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認證與等級考試Adobe認證Adobe數字藝術中心InDesign CS標準教材

Adobe數字藝術中心InDesign CS標準教材

Adobe數字藝術中心InDesign CS標準教材

定 價:¥42.00

作 者: Adobe公司北京代表處主編;張哲[著]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Adobe中國數字藝術教育計劃標準教材
標 簽: 排版 應用軟件 教材

ISBN: 9787115123183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4cm 頁數: 456 字數:  

內容簡介

為了配合Adobe數字藝術中心認證方案的推廣和實施,Adobe公司北京代表處編寫了"Adobe中國數字藝術教育計劃標準教材",本書是這套教材中的一本。全書分兩大部分,第1部分為基礎篇,簡要介紹AdobeInDesign的工作環(huán)境、頁面操作及文本操作等基礎內容。第2部分為專業(yè)應用篇,分別介紹排版、表格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書籍與目錄的應用、繪圖、圖像處理、對象操作、透明與顏色的應用以及創(chuàng)建PDF、分色與打印輸出等專業(yè)內容。本書是由Adobe技術專家和專業(yè)教師針對教學,結合實際應用,共同編寫的教材,內容實用,敘述清晰。本書是Adobe中國數字藝術教育計劃標準教材,也可作為高等學校印刷、設計等相關專業(yè)的應用軟件課程的教材。另外,也非常適合各類培訓班學員及廣大自學人員參考閱讀。Adobe公司于1982年參與發(fā)起了桌面出版領域的革命,此后便一直致力于改進企業(yè)間與個人之間交流的方式。二十多年后的今天,Adobe更了解圖形、圖像及文檔的傳播技術,創(chuàng)建了最多的有關數字內容格式的標準;Adobe最早將圖形、圖像及文檔集成在一個平臺下;從創(chuàng)意到現實、從數據到文檔,Adobe把一整套的產品及服務集成起來幫助企業(yè)及個人溝通無限。每天,全世界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們通過Adobe出色的軟件方案將自己的設計生動地表達在屏幕和紙張上。從跨國公司到中小企業(yè),從技能高超的專業(yè)圖形設計人員到普通的家庭用戶,Adobe的客戶群分布于各個行業(yè)和職業(yè)。無論從事何種行業(yè),不管軟件使用技能的高低,人們選擇Adobe軟件的初衷是一致的,那就是創(chuàng)建和發(fā)行具有豐富視覺效果的交流資料,通過印刷品、Web和光盤等各種媒體來樹立專業(yè)的公司和個人形象。為了幫助Adobe中國用戶改進和提高使用Adobe軟件產品的技能,Adobe公司繼成功實施"Adobe中國教育計劃:AdobeChinaEducationCertificationProgram(AdobeCECP)"之后,又推出了Adobe數字藝術中心認證方案。它是Adobe公司北京代表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地采用Adobe軟件產品進行教學和培訓工作的正規(guī)院校實施的專業(yè)認證方案。旨在加大對院校教學的支持,提高院校的數字藝術教學的專業(yè)水平,從而,幫助院校學生提高軟件的應用水平和在專業(yè)設計中靈活應用的能力。為了配合Adobe數字藝術中心認證方案的推廣和實施,Adobe公司北京代表處編寫了這套"Adobe中國數字藝術教育計劃標準教材"。本套教材的編者不僅熟練掌握Adobe軟件的應用技術,并且具有豐富的數字藝術教學的實踐經驗。教材從專業(yè)設計教學出發(fā),將軟件技術與專業(yè)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重點介紹Adobe軟件在專業(yè)設計中的應用方法。本套書既體現了Adobe數字藝術中心認證教材的權威性,同時又向相關專業(yè)院校推出:全新的教學理念,它更注重活學活用,通過實例教會讀者靈活應用軟件,以幫助讀者迅速成長為專業(yè)的電腦藝術設計師。衷心祝愿中國的數字藝術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Adobe將一如既往地領行數字藝術,充分發(fā)揮在乎面設計、數字視頻、交互式網頁設計、數字音頻、多媒體制作、數字影像、數字出版和傳播等數字藝術領域的原動力作用。

作者簡介

暫缺《Adobe數字藝術中心InDesign CS標準教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InDesign的工作環(huán)境  1
1.1  調板、工具和菜單操作  1
1.1.1  使用控制調板  1
1.1.2  使用工具  3
1.1.3  顯示調板  5
1.1.4  使用調板菜單  5
1.1.5  改變調板大小  6
1.1.6  重新排列調板  7
1.1.7  將調板收縮到側邊  8
1.1.8  合并調板  9
1.1.9  保存自定義工作空間  10
1.1.10  在調板和對話框中計算  10
1.1.11  調板和對話框中的度量單位和增量單位  11
1.1.12  應用調板的技巧  11
1.2  自定義快捷鍵  12
1.3  使用上下文菜單  14
1.4  打開和關閉文檔  14
1.5  改變視圖  16
1.5.1  放大或縮小視圖  16
1.5.2  使用導航調板  17
1.5.3  移動視圖  19
1.5.4  翻頁  19
1.5.5  使用附加窗口  22
1.5.6  設定平滑功能  23
1.5.7  文字灰條  23
1.6  選取對象  23
1.6.1  關于選取方法  25
1.6.2  選取對象的限位框  25
1.6.3  選取路徑或路徑上的點  26
1.6.4  選取框中的文本或圖  26
1.6.5  選取或不選多個對象  27
1.6.6  選擇所有對象  27
1.7  保存文檔  28
1.8  撤銷誤操作  30
1.9  關于偏好設定和缺省值  30
1.9.1  設置偏好設定  31
1.9.2  設置缺省項目  32
1.9.3  恢復偏好設定和缺省值  32
1.10  關于InDesign樣式  33
1.11  使用插件模塊  34
第2章  頁面操作  35
2.1  設置基本的布局選項  35
2.1.1  建立新文檔  35
2.1.2  文檔窗口一覽  37
2.1.3  更改文檔設置  38
2.1.4  更改邊空與分欄設置  39
2.1.5  創(chuàng)建非等寬分欄  40
2.1.6  文檔樣式  40
2.2  版面精確布局  41
2.2.1  使用標尺、網格和輔助線  42
2.2.2  度量單位和標尺  42
2.2.3  設置度量單位和標尺  43
2.2.4  改變零點  44
2.2.5  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  46
2.2.6  使用信息調板  46
2.2.7  創(chuàng)建網格  48
2.2.8  創(chuàng)建標尺輔助線  51
2.2.9  輔助線操作  54
2.2.10  更改輔助線疊放的順序  56
2.2.11  對象靠齊到輔助線和網格  58
2.2.12  預視文檔  59
2.3  頁面和跨頁操作  60
2.3.1  使用頁面調板  60
2.3.2  標定跨頁及選取跨頁或頁面  61
2.3.3  從雙頁跨頁開始  63
2.3.4  創(chuàng)建多頁面的跨頁  63
2.3.5  增加、排列和復制頁面及跨頁  64
2.3.6  在文檔間拷貝頁面  67
2.3.7  控制跨頁分頁  68
2.4  編排頁碼  68
2.4.1  更改頁碼和章節(jié)選項  71
2.4.2  定義章節(jié)頁碼  71
2.4.3  在頁面調板中顯示絕對頁碼或章節(jié)頁碼  74
2.4.4  為文章跳轉增加自動頁碼  75
2.5  使用主頁  76
2.5.1  主頁操作的指導方針  76
2.5.2  關于主頁、疊放順序和圖層  77
2.5.3  創(chuàng)建主頁  78
2.5.4  基于其他主頁的主頁  79
2.5.5  應用主頁  80
2.5.6  編輯主頁  82
2.5.7  拷貝主頁  83
2.5.8  移除主頁  84
2.5.9  覆蓋和分離對象  84
2.5.10  重新應用主頁對象  85
2.6  用框做版面布局  86
2.6.1  關于路徑和框  86
2.6.2  顯示和隱藏框邊線  88
2.6.3  使用占位框或占位符來設計頁面  88
2.7  自動調整對象布局  89
2.7.1  關于自動布局調整  89
2.7.2  設置布局調整的選項  91
2.8  圖層操作  92
2.8.1  關于圖層調板  92
2.8.2  創(chuàng)建圖層并指定圖層選項  94
2.8.3  在圖層上增加對象  95
2.8.4  在圖層上選取、移動和拷貝對象  97
2.8.5  在圖層上拷貝和粘貼  98
2.8.6  復制圖層  98
2.8.7  選擇一種圖層顏色  99
2.8.8  改變圖層的順序  99
2.8.9  顯示和隱藏圖層  100
2.8.10  鎖定圖層和解除鎖定  101
2.8.11  刪除圖層  101
2.8.12  合并圖層和拼合文檔  102
第3章  文本操作  103
3.1  使用文本框  103
3.1.1  創(chuàng)建文本框  104
3.1.2  移動和改變文本框的大小  104
3.1.3  使用主頁上的文本框  105
3.1.4  字數統(tǒng)計  106
3.2  在文檔中添加文本  106
3.2.1  鍵入文本  106
3.2.2  粘貼文本  107
3.2.3  置入文本  108
3.2.4  插入占位符  109
3.2.5  使框適應文本  110
3.3  關于串接文本框  110
3.3.1  創(chuàng)建串接文本框  111
3.3.2  取消文本框串接  113
3.3.3  刪除文本框  114
3.3.4  手工或自動排文  115
3.4  設置文本框屬性  116
3.4.1  文本框分欄選項  117
3.4.2  第一基線偏移選項  118
3.5  編輯文本  119
3.5.1  選取文本  119
3.5.2  查看隱藏字符  120
3.5.3  插入字形  121
3.5.4  插入特殊字符  122
3.5.5  插入空格字符  123
3.5.6  增加欄、框及頁面分隔符  124
3.5.7  處理鏈接文件  125
3.6  關于文章編輯器  126
3.6.1  在文章編輯器中編輯文本  127
3.6.2  改變文章編輯器的偏好設定  129
3.7  查找和替換文本  129
3.7.1  使用查找/替換  130
3.7.2  為查找/替換鍵入元字符  131
3.7.3  查找和替換文本格式  132
3.7.4  查找/替換技巧  132
3.7.5  查找和替換字體  133
3.8  合并文本和圖形  135
3.9  創(chuàng)建隨文框  135
3.10  關于文本繞排  137
3.10.1  文本沿簡單對象繞排  137
3.10.2  針對導入圖像繞排文本  138
3.10.3  創(chuàng)建反轉的文本繞排  140
3.10.4  改變文本繞排的形狀  140
3.10.5  忽略文本繞排  141
3.10.6  文本繞排的技巧  142
3.11  路徑上的文字  142
3.11.1  創(chuàng)建路徑文字  143
3.11.2  編輯和調整路徑文字  144
3.12  文本導入過濾器操作  149
3.12.1  關于導入過濾器  149
3.12.2  導入文本文件  149
3.12.3  Microsoft Word導入選項  150
3.12.4  文本文件導入選項  151
3.12.5  Microsoft Excel導入選項  151
3.12.6  標簽文本導入  152
3.13  導出文本  152
第4章  排版  155
4.1  通過控制調板格式化文本  155
4.2  關于樣式  156
4.2.1  使用樣式調板  156
4.2.2  創(chuàng)建樣式  157
4.2.3  從其他文檔中導入樣式  158
4.2.4  從Word文檔導入樣式  158
4.2.5  應用樣式  159
4.2.6  應用段落樣式時清除覆蓋  160
4.2.7  編輯樣式  160
4.2.8  設置下一個樣式  161
4.2.9  將樣式基于其他樣式  161
4.2.10  給段首大寫應用字符樣式  161
4.2.11  在段落中應用嵌套樣式  162
4.2.12  刪除樣式  165
4.2.13  從文本中移除樣式的格式  165
4.3  關于字體  166
4.3.1  安裝字體  166
4.3.2  選取字體  166
4.3.3  處理丟失字體  167
4.4  格式化字符  168
4.4.1  改變行距  169
4.4.2  關于字偶間距和字符間距  170
4.4.3  調整字偶間距和字符間距  172
4.4.4  縮放文字  174
4.4.5  縮放文本屬性  174
4.4.6  應用基線偏移  175
4.4.7  斜切文字  176
4.4.8  應用全大寫或小大寫  176
4.4.9  改變大小寫  177
4.4.10  將字符變?yōu)樯蠘嘶蛳聵?nbsp; 178
4.4.11  改變文字的顏色或漸變  178
4.5  段落化格式  178
4.5.1  關于文本對齊  180
4.5.2  改變段前或段后距  181
4.5.3  對齊段落到基線網格  181
4.5.4  垂直對齊與調整文本  182
4.5.5  創(chuàng)建段首大寫  184
4.5.6  應用段前線或段后線  185
4.5.7  控制分段  186
4.5.8  指定視覺邊緣對齊  187
4.6  關于縮進  188
4.6.1  設置縮進  188
4.6.2  創(chuàng)建懸掛縮進  189
4.6.3  用特殊字符控制左縮進  190
4.7  定位操作  191
4.7.1  使用定位調板  191
4.7.2  設置定位  192
4.7.3  重復定位標記  194
4.7.4  移動、刪除和重新對齊定位標記  195
4.7.5  創(chuàng)建小數點對齊定位標記  195
4.7.6  添加定位前導符  196
4.7.7  設置右縮進定位標記  196
4.8  用滴管工具拷貝文字屬性  197
4.9  排版構成  199
4.9.1  關于構成方式  199
4.9.2  設定排版偏好設定  199
第5章  表格  201
5.1  關于表格  201
5.1.1  創(chuàng)建表格  202
5.1.2  在表格中添加文本  202
5.1.3  在表格中添加圖  203
5.1.4  在表格中移動  203
5.1.5  從現有文本創(chuàng)建表格  204
5.1.6  將表格轉換為文本  205
5.1.7  從其他程序中導入表格  205
5.1.8  在表格中嵌入表格  205
5.2  編輯表格  206
5.2.1  選取單元格、行及列  206
5.2.2  插入行或列  208
5.2.3  通過拖動插入行或列  209
5.2.4  刪除行、列或表格  209
5.2.5  在表格中剪切、拷貝和粘貼  210
5.2.6  表格中表頭和表尾的操作  210
5.2.7  讓表格分跨不同的文本框  212
5.3  格式化表格  212
5.3.1  改變行和列的大小  213
5.3.2  平均分配行或列  214
5.3.3  改變表格的前后間距  215
5.3.4  改變行高  215
5.3.5  改變單元格邊空  215
5.3.6  改變表格在文本框中的對齊方式  216
5.3.7  在表格之上添加文本  216
5.3.8  在表格單元中插入定位點  216
5.3.9  改變表格單元中文本的對齊方式  217
5.3.10  合并與分割單元格  217
5.3.11  過剩單元格操作  218
5.3.12  旋轉單元格文本  219
5.4  給表格添加筆畫和填充  219
5.4.1  改變表格邊框的外觀  219
5.4.2  改變個別單元格的外觀  220
5.4.3  表格筆畫和填充選項  222
5.4.4  給表格添加交替的筆畫和填充  223
第6章  書籍與目錄  225
6.1  在書籍文件中添加文檔  225
6.1.1  指定樣式源文檔  227
6.1.2  移除或替換丟失的書籍文檔  227
6.1.3  打開、保存和關閉書籍文件  228
6.1.4  同步書籍中的文檔  228
6.1.5  編排書籍中的頁碼  229
6.1.6  打印和輸出書籍文件  231
6.2  創(chuàng)建目錄  231
6.2.1  準備目錄  232
6.2.2  處理書籍中的目錄  232
6.2.3  目錄樣式操作  232
6.2.4  為目錄設置格式選項  234
6.2.5  創(chuàng)建帶有定位前導符的條目  236
6.2.6  生成目錄  237
6.2.7  編輯和更新目錄  238
第7章  繪圖  239
7.1  路徑和形狀  239
7.1.1  關于路徑和形狀  239
7.1.2  路徑的組成部分  241
7.2  繪制基本形狀和直線  242
7.2.1  使用鉛筆工具  244
7.2.2  用平滑工具使路徑平滑  245
7.2.3  用橡皮擦工具擦除路徑  246
7.3  使用鋼筆工具  247
7.3.1  繪制直線  247
7.3.2  關于方向線和方向點  248
7.3.3  繪制曲線  250
7.3.4  在繪制時混合曲線、角和直線  252
7.4  調整路徑中的線段  254
7.4.1  添加、刪除和轉換錨點  254
7.4.2  調整直線和曲線  256
7.4.3  多個錨點和線段的操作  257
7.5  使用剪刀工具  259
7.6  筆畫操作  260
7.6.1  改變筆畫屬性  260
7.6.2  關于開始和結束形狀  262
7.6.3  添加開始和結束形狀  263
7.6.4  自定義筆畫樣式  263
7.7  使用角效果  266
7.7.1  關于角效果  266
7.7.2  應用角效果  266
7.8  復合路徑操作  267
7.8.1  關于編輯復合路徑  267
7.8.2  創(chuàng)建和編輯復合路徑  268
7.9  復合形狀操作  270
7.9.1  復合形狀概述  270
7.9.2  創(chuàng)建復合形狀  271
7.10  從文本輪廓創(chuàng)建路徑  272
7.10.1  關于創(chuàng)建文本外框  272
7.10.2  將文本轉為路徑  273
第8章  圖像處理  275
8.1  理解圖像格式及其選項  275
8.1.1  關于矢量圖和點陣圖  276
8.1.2  點陣圖的分辨率  276
8.2  導入Adobe Illustrator(.AI)文件  278
8.3  導入Adobe Photoshop(.PSD)文件  278
8.4  導入Adobe Acrobat(.PDF)文件  278
8.5  導入其他圖像格式  279
8.5.1  導入TIFF(.TIF)文件  279
8.5.2  導入GIF(.GIF)文件  279
8.5.3  導入JPEG(.JPG)文件  279
8.5.4  導入BMP(.BMP)文件  280
8.5.5  導入EPS(.EPS)文件  280
8.5.6  導入DCS(.DCS)文件  281
8.5.7  導入PICT(.PICT)文件  281
8.5.8  導入PCX(.PCX)文件  281
8.5.9  導入PNG(.PNG)文件  281
8.5.10  導入Scitex CT(.SCT)文件  282
8.6  置入圖像  282
8.6.1  EPS(.EPS)文件的導入選項  283
8.6.2  點陣圖的導入選項  284
8.6.3  PDF(.PDF)文件的導入選項  285
8.7  導入圖像的其他方法  287
8.7.1  拷貝和粘貼圖像  287
8.7.2  拖放圖像  287
8.7.3  使用其他的導入方法導入Illustrator圖  288
8.8  控制圖像顯示質量和方式  289
8.8.1  顯示方式設置  289
8.8.2  調整顯示組設置  290
8.9  管理鏈接和嵌入圖像  292
8.9.1  關于鏈接調板  293
8.9.2  使用鏈接調板  294
8.9.3  查看鏈接信息  295
8.9.4  手工嵌入文件  295
8.9.5  更新、重建、重新指定及替換鏈接  296
8.10  使用對象庫  298
8.10.1  關于對象庫  298
8.10.2  對象庫操作  299
8.10.3  改變對象庫的顯示  301
8.10.4  將對象分類  302
8.10.5  查找對象  302
第9章  對象操作  305
9.1  通過圖框修改對象  305
9.1.1  在圖框中對齊對象  307
9.1.2  移動圖框或其內容  308
9.1.3  利用圖框創(chuàng)建外框或背景  310
9.1.4  裁剪和蒙版  310
9.2  剪切路徑操作  311
9.2.1  關于嵌入的路徑和alpha通道  312
9.2.2  使用剪切路徑移除導入圖像的背景  313
9.3  對象成組與解組  317
9.4  區(qū)分和選取嵌套的群組  318
9.5  疊放對象  320
9.6  對齊與分布對象  321
9.6.1  對齊對象  322
9.6.2  分布對象  322
9.7  鎖定對象位置  324
9.8  使用變換調板  325
9.8.1  在變換調板中查看幾何信息  325
9.8.2  為嵌套對象設置參考方向  326
9.8.3  變換群組內容  327
9.8.4  同時變換框及其內容  327
9.8.5  顯示內容偏離  328
9.8.6  度量包括筆畫寬度  328
9.9  設置變換的原點  328
9.10  移動對象  330
9.11  改變大小、比例和方向  331
9.11.1  關于選取和變換  332
9.11.2  旋轉選中的對象  332
9.11.3  縮放選中的對象  334
9.11.4  翻轉對象  336
9.11.5  斜切對象  337
9.12  使用自由變換工具  339
9.13  復制對象  341
9.13.1  在變換的同時復制對象  341
9.13.2  使用多重粘貼來復制對象  341
第10章  透明  343
10.1  關于透明  343
10.1.1  使用透明調板  344
10.1.2  指定透明程度  344
10.1.3  在群組中應用透明  345
10.2  改變透明作品在屏幕上的顯示效果  346
10.3  混合模式  347
10.3.1  選取混合模式  347
10.3.2  分離混合模式  348
10.4  創(chuàng)建陰影  349
10.5  羽化邊緣  350
10.6  關于透明拼合  350
10.7  使用透明拼合樣式控制拼合  351
10.7.1  關于預定義的拼合樣式  352
10.7.2  創(chuàng)建、保存和調用自定拼合樣式  352
10.7.3  拼合個別的跨頁  353
第11章  顏色  355
11.1  關于專色和原色  355
11.1.1  專色  355
11.1.2  原色  356
11.1.3  同時使用專色和四色  356
11.1.4  比較InDesign和Illustrator中的全局和非全局顏色  357
11.2  應用顏色  357
11.2.1  通過工具箱應用顏色  358
11.2.2  通過色樣調板應用顏色  358
11.2.3  用拖放來應用顏色  359
11.2.4  關于色樣和未命名顏色  360
11.3  使用顏色調板  360
11.4  使用色樣調板  362
11.5  色樣操作  364
11.5.1  添加色樣  364
11.5.2  復制色樣  366
11.5.3  編輯色樣  366
11.5.4  以原色的色值命名  366
11.5.5  改變色樣大小  367
11.5.6  刪除色樣  367
11.5.7  在書籍中同步沖突的色樣  368
11.6  導入色樣  368
11.6.1  從其他顏色系統(tǒng)載入顏色  368
11.6.2  從其他文件載入顏色  369
11.7  創(chuàng)建和更新淡色  370
11.8  創(chuàng)建漸變  372
11.8.1  關于漸變  373
11.8.2  使用漸變調板  373
11.8.3  修改漸變  374
11.8.4  使用漸變工具調整漸變  375
11.8.5  在文本中應用漸變  376
11.8.6  在單一的文本框中使用多個漸變  377
11.9  在對象之間拷貝屬性  377
11.10  使用導入圖像中的顏色  378
11.10.1  使用滴管工具從導入的圖中采樣顏色  379
11.10.2  處理Adobe Photoshop(PSD)文件中的專色通道  379
11.10.3  處理EPS或PDF文件中的顏色  379
11.10.4  將導入的專色重新定義為四色  379
第12章  創(chuàng)建PDF文件  381
12.1  將文檔或書籍導出為Adobe PDF   381
12.1.1  在導出前檢查文檔  382
12.1.2  高分辨率合成PDF文件的打樣和校正  383
12.1.3  將可用于出片印刷的PDF送到服務商處  383
12.2  準備用于屏幕瀏覽的文檔  383
12.3  預定義的PDF樣式  384
12.3.1  自定義PDF選項  386
12.3.2  在PDF文件中應用壓縮和向下采樣  386
12.3.3  指定PDF文件中的打印標記、出血和信息區(qū)域  388
12.3.4  管理PDF文件中的顏色、字體和透明拼合  388
12.3.5  創(chuàng)建、編輯和分享PDF樣式  390
第13章  打印  393
13.1  關于打印  393
13.2  打印文檔或書籍  394
13.3  設置常規(guī)的打印選項  395
13.3.1  指定打印的頁面  396
13.3.2  打印網格、輔助線和其他非打印對象  396
13.4  設置輸出尺寸和處理選項  397
13.4.1  關于紙張尺寸  397
13.4.2  指定紙張尺寸  397
13.4.3  指定頁面方向  398
13.4.4  自定義紙張尺寸  399
13.5  指定打印標記  400
13.6  打印出血和輔助信息域  403
13.7  查看文檔與紙張的適應情況  403
13.7.1  改變頁面位置  405
13.7.2  打印縮略圖  406
13.8  選擇復合顏色模式  406
13.9  打印圖像和字體  407
13.9.1  決定圖像如何打印  407
13.9.2  設置字體選項  408
13.9.3  發(fā)送PostScript信息  409
13.10  查看打印設置  409
13.11  保存打印設置  410
13.12  預檢操作  411
13.12.1  查看字體  412
13.12.2  查看鏈接和圖像  412
13.12.3  查看顏色和油墨  413
13.13  打包提交文件  413
13.13.1  將頁面導出為EPS格式  414
13.13.2  設置EPS導出選項  415
第14章  分色  417 
14.1  關于分色  417
14.1.1  輸出CMYK   418
14.1.2  輸出專色  418
14.1.3  輸出套準色  418
14.2  分色的步驟  419
14.3  檢查文檔中的顏色  420
14.3.1  可以使用的顏色類型及其分色方式  420
14.3.2  使用不需要陷印的原色  420
14.3.3  漸變的分色  420
14.3.4  復合打印  421
14.4  為重疊的顏色設置壓印選項  421
14.4.1  決定何時需要手工設置筆畫或填充的壓印  422
14.4.2  壓印黑色  422
14.4.3  手工壓印筆畫或填充  423
14.5  在屏幕上預視分色  424
14.6  使用油墨管理器  426
14.7  指定哪一個顏色需要分色  427
14.8  指定加網線數  428
14.9  指定藥膜面和曝光方式  429
14.10  檢查分色和文檔設置  430
14.11  打印和保存分色  43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