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外科學現代顱腦損傷學

現代顱腦損傷學

現代顱腦損傷學

定 價:¥90.00

作 者: 江基堯等主編
出版社: 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顱腦損傷

ISBN: 9787810603720 出版時間: 2004-09-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7cm 頁數: 669 字數:  

內容簡介

  為推動我國顱腦損傷研究工作的開展和提高臨床救治水平,邀請了國內幾.十家醫(yī)院的近百位作者,對《現代顱腦損傷學》第1版的內容進行了修訂,大幅度增加近年來有關顱腦損傷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新進展,包括警發(fā)性顱腦損傷發(fā)病機制的新見解、神經損傷分子生物學、藥物多中心臨床研究、臨床診治新概念和新技術、神經干細胞技術、神經細胞凋亡、亞低溫腦保護基礎與臨床、超深低溫腦保護技術、腦損傷修復再生研究方法學等相關內容,使得書中內容更能反映出當今國內外顱腦損傷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的最新成果。全書共60章,約110萬字,內容涉及顱腦損傷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的各個方面,不但全面、系統、準確、客觀地反映了當今國內外有關顱腦損傷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的新概念、新技術和新療法,同時著重全面介紹顱腦損傷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并且適當地介紹了各位專家自己的基礎研究成果和臨床診治經驗。本書注重理論科學性、先進性與臨床實用性相結合,為我國從事顱腦損傷專業(yè)的臨床醫(yī)學工作者和基礎研究人員提供一部最有價值的參考書。主要讀者對象:各大醫(yī)院特別是基層醫(yī)院的神經外科醫(yī)師。

作者簡介

  江基堯,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仁濟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他是一位知名的中青年神經外科專家,德才兼?zhèn)?,在顱腦創(chuàng)傷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造詣較深。他在國際上首次發(fā)現亞低溫對顱腦損傷治療保護作用及其機理,顯著提高了重型顱腦損傷病人的救治效果,該成果已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幾家醫(yī)院推廣臨床應用,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他成功地搶救了3000余例顱腦傷病人,重型顱腦傷病人成功北達77.9%(國內外報道成功率為50~80%),165例特重型顱腦傷腦疝病人成功率為46.5%(國內外報道成功率為10~40%),75例長期昏迷催醒成功率60.9%(國內外報道成功率為25~54%).他在國內外主編和參編著作20多部,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他主編出版的《現代顱腦損傷學》《顱腦損傷臨床救治指南》和《亞低溫腦保護的基礎與臨床》已成為我國顱腦創(chuàng)傷救治的重要工具書。以第一完成人榮獲200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榮獲第二屆全國中青年醫(yī)學科技之星(1996年)、總后勤部“科技新星”(1996年)、總后勤部“科技銀星”(2000年)、第六屆上海市銀蛇獎一等獎(1997年)、第五屆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獎(2001年)。朱誠,男,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1922年8月生,江蘇江陰市人,中共黨員。第二軍醫(yī)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外科學一級教授,神經外科主任醫(yī)師。現為校專家組成員,文職一級。博士生和博士后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方向:專長為創(chuàng)傷外科和神經外科(顱腦創(chuàng)傷專業(yè))。工作歷程:1947年畢業(yè)于江蘇醫(yī)學院。1949~1950年浙東沿海島嶼解放戰(zhàn)爭軍區(qū)手術隊長,1950~1952年浙江軍區(qū)直屬醫(yī)院外科主任,1952~1957年北京軍委直屬醫(yī)院(302醫(yī)院)任外科主任、醫(yī)務部主任。1957年后在第二軍醫(yī)大學急癥外科醫(yī)院、同濟醫(yī)院、長征醫(yī)院任外科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神經外科主治、副主任、主任醫(yī)師,外科、野戰(zhàn)外科教研室主任,校專家組成員。主要科研成果及貢獻:至2000年止,已培養(yǎng)碩士28人,博士33人,博士后3人。主要著述:已發(fā)表論文(第一、第二作者)90余篇,主編出版專著16本,參編24本。獲獎情況: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和國家發(fā)明四等獎(1986)各一次,獲上海市和軍隊醫(yī)療成果一等獎(2000)一次,獲軍隊、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1項。羅其中,1935年9月生,男,漢族。1958年畢業(yè)于上海第二醫(yī)學院醫(yī)療系?,F任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yī)院神經外科教授、主任醫(yī)師、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和博士后導師,中華醫(yī)學會神經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神經外科研究室主任,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負責人,《中華神經外科雜志》副主編及《中華醫(yī)學雜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等16家雜志編委,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會員。1986~1987年赴美國Tufts大學新格蘭醫(yī)學中心和Harvard大學麻省總醫(yī)院進修考察。曾榮獲全國科技大會重大成果獎、國家中醫(yī)藥局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衛(wèi)生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及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等。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目前正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欖香烯誘導分化神經膠質瘤的實驗研究"和上海市重大課題"腦卒中治療新技術新方法研究"等多項課題的研究。主編或參與編寫《上海市醫(yī)療常規(guī)o神經外科卷》、《神經外科學》等13部著作。

圖書目錄

第一篇 顱腦損傷的臨床診治
第一章 顱腦解剖生理
第二章 顱腦損傷病人神經系統檢查及輔診
第三章 顱腦損傷病人現場搶救與轉運
第四章 顱腦損傷病人急診室診治
第五章 頭皮損傷和顱骨骨折
第六章 腦震蕩
第七章 腦挫裂傷
第八章 創(chuàng)傷性腦水腫
第九章 顱內高壓與腦疝
第十章 外傷性顱內血腫
第十一章 腦干傷
第十二章 丘腦下部損傷
第十三章 外傷性蛛網膜下隙出血
第十四章 開放性火器顱腦損傷
第十五章 兒童和老年人顱腦損傷
第十六章 顱腦損傷病人的影像學診斷
第十七章 顱腦損傷病人手術的麻醉
第二篇 顱腦損傷合并傷的臨床診治
第十八章 顱腦損傷合并骨關節(jié)損傷
第十九章 顱腦損傷合并胸部傷
第二十章 顱腦損傷合并腹部傷
第二十一章 顱腦損傷合頜面部傷
第三篇 顱腦損傷并發(fā)癥的臨床防治
第二十二章 顱腦損傷后合并肺部并發(fā)癥
第二十三章 顱腦損傷后心功能不全
第二十四章 顱腦損傷后腎功能衰竭
第二十五章 顱腦損傷后應激性潰瘍
第二十六章 顱腦損傷后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
第二十七章 顱腦損傷后代謝紊亂和營養(yǎng)
第二十八章 顱腦腡傷后顱內血管并發(fā)癥
第二十九章 顱腦損傷后腦神經損傷
第三十章 創(chuàng)傷性窒息
第三十一章 顱腦損傷后頭部感染
第四篇 顱腦損傷后遺癥的臨床診治
第三十二章 顱腦損傷后綜合征
第三十三章 顱腦損傷后癲癎
第三十四章 顱腦損傷后腦積水
第三十五章 顱腦損傷后長期昏迷
第三十六章 顱腦損傷病人預后和康復
第三十七章 腦死亡
第三十八章 顱腦損傷病人的護理
第五篇 顱腦損傷的基礎研究
第三十九章 顱腦損傷模型
第四十章 血腦屏障損害
第四十一章 鈣與顱腦損傷
第四十二章 神經遞質受體民顱腦損傷
第四十三章 脂質過氧化物與顱腦損傷
第四十四章 炎性反應物質與顱腦損傷
第四十五章 血小板激活因子與顱腦損傷
第四十六章 腺苷與顱腦損傷
第四十七章 神經節(jié)苷脂與顱腦損傷
第四十八章 熱休克蛋白與顱腦損傷
第四十九章 微量元素與顱腦損傷
第五十章 神經營養(yǎng)歷子與顱腦損傷
第五十一章 神經干細胞與顱腦損傷
第五十二章 彌漫性軸索損傷
第五十三章 顱腦損傷分子生物學機制
第五十四章 顱腦損全國各地后神經細胞凋亡
第五十五章 顱腦損傷后神經再生與修復
第五十六章 亞低溫腦保護
第五十七章 顱腦損傷后腦微循環(huán)障礙
第五十八章 大劑量白蛋白腦保護作用
第五十九章 深低溫腦保護技術
第六十章 顱腦損傷研究基本方法
附錄 顱腦損傷病人臨床常用正常參考值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