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學習期間曾任物理學家費米的助教。畢業(yè)后他先在Kalamazoo學院教物理,后又進耶魯大學神學院學習,1955年獲神學碩士后一直在明尼蘇達州的教授CarletonCollege教授物理學和宗教,直到退休。巴伯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是在科學與宗教關系上。2000年出版的這本《當科學遇到宗教》是對他自己畢業(yè)研究成果的總結。天文學與創(chuàng)世,為什么發(fā)生大爆炸?量子物理學的意蘊,對關于現(xiàn)實的假說的挑戰(zhàn)!達爾文與創(chuàng)世紀,進化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之路?人類天性,我們是由基因決定的嗎?本書針對一般讀者,減少了技術性的分析,但是在不大的篇幅里卻包含了當代科學與宗教的豐富內容,其敘述簡單扼要,條理清晰,在美國讀書界極受好評。

作者簡介

  伊安·巴伯是美國著名的宗教學者,1923年出生與北京,在中國度過他的童年時代,1943年在美國SwarthmoreCollege獲物理學學士學位,1946年在Duke大學或物理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學習期間曾任物理學家費米的助教。畢業(yè)后他先在Kalamazoo學院教物理,后又進耶魯大學神學院學習,1955年獲神學碩士后一直在明尼蘇達州的教授Carleton College教授物理學和宗教,直到退休。

圖書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關于科學與宗教的四種觀點
  沖突
    科學唯物主義
    圣經(jīng)直解論
  無關
    分離的領域
    相異的語言和功能
  對話
    預設與極限問題
    方法論與概念的相似
  整合
    自然神學
    關于自然的神學   
    系統(tǒng)的綜合
第二章 天文學與創(chuàng)世
  沖突
    偶然產(chǎn)生的宇宙
    調和《創(chuàng)世記》與大爆炸理論
  無關
    創(chuàng)世的宗教意義
    創(chuàng)世故事的功能
  對話
    宇宙的可理解性
    宇宙的偶然性
  整合
    設計:人擇原理
    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上帝的模型
    人類的重要性
第三章 量子物理學的意蘊
第四章 進化與持續(xù)創(chuàng)造
第五章 遺傳學,神經(jīng)科學與人性
第六章 上帝與自然
注釋
人名書名索引
主題索引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