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全球史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

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

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

定 價:¥88.00

作 者: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董書慧,王昶,徐正源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培文書系 人文科學系列
標 簽: 西方史

ISBN: 9787301074237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5cm 頁數(shù): 34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近年來,在作全球觀點或包含全部內容重新進行世界史撰寫的嘗試中,最具有推動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歷史學家個人獨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最為著名。本書初版問世以來,贊譽如潮,被譯成多種語言流傳于世,已經與湯因比的《歷史研究》齊名,但內容又比《歷史研究》通俗易懂,被稱為經典之中的經典。問世30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不斷再版,不僅為英語國家讀者所喜愛,而且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成為在全世界擁有最多讀者的通史類作品。后經作者多次修訂增補,現(xiàn)已更新至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華的基礎上,又融入了時新的研究成果,使這部名著在內容和體系上更加完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文筆雋永、筆力深厚、才思橫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貫。翻開這本書,人類的過去有如一幅由遠及近的畫卷,一幕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里有人類的起源,文明的嬗變,有帝國的更迭,宗教的擴散;有對歐亞大陸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運的宏觀思考,也有1914年薩拉熱窩事變的詳細介紹;有對人性善惡本質的哲學分析,對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的辯證評價,也有對世界愈加兩極分化的人道關懷,對人類歷史上諸多災難的淵源——社會變革總是滯后于技術變革——的憂慮和警示。不同于把自己的觀點和觀念強加于讀者的歷史作品,這本書平心靜氣,娓娓道來,沒有教育人的口吻,卻把讀者引入到一種求索的境界,讓你手不釋卷??v觀全書,讀者們會發(fā)現(xiàn),《全球通史》雖是史書,卻具有強烈的現(xiàn)代意識,它會隨時將歷史上的重大變故與當今世界的現(xiàn)狀聯(lián)系在一起,提醒讀者認清所生活的現(xiàn)實世界與歷史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使讀者的思想能夠跨越時空的限制,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馳騁縱橫,甚至由此產生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聯(lián)想與對比,由此發(fā)生閱讀的興趣?!度蛲ㄊ贰凡煌岔懀€在于它是“全球史觀”的代表作,是迄今為止全球史觀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在西方,早在啟蒙時代就有人試圖以全球視野還闡釋歷史。但后來“由于好戰(zhàn)的民族國家的興起”,民族國家歷史的編纂獲得強有力的推動,而先前對世界歷史的興趣則消失了。按照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說法,這種局面一直延續(xù)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一直延續(xù)到二戰(zhàn)之前。而后對世界歷史的興趣又在西方學術界重新點燃,代表性作品包括施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韋爾斯的《世界史綱》、湯因比多卷本的《歷史研究》、麥克尼爾的《西方的興趣——人類共同體的歷史》和《世界歷史》,以及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等。作為全球史觀的代表作,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對中國讀者具有特殊的意義。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全球通史》摒棄了西方傳統(tǒng)的世界歷史的闡釋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現(xiàn))代”的“三分法”,將整個人類歷史的演進劃分成兩個基本的階段,即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qū)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興起并占優(yōu)勢的世界。這樣一種劃分法有利于消除中國讀者頭腦中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之間的“時間位差”,把對中國歷史的理解和認識真正融入到整個世界歷史的理解和認識當中去。《全球通史》也不想在闡釋體系上束縛讀者的想像力,“就如一位棲身月球的觀察者從整體上對我們所在的球體進行考察時形成的觀點,因而,與居住在倫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觀察者的觀點判然不同?!崩?,《全球通史》打破地區(qū)和民族的界限,按照歷史運動本身的空間來闡釋歷史,不僅讓讀者從地區(qū)史和國別史的框架中解放出來,真正進入“整體世界史”的思考境界,而且可以從中悟出許多對現(xiàn)實具有啟發(fā)意義的思考,尤其對我們深入考察20世紀以來“民族國家”形式遮蓋之下的真實世界,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作者簡介

  L.S.斯塔夫里阿諾斯是美國加州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歷史學家,曾獲得過古根海姆獎、福特杰出教師獎秒各克菲勒基金獎等一系列學術榮譽。雖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譽世界,但實際上他著述頗豐,還有大量其他傷口為學術界稱道。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諾斯的作品還包括《1453年以來的巴爾干各國》、《奧斯曼帝國:它是歐洲的病人嗎?》、《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和《源自我們過去的生命線: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諾斯教授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國加州荷亞去世,本書不但是斯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成了其最后版本。

圖書目錄


《全球通史》第7版推薦序
斯塔夫里阿諾斯的樂觀與躊躇
致讀者
第一編 史前人類 
 第1章 引言:世界史的性質
    一、從類型猿到人類
    二、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三、種族的出現(xiàn)
 
 第2章 人類--食物采集者 
    一、農業(yè)的起源
    二、農業(yè)的傳播
    三、農業(yè)的種類
    四、食物生產者的生活
    五、對人口和種族的影響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 人性的本質
第二編 歐亞大陸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3章 最初的歐亞大陸文明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  
    二、古代文明的傳播
    三、古代文明的類型 
    四、游牧民族獲得權力
    五、游牧民族摧毀古代文明 
  
  第4章 古典文明開啟歐亞大陸一致性
    一、一致性的根源
    二、商業(yè)紐帶
    三、文化紐帶 
  第5章 希臘--羅馬文明
    一、希臘文明的形成時期(公元前800年一前500年)
    二、希臘文明的古典時代(公元前500年一前336年)
    三、古典時代中的希臘文明
    四、希臘化時代(公元前336年一前31年)
    五、羅馬歷史上的早期共和國(截至公元前264年)
    六、羅馬文明的后期共和國(公元前265年一前27年)
    七、早期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一公元284年)  
    八、后期羅馬帝國(公元284--467年) 
  
  第6章 印度文明
    一、雅利安人的影響
    二、改革與反改革
    三、孔雀帝國
    四、侵略者、商人和傳教士
    五、笈多古典時代 
  
  第7章 中國文明
    一、過渡時期
    二、哲學家和經典
    三、秦帝國
    四、漢帝國
    五、漢帝國的衰落
 
  第8章 古典文明的終結
    一、古黃文明的衰落
    二、蠻族的入侵
    三、居住在西方的日耳曼人和匈奴人在西方
    四、蠻族對西方的持續(xù)入侵
    五、西方歷史的獨特性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 文明:是禍還是福?
第三編 歐亞大陸中世紀的文明
  第9章 中世紀文明形成歐亞大陸一致性
    一、商業(yè)紐帶
    二、技術紐帶
    三、宗教紐帶
    四、擴大的視野
  第10章 伊斯蘭教的興起
    一、穆罕默德
    二、征服的時期
    三、從阿拉伯王國到伊斯蘭帝國
    四、哈里發(fā)統(tǒng)治的衰落
  第11章 突厥人的蒙古人的入侵
    一、突厥人的入侵
    二、成吉思汗的征服
    三、蒙古帝國
    四、蒙古帝國的衰落
    五、突厥人的復興
    六、突厥人和蒙古人入侵的意義 
  第12章 傳統(tǒng)的拜占廷文明
    一、拜占延的出現(xiàn)
    二、拜占延的黃金時代
    三、拜占延的衰落
    四、拜占延的滅亡
    五、拜占延的的遺產
  第13章 傳統(tǒng)的儒家文明
    一、隋朝和唐朝
    二、宋朝的黃金時代
    三、元朝蒙古人的統(tǒng)治
    四、明朝的民族中心主義和內向性
    五、中國文明在日本 
    六、日本的封建制度 
    七、日本的內向性和孤立
  第14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一、西方的多樣性
    二、地理背景
    三、技術的進步
    四、發(fā)展中的經濟
    五、新君主國的崛起
    六、文藝復興的醞釀
    七、西歐的擴張主義
    八、西方文明中的女性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  發(fā)達社會與“遏制領先”
第四編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世界
  第15章 非洲
    一、地理環(huán)境
    二、農業(yè)和鐵器
    三、伊斯蘭教
    四、貿易與蘇丹帝國
    五、王國與諸侯國
  第16章 美洲和澳大利亞
    一、土地和民族 
    二、美洲的土著文化
    三、美洲的土著文明
    四、歷史上的美洲印第安人
    五、澳大利亞
  第17章 歐洲擴前夕的世界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 歷史中的民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