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乾三,音樂學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美學學業(yè)會理事,《人民音樂》及《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編委。1932年11月生于四川成都,1948年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外文系學習。1949年參軍,在文工團任長笛,鋼琴演奏員。1956年入中則音樂學院鋼琴系,第二年轉音樂學系,1962年畢業(yè),留校任教。主要從事西方音樂美學史的教學與研究。1986-1988年及1993-1994年,她兩次赴美考察,進修,師從音樂美學家倫納德·邁爾。發(fā)表有譯著《音樂的情感與意義》及論文《音樂美學的對象問題初探》《黑格爾音樂美學思想》等,選編出版《西方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論音樂》。1993年,與教研室?guī)孜煌乱黄皤@高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1996年因病去世,享年64歲。音樂美學史是音樂美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音樂學研究的一門基礎理論學科。音樂學家何乾三教授編著的《西方音樂美學史稿》涵蓋和梳理了從公元5世紀的古希臘直到19世紀浪漫主義各個歷史時期的西方美學思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心理學家投入音樂心理學的研究,豐富了音樂美學的文獻,諸如費克納、利普斯、普勞特、奧特曼等的著作。還應提及的是,在哲學家與音樂家之間還有不少詩人、文學家、藝術家對音樂有廣泛而生動的論述,例如托爾斯泰、巴爾扎克、羅曼·羅蘭等。本書既可作為高等藝術院校開設西方音樂美學史課程的教科書,也是眾多音樂理論學科研究者和學習者的必備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