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春秋時分屬吳楚,漢初置淮南國,三國六朝時分衿喉重地。清康熙年音(1622)設安微巡撫,取安慶、徽州兩地之首字為名,始稱安徽?!栋不瘴幕耸兰摇吩u述的文化名人,所處地域包括皖化、皖中和皖南。和江、淮河、新安江流貫其音,渦河蜿蜓,巢湖伏臥,大別山屏障于西,黃山、九華山峙立于南。山林郁穩(wěn)操予秀,平淡原遼闊,物產豐饒,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是老子、莊子、及共學說的誕生地,也是建安文壇盟主曹氏父子的誕生地,更是“桐城派”的故鄉(xiāng),徽商的家園和以戴震為首的皖學和新安醫(yī)學的發(fā)源地。本卷所收69個文化名人世家,在政治、軍事、哲學、經學、文學、藝術、科學教育、醫(yī)學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放射出熠熠光彩。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傳隨源遠流長,智慧基因深邃無窮。文化的發(fā)展總是在前人提供的條件下,不斷地延續(xù)和傳揚,不斷地演變和推進,前人提供的越多,后人就可能發(fā)展得更快。在江淮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人民不斷地生息和繁衍,文化繼續(xù)地傳布和闡揚,知識的積累、藝術的積淀、文化的傳承是需要兩代人,數代人,乃至十代二十代人的智力接力,方能把文化推向新的高度,閃耀更奪目的光華。本卷所載文化世家的事實有力地揭示:江淮大地不僅有昔日的輝煌,經過傳承和發(fā)展,今天已呈現(xiàn)一派繁榮昌盛景像,再經過傳承和創(chuàng)造,明天必將更加燦爛輝煌。本書是對廣大青少年提供一本有價值、有效益的鄉(xiāng)土教材,從而擴大知識,獲得滋養(yǎng)。這本收對廣大社地青年乃至家長,也有重要的從鑒和啟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