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1899-1967),字仲昂,江蘇寶山縣(今屬上海市)人。中國現代社會學家、優(yōu)生學家、民族學家和教育家。他于1913年考入清華學校。因在體育活動中摔傷右腿而截肢,休學兩年。1922年畢業(yè)后留美,1926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后回國。潘光旦回國后任教,同時進行學術研究,前后主講優(yōu)生學、家庭問題、西洋社會思想史、中國社會思想史、人才論等課程。被人評為“學貫中西,融會古今,打通文理”,“游刃于自然、人文、社會諸學科之間,而無不運用自如者”。1952年院系調整后至1967年,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兼研究部第三室主任,轉入民族歷史和民族學方面的研究。有《潘光旦文集》14卷。難以過關的“檢討”●他是清華思想改造運動中最先作檢討,而也是最后才通過的一個人。大家認為他特別頑固,說他是“鐵心皮球”。1948年解放戰(zhàn)爭節(jié)節(jié)勝利,國民黨向南敗退,1949年初,解放軍軍管會先進入清華園,然后才進北京城。這時候父親是清華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