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嚴肅而有趣的頗見思辨功力的學術著作。讀者會從中看到:紅學界許多飽學之士,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如何為一個專事造偽的騙于脂硯齋所騙所迷惑,那騙子所玩弄的仿佛天衣無縫的花招,如何地一個個被揭穿被戳破。作者花了十年的工夫深入研究,從多個方面細致地有理有據地搞露脂本、脂批、脂硯齋的同時,也同樣細致地有理有據地揭示了自胡適以來的新紅學的諸多荒謬和缺乏普通常識之處。作品宣告新紅學無異于沙上建塔,走向末路。片斷:(六)三個脂本的產生在何時間段?那么,像《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三個脂批本呢?它們不是印刷本,而是手抄本,但卻加有許多批語的,姓什么時間段的產物?我的看法是:不在上述的五個時間段內,而是第五時間段以后的產物,即世上有了其他《紅樓夢人《石頭記》加評本之后,才有三個脂本。脂批有云:“諸公之批自是諸公眼界,脂齋之批亦有脂齋取樂處”,透露出了這方向的情況。是先有“諸公之批”,后才有“脂齋之批”的,他是在拿自己之批與已經問世的“諸公之批”作對照;如果“諸公之批”在其后,他見不到,當然就不會有這種舉動了。其他人先出的帶批的本子,無疑是印刷本,而不是手抄本,不然他看不到;看不到當然也就無從那樣說起。說他看不到,是因為手抄本數量總是極少:印刷本則就不同了,覆蓋面遠非手抄本可比,要看到很容易。這樣,值提深思,也值得深迫的事情來了:從什么時候起,世上開始有帶批語的《紅樓夢》或《石頭記》印刷本?在清王朝的哪朝哪代,總不會在曹雪芹活著的時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