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爾克在一封寫給一位請他指點寫作的人的信中說:你應當捫心自問,不寫作你會死嗎?他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沒有非寫不可的沖動,就不要寫作;只有在心中塊壘不吐不快時,才應當提筆。在我看來,王小波就是這樣一個靈魂豐富的人,他也是一個靈魂受著某些念頭煎熬的人,他常常心中郁結,有一種非要找個出口宣泄一下不可的沖動。正因為如此,他寫出的東西才好看。也許甚至可以說,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寫作,他才不得不寫作。這本書的作者們或許也是這樣的一群?耍?至少是別人在消閑、游樂、打牌、睡覺的時候,他們偏偏在那里冥思苦索,想要表達自己靈魂中的某些不安、困惑、興奮、狂喜。這群人當中,有些人也許會以寫作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yè),這要取決于他們的靈魂的需求,他們的才能,他們的機遇;也有些人也許就是一時的興之所致,一瀉到底,從此再也不會寫作。無論是哪一種人,我想他們都有了一點小小的成功,因為他們所寫的東西都是有趣的,是生命力的一次小小的進發(fā),是靈魂的一次小小的宣泄。我相信,喜歡王小波的人寫出的東西不論高下,至少不會是沉悶、冗長或者說教的,因為這是王小波最不能容忍的,相信也是本書的作者們最厭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