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殞命中亞:斯坦因探險考古生涯》采取馬克思主義一分為二的觀點,梳理史料,把握本質,把斯坦因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那個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講述他的奮斗與困惑,敘寫他的功業(yè)和罪過。在作家筆下,斯坦因被還原成一個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一個真實的生命,一個活躍的靈魂。他既是一個杰出的探險家、優(yōu)秀的學者;又是一個貪婪的盜墓人、瘋狂的殖民者。他是憑借英國殖民者的擴張勢力,竄到我國新疆、甘肅盜竊文物的。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確曾被斯坦因們瘋狂地劫掠而去;但在那個中華民族滴血的年代,朝廷腐敗,國力衰微,我們的圓明園被列強們一把火燒了個凈光,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倉皇間逃出京城,尚無力相抗,更何況新疆、敦煌這樣的西垂邊地,誰還有力量與之相對呢?作家在詳細介紹斯坦因4次中亞之行的劫掠行徑和學術成果的同時,對這些隱匿在歷史煙塵背后的深層原因,也作了深層的剖析和思考;從而對斯坦因這個復雜的歷史人物的評價,既客觀公正,不失偏頗,又充滿思辯,富于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