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是我國清代很受歡迎的一部有影響的歷史小說。編著者褚人獲,字稼軒、學稼,號石農,江蘇蘇州人。另有《讀史隨筆》、《圣賢群輔錄》等諸多著述。本書記敘的是隋、唐兩代的故事,始于隋文帝伐陳、楊廣陰謀奪取太子之位,至唐明皇自蜀返長安還都后逝世止,前后敷演了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 本書雖用較多筆墨描寫了宮廷生活,但也敘述了在黑暗統(tǒng)治下所爆發(fā)的一系列農民革命運動,歌頌了農民英雄的勇敢和義氣。他們雖然遭際不同,但都有劫富濟貧、誓同生死的愿望,對貪宮污吏有刻骨仇恨,對被壓迫人民則深切同情。竇建德就說要把天下的臟官都殺盡,羅士信則把貪宮的財產分發(fā)給饑餓的人民。他們還拘捕了奉欽差點選秀女和詐人財物的宦官,殺死凌辱民女的權家宇文公子。本書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也比較成功,像富于反抗精神的秦瓊,坦率真誠的程咬金,足智多謀的徐茂公,剛毅勇敢的單雄信等,都寫得生動逼真。語言也很精煉,并具有民間說唱文學的格調。但由于作者所處時代的限制,作品中不免雜有封建糟粕,如把隋煬帝美化為多情的仁德君主,唐王朝的中衰歸咎于女人亂政,隋煬帝同朱貴兒、唐明皇同楊玉環(huán)系“再世姻緣”以及因果報應的迷信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