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纖維素生物技術

纖維素生物技術

纖維素生物技術

定 價:¥45.00

作 者: 陳洪章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化學纖維工業(yè)

ISBN: 9787502570187 出版時間: 2005-07-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 245 字數:  

內容簡介

  植物纖維是地球上最為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具有轉變成能源、食品、飼料、化工原料的巨大潛力,利用生物技術可使這個轉變過程高效、清潔地進行。本書從植物纖維的主要組成(如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及其結構入手,提出了天然纖維素原料“組分分離”、“分層、多級利用”、“生物量全利用”等新概念,并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生物技術在天然纖維素原料中的應用。從中可以看到,將纖維素原料當成多級資源,通過生物技術的轉化使其在生態(tài)農業(yè)、清潔能源、材料化工、制漿造紙等行業(yè)充分發(fā)揮作用,進而形成別具特色的天然纖維素原料生態(tài)工業(yè)園。本書可供從事纖維素科學研究、教學的科技人員及研究生閱讀,也可為從事農業(yè)資源利用和產業(yè)開發(fā)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參考。[前言]生物質是指由植物或動物生命體而衍生得到的物質的總稱,主要由有機物組成。我國年產生物質總量近50億噸(干重),含有的潛能相當于20億噸石油,為我國當前一次性能源耗量的3倍。其中植物生物質如農作物秸稈、蔗渣、蘆葦和竹子等,總量已超過10億噸。就植物生物質的結構來看,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本書姑且稱這類生物質為天然纖維素原料。綠色化學的興起,循環(huán)經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提出,使天然纖維素原料轉化和利用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視和廣泛應用。特別是隨著生物技術的興起與發(fā)展,為天然纖維素原料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技術平臺。關于生物技術在天然纖維素原料中應用的報道很多,但遺憾的是,國內至今沒有一本關于天然纖維素原料生物技術方面的專著或出版物。為彌補這一缺憾,也為了將我們幾十年來對天然纖維素原料生物技術進行大量研究所積累下的一些經驗與國內的同行進行交流,在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我們自身的工作,撰寫了本書,希望借此書拋磚引玉,為我國在生物質利用技術方面得到更快的發(fā)展而盡綿薄之力!由于國內已經習慣將“天然纖維素原料、植物纖維原料或木質纖維素”統(tǒng)稱為“纖維素”,因此把書名定為《纖維素生物技術》。本書首先從天然纖維素原料化學結構入手,接著重點介紹其生物學基礎,而更大的篇幅則留給了生物技術在天然纖維素原料開發(fā)中的應用。作者在此領域十幾年工作的成效,得益于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培基教授和曲音波教授的入門指導,得益于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李佐虎研究員給予的工程學教育和無私幫助,使本人得到纖維素生物技術很好的系統(tǒng)培訓;作者在該領域的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2004CB719700)、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2003AA514023)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KJCX2SW206)的資助;另外,我的十幾位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對本書出版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博士研究生徐建、劉麗英、李冬敏、靳勝英、丁文勇、遲菲以及博士后楊森參與本書中部分章節(jié)的寫作和許多文字工作;在本書編著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內外前輩和同行們撰寫的書籍和期刊論文資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書中有不當之處,誠請讀者批評指正,并歡迎來函指導。

作者簡介

  南云治嘉,1944年生于東京,日本金澤美術工藝大學產業(yè)美術專業(yè)畢業(yè),平面設計師。著作:《色彩表現》、《視覺表現》、《丙烯畫技法大全》、《色彩形象表》、《配色形象表》、《imagecolorsample》和《colorcoordinator》,以上為graphic公司出版?!禼olor·image·chart》、《視覺構成》和《環(huán)境·空間·構成》,以上為東京設計學院出版社出版?!扼@異的廣告畫顏料技巧》、《有趣的印刷便利貼》、《GG設計·基礎篇》、《GG設計·特色篇》和《計算機設計入門》以上為日本實業(yè)出版社出版。《畫材料理書》和《成為專業(yè)者的道路100人的軌跡》,以上為TARENSJAPNA出版?!度毡镜拿窬摺窞楸S绯霭妫对娂ぶ挥幸粋€人的讀者》為教育出版中心出版,《夢想成真靠自己的護身符》為福昌堂出版,錄像《藝術課程》16卷為TARENSJAPNA出版?,F任:Harmege株式會社代表、東京設計學院教授、國際色彩教育研究會干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天然纖維素原料定義及特點
1.2 纖維素生物技術的重要性
1.3 纖維素生物技術的發(fā)展現狀與前景
第2章 天然纖維素原料化學組成與結構
2.1 天然纖維素原料的主要成分
2.2 植物細胞壁生物結構
2.3 纖維素
2.4 半纖維素
2.5 木質素
第3章 纖維素生物學基礎
3.1 降解天然纖維素原料的生物
3.2 纖維素酶學性質與酶解機制
3.3 纖維素酶解糖化
3.4 半纖維素生物轉化
3.5 木質素生物轉化
3.6 纖維素生物生態(tài)學基礎
第4章 天然纖維素原料預處理與組分分離
4.1 天然纖維素原料組分分離概念的提出
4.2 天然纖維素原料預處理的必要性
4.3 天然纖維素原料預處理技術
4.4 組分分離
第5章 纖維素生物技術與生態(tài)農業(yè)
5.1 生物飼料
5.2 半纖維素與單細胞蛋白
5.3 生物肥料
5.4 生物農藥
第6章 纖維素生物技術與清潔能源
6.1 乙醇的發(fā)酵制備
6.2 生物制氫
6.3 沼氣的發(fā)酵制備
6.4 生物柴油
第7章 纖維素生物技術與材料化工
7.1 丙酮、丁醇的發(fā)酵生產
7.2 檸檬酸的發(fā)酵生產
7.3 乳酸和聚乳酸的發(fā)酵生產
7.4 半纖維素發(fā)酵生產化工原料
7.5 木質素生物轉化化工產品
第8章 纖維素生物技術與制漿造紙
8.1 生物制漿
8.2 生物漂白
8.3 酶法脫墨
第9章 纖維素生物技術在其他工業(yè)中的應用
9.1 在紡織工業(yè)中的應用
9.2 在環(huán)境保護中的應用
9.3 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
9.4 在中藥加工中的應用
9.5 在煙草加工中的應用
9.6 在發(fā)酵工業(yè)中的應用
第10章 纖維素生物技術生態(tài)工業(yè)模式
10.1 工業(yè)生態(tài)學
10.2 生態(tài)工業(yè)園區(qū)
10.3 天然纖維素原料生態(tài)工業(yè)園建設的關鍵技術
10.4 天然纖維素原料生物量全利用與生態(tài)工業(yè)工藝過程的分析
10.5 天然纖維素原料生物量全利用存在的問題
10.6 生態(tài)工業(yè)理念在纖維質原料生物量全利用技術中的應用
第11章 纖維素生物技術實驗技術
11.1 纖維素酶發(fā)酵工程實驗技術
11.2 分解纖維素原料相關酶系的測定方法2
11.3 天然纖維素原料成分分析方法
11.4 纖維素結構儀器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