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本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fā)系統(tǒng)地介紹了軟件工程的基本理論、方法、技術、工具和環(huán)境。全書共17章。內容主要包括:概述,軟件項目管理,計算機系統(tǒng)工程,需求分析,面向數(shù)據流的分析方法,面向數(shù)據的分析方法與形式化方法,面向對象的需求分析,軟件設計基礎,面向數(shù)據流的設計方法,面向數(shù)據的設計方法,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人機界面設計,程序設計語言與編碼,軟件測試、軟件維護、軟件配置管理以及軟件開發(fā)新技術簡介等。本書結構合理,在選材上注重了實用性,以期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書對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ASE)工具的介紹幾乎貫穿全書,概念清楚、通俗易懂、內容翔實、實例豐富、習題思考題與內容配合緊密。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軟件工程”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軟件開發(fā)人員的參考書。前言軟件工程是計算機學科中一個非常有價值并具有廣闊發(fā)展空間的研究領域。多年來,隨著計算機硬件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們開發(fā)優(yōu)質軟件的能力遠遠落后于社會各個領域對計算機軟件的需求,也就是說,時至今日,仍然經受著“軟件危機”的困擾。為了克服“軟件危機”,自2世紀6年代末期以來,人們在這一領域做了大量的研究與實踐工作,積累了大量的軟件開發(fā)技術和方法,進而逐漸形成了系統(tǒng)的軟件項目開發(fā)與管理理論。于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軟件工程學(簡稱軟件工程)誕生了。軟件工程所研究的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軟件項目開發(fā)和軟件維護的有關理論、技術、方法、標準、計算機輔助工具和環(huán)境以及軟件項目管理等諸多方面。軟件工程領域的研究成果為緩解軟件危機發(fā)揮了關鍵性作用。“軟件工程”課程是高等學校計算機學科教學計劃中的一門主干課程。本書正是為普通高校計算機學科“軟件工程”課程而編寫的教材。本書共17章,其中第1章~第3章介紹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軟件項目管理、計算機系統(tǒng)工程:第4章~第7章介紹需求分析的有關內容,包括需求分析概念、面向數(shù)據流、面向數(shù)據、形式化、面向對象等需求分析方法、需求規(guī)格說明與評審等;第8章一第12章介紹軟件設計的有關內容,包括軟件設計的概念、設計過程和一般性技術,面向數(shù)據流、面向數(shù)據、面向對象以及人機界面的設計方法與技術、設計規(guī)格說明與評審等:第13章~第16章介紹軟件的實現(xiàn)、測試與維護,主要包括程序設計語言與編碼、軟件測試與調試、軟件維護、軟件配置管理等:第17章簡單介紹近期出現(xiàn)的與軟件開發(fā)有關的新技術,包括軟件重用技術、Intemet與Java、對象鏈接與嵌入(OLE)技術以及分布計算技術等。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結構合理,系統(tǒng)地介紹了軟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工具。(2)在選材上注重了實用性,以期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的目的。(3)對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ASE)工具的介紹幾乎貫穿全書。(4)概念清楚、通俗易懂、內容翔實、實例豐富,習題思考題與內容配合緊密。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败浖こ獭闭n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以作為軟件開發(fā)人員的參考書。本書由曹哲主編,由高誠、車進輝、吳燕任副主編,具體分工為:第1章、第2章和第14章由曹哲編寫;第5章、第6章、第8章、第9章、第1章、第12章、第16章由高誠編寫,第7章、第11章、第13章、第15章、第17章由車進輝編寫,第3章和第4章由吳燕編寫。本書由朱敦名教授主審。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北華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實驗室的全體同志給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趙津燕、劉艷、李益民、胡曉宏、尹健慧、葛建梅、王雙立等同志也參與了大綱討論,并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在此,編者向他們表示衷心地感謝。由于時間倉促及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編者聯(lián)系方式:Zxqu3@tom.com。編者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