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知識讀物黑格爾:之前和之后 黑格爾思想歷史導論

黑格爾:之前和之后 黑格爾思想歷史導論

黑格爾:之前和之后 黑格爾思想歷史導論

定 價:¥27.00

作 者: (美)湯姆·羅克摩爾(Tom Rockmore)著;柯小剛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博雅同文館 哲學
標 簽: 外國哲學

ISBN: 9787301086520 出版時間: 2005-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31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欲為在所有時代堪稱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的那個人的思想作一個導引。黑格爾的理論,如同笛卡爾、康德以及其他一些哲學家的理論,是一個哲學的高峰。在康德批判哲學的喚醒下,它出現(xiàn)在德國古典哲學傳統(tǒng)的末期,出現(xiàn)在作為兩個最多樣和最豐富的哲學時期之一的那個時期的頂點。雖然如此,出于種種原因,比起其他諸多偉大哲學家來說,黑格爾被閱讀得卻太少了。黑格爾被公認為一個艱深的著作家。當然,我們有必要區(qū)分如下兩方面的困難:一是由跟隨任何一種新的思想進路都會引起的理解困難,這種困難在任何一位改變了問題的討論方式的思想家那里我們都會遇到。另一種便是在黑格爾的思想里內在固有的困難。在某種層面上說,所有重要的哲學家都是難懂的,因為他們革新了而不是重復了那些已被接受的觀念。這些思想家要求他們的讀者們要有稍微多一點的努力去理解在他們的寫作中有哪些新的東西,尤其是,在某個被討論的問題上,他們是如何革新了討論的方式。在黑格爾思想引起的困難中,那些最經(jīng)常被提及的幾點包括:他的術語,他的寫作的體系性格,在他的文本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體系和歷史的關系,以及最后,他的思想被他的追隨者們研究的方式。然而,黑格爾的術語并不難懂。它們一般由常見的詞匯構成,以一種可理解的方式被使用,偶爾被賦予一種技術性的含義。黑格爾并沒有引入一種新的語言,雖然他非常系統(tǒng)地使用它的術語。這種系統(tǒng)性比其他哲學家,比如說康德,要強得多。但是那些被他的闡釋者們運用的行話,就象所有行話一樣,對于吸引那些尚未入門者的注意力來說,并沒有什么幫助。黑格爾是一個體系性的思想家。他對體系的興趣只是在如下前提下才帶來困難:在現(xiàn)時代,我們已經(jīng)從體系的觀念轉身離開。但是,其他一些思想家,比如說笛卡爾和康德,也同樣認為自己是體系性的思想家。在黑格爾對體系或體系性的思想與歷史的關系問題的理解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重要的障礙。他把哲學史理解為關乎真理的一個長長的對話。對于黑格爾來說,我們既不應該簡單拒斥前人的哲學觀點,也不應該假裝從來沒有前人的努力而從頭開始。他的目標毋寧是建立一種新體系,一種新哲學,一種將要包含所有積極的東西和每一個概念上的先行者的理論。承認其他人已經(jīng)做過的工作而不是簡單地拒斥它們,這是好的。這是現(xiàn)實的。但是,對于黑格爾的諸多讀者來說,掃除一切卻往往變得更容易。或者說,他們更容易象笛卡爾、康德或者更晚近的胡塞爾那樣裝作要掃除一切的樣子,只要這樣做能夠回避那種必須知悉其他哲學觀點的重負。實際上,沒有哲學家是重新開始的,因為所有人都必須依賴哲學傳統(tǒng),各以其自己的方式回應傳統(tǒng)。為了理解笛卡爾,我們有必要閱讀圣奧古斯丁、詹森主義者(theJansenists),以及諸如蒙臺涅和貝爾(Bayle)的作品。對康德哲學的把握則要求閱讀休謨和萊布尼茲的著作,以及除此之外的其他東西。因為黑格爾知道以及有意地去回應全部哲學傳統(tǒng),所以,為了達到對他的立場的把握,他要求我們熟悉普通哲學史,尤其是要熟悉那些他意欲回應的觀點。最后,有那樣一些黑格爾主義者和黑格爾學者們,他們通過解釋黑格爾的文本和頌揚黑格爾思想的品質而謀生。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無能于為非專業(yè)人士解說黑格爾文本和思想的優(yōu)點。根據(jù)康德,闡釋者試圖闡明那些思想家運用了但是無能說出的觀念,以及那些闡釋者自己有時也不懂的觀念。對黑格爾哲學立場的接受——這往往與黑格爾本人的哲學不在同一個水平上——長期以來忍受著黑格爾的追隨者們在政治和學術方面對黑格爾思想進行恢復的努力。在政治上對黑格爾思想的恢復同時發(fā)生在左派和右派那里。在黑格爾的去世和黑格爾學派的式微之后,左派黑格爾主義者們(暫且這么稱呼吧)——在他們中間有某個卡爾·馬克思——強調一個被設想出來的無神論的黑格爾。這種黑格爾闡釋后來在本世紀被科耶夫(Kojève)重新拾起。這種思路一直被所謂的右派黑格爾主義者們所反對。后者通常視黑格爾主要是乃至僅僅是一個宗教思想家。然而上述兩種思路都是錯誤的。如果真理是全體——就象黑格爾所想的那樣——那么每一種解釋都錯在把部分當作全體。此外,學院派的黑格爾主義者們通過仔細而徹底地研究黑格爾的手稿來強調表明黑格爾的博學,這是一件黑格爾本人從來沒有干過的事情,雖然他的博學確曾是聞名遐邇的。學院派黑格爾主義者的做法只不過是一種為了說明黑格爾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并未得到其學生的良好服伺的方式。同樣的意思,黑格爾在柏林時期的一位同事愛德華·干斯曾經(jīng)用另一種方式表達過:他正確地評論說,雖然黑格爾擁有許多聰明的追隨者,然而他沒有被替代過。就象所有偉大的哲學家一樣,黑格爾是難以對付的。我認為,在處理黑格爾文本時所遇到的困難雖然并不是虛幻的,但是它們畢竟是可以對付的,是不應該被夸大的。它們顯然不構成一種不可逾越的障礙,即使所面對的讀者是一個初學者,一個非專業(yè)讀者,或者一個只想略知一二而無意獻身于畢生的專業(yè)文本研究的讀者。本書既不多于也不少于一本介紹黑格爾思想的導論。它是簡化的——但不是過分簡化的——以便于所有樂意閱讀它和思考它的讀者能夠讀懂,因為它并不預設讀者先行具備任何哲學知識。作為開始,我試圖表明,黑格爾是如何從他的立場出發(fā),用他的概念形式來把握他自己所處的歷史時代的哲學討論的,然后,作為第二個階段,我們將把他的討論擴展到整個哲學傳統(tǒng)。其結果——它通常被稱為黑格爾體系——是一個知識的概念構架,它至今仍然保持為完全現(xiàn)代的形態(tài)。通常認為——雖然這并不是正確的觀點——關于知識的理論終結于康德。然而,黑格爾提供了一種知識概念,它比康德的批判哲學走得更遠,而且保持著非?,F(xiàn)代的形態(tài)。因此,本書的中心線索將是表明黑格爾是如何回應他的時代的知識理論的,他對之做了什么,以及在后-黑格爾時代也就是我們生活于其中的時代又發(fā)生了什么。

作者簡介

暫缺《黑格爾:之前和之后 黑格爾思想歷史導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新版前言
導言
第一部分 黑格爾之前或者康德與作為體系的認識論
 康德與系統(tǒng)認識
 對批判哲學的接收和體系的觀念
 體系的概念和康德的體系
 作為體第泊認識論的立即被接受
 萊因荷爾德與理性主義的體系觀念
 邁蒙和舒爾策批評萊因荷爾德
 費希特介入討論
 一種無基礎的知識體系
第二部分 黑格爾或無基礎的知識體系
 黑格爾的生平和時代
 黑格爾的著作
 黑格爾與歷史
 幾個主題
 無基礎的體系和認識論的圓圈
 《差異》
 在兩個時代之間:從《差異到》到《精神現(xiàn)象學》
 第一本著作的誕生
 《精神現(xiàn)象學》
 現(xiàn)象學,或意識經(jīng)驗的科學
 《精神現(xiàn)象學》的結構
 主人與奴隸
 《邏輯學》
 《哲學科學百科全書》
 《法哲學》
第三部分 黑格爾之后
 黑格爾與后-黑格爾哲學
 黑格爾學派的解體
 克爾凱郭爾
 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
 尼采
 對黑格爾的更晚近的回應
 今日黑格爾研究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