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管理建構性學習:學習科學的整合性探索

建構性學習:學習科學的整合性探索

建構性學習:學習科學的整合性探索

定 價:¥29.00

作 者: 張建偉,孫燕青著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E-education叢書
標 簽: 建構主義

ISBN: 9787544400688 出版時間: 2005-06-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6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新世紀伴隨著一連串的新名詞悄悄到來:信息社會、知識經(jīng)濟、網(wǎng)絡時代、學習型社會、全球化、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切在給我們無限憧憬之余,也向我們發(fā)出了共同的質問:教育,準備好了嗎?教育改革,一個國際性的沉重話題!在教學領域,理念革新與技術發(fā)展成了教學改革進程中兩個相依相伴的動因。以建構主義為核心的新學習觀和教學觀是新學習范式的重要理念基礎,這種新理念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正在推動學習和教學的新實踐模式的形成。本書試圖立足于理念與技術的結合點上,探討新時期的學習范式轉型問題。我們概括地把新學習范式稱為“建構性學習”。翻閱此書時,也許您會感到它有些“不倫不類”: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教學論專業(yè)的讀者們都可能覺得它與自己的專業(yè)相關,但卻又不“純正”地屬于其中任何一個專業(yè)。若果有此效果,我們當感到欣慰,因為這正是我們的期望:合多學科之知識與方法而成為一種整合性的視角——學習科學,透過此視角全面審視人的學習及其促進問題。當然,這是一項富于挑戰(zhàn)的高難度任務,我們深感自己學識和功底的欠缺,本書僅僅是朝向這一目標所做的一步努力。本書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青年專項課題(EMB010888)成果之一。全書共分為上、下兩編:理論探討與實踐整合。上編中,引論部分首先概括了學習科學的視野和思路,并從學習科學的整合性視角出發(fā),分析了信息時代學習變革的基本方向。第一章綜合了心理學有關分支學科的新近研究成果,揭示了學習者豐富的經(jīng)驗世界和巨大的潛能,令我們重新反思自己的學習觀。第二章以最濃縮的筆墨概括了建構主義學習觀的基本觀點、主要分支及其認識論基礎,總結了學習觀的三個重心性變化: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但由于第二章僅是對建構主義的要義性概括,所以它并沒有完全透徹地反映出建構主義的內(nèi)涵,其更深入的思想實際上是分布在各章之中的。第三章重新審視了知識在教學中的地位,對知識建構的同化和順應過程做了分析,集中討論了“為理解而學習”及概念轉變問題。第四章概括分析了影響較大的建構主義學習模式和教學思路,闡述了基于問題式學習和知識建構共同體的思想和模式。建構主義是一種新的認識論和學習觀,但我們分明能從中看到“做中學”、“發(fā)現(xiàn)學習”等早期思想的影子。因此,第五章試圖把建構主義放在近100年來教學思想的發(fā)展歷程之中加以審察:從杜威的“做中學”到建構主義,把“做中學”視為一貫的探究性學習思路,集中概括了“做中學”的兩個原型及其發(fā)展軌跡,并從相關學習理論的角度對“做中學”做了解釋。第六、七章分兩個側面綜合分析了有關“做中學”的微觀機制的研究:基于問題解決的知識建構,科學探究與科學發(fā)現(xiàn)學習。在下編的實踐整合部分,第八章首先概括了建構性學習的核心活動結構及其特征,并提出了一種容易與課堂銜接的思路:以問題推進教學。在建構主義等新理念之下,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信息技術在學習和教學中的主要作用。第九、十章分別討論了兩個重要問題:如何利用技術促進高水平思維,如何利用技術促進建構性互動。第十一章針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整合問題提出了基于生態(tài)觀的整合性學習模型,并討論了基于網(wǎng)絡的協(xié)作探究學習的設計。最后一章將關注點放在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上,集中分析了教師的觀念轉變和教育信息技術培訓問題,但這兩個側面都關注于教師實際教學行為(績效)表現(xiàn)的改進發(fā)展,試圖改變知識傳授型的培訓思路,強調(diào)教師的深層信念和在組織文化水平上對教學革新活動的績效支持。本書由我們二人通力合作而成,其中,引論和第二、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十二章以張建偉為主執(zhí)筆,第一、三、十章以孫燕青為主執(zhí)筆,但全書各章都匯集了我們二人的貢獻。能在生活以及學術的路途上攜手相伴是值得慶幸和珍惜的緣分,在我們求學與治學的寒窗前因此而多了一線溫暖的燈光。書稿完成之際,我們要由衷地感謝恩師陳琦教授(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與學習研究所),感謝她多年來的指導教誨和關愛。她在國內(nèi)最早系統(tǒng)評介和研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弟子們對與此有關的學習心理和技術問題做了深入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分別集中研究了基于多媒體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學習、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基于問題式學習、概念圖與多媒體學習、合作學習、基于計算機模擬的科學發(fā)現(xiàn)學習、真實數(shù)學問題解決學習等。而且,陳琦教授一直提倡用辯證的觀點來對待建構主義以及教學中的各種矛盾關系。本書中凝聚了她的很多重要思想和一些相關工作。我們也由衷感謝恩師張厚粲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和董奇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感謝他們多年來的培養(yǎng)指導、思想啟迪以及在學業(yè)和生活中的支持關愛。另外,在本書寫作過程中,叢書主編黎加厚教授對于本書的定位和框架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并在整個過程中給予了許多鼓勵和指導。多倫多大學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UT)的MarteneScardamalia和CarlBereiter教授提供了很多重要資料,他們的知識建構理論令我們深受啟發(fā)。同窗好友楊旭東博士在很多交流中提供了有見地的啟示。在此,我們對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最后,我們要感謝我們的小女兒子憧帶給我們的幸福和啟迪,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的最無私的愛!本書的面世本身就經(jīng)歷了一個典型的知識建構過程:圍繞著我們一直關心的學習范式轉型問題,我們綜合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獻(均盡最大可能注明了出處),做了理論性和實驗性的研究,并和很多一線教師一起進行了實踐探索。在此過程中,我們的思想經(jīng)歷了一個持續(xù)的改進過程,而且至今為止,我們對有些理解和觀點仍然感到不滿意,仍有一堆的疑問縈繞在腦海之中。現(xiàn)在,我們把這些想法公布出來,變成我們這個共同體的公共知識對象,希望這些知識對象能在共同體的批判和互動之中得到持續(xù)的改進,并由此引發(fā)出新的問題。希冀各位同仁的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暫缺《建構性學習:學習科學的整合性探索》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上篇 理論探討
引論 信息時代的學習科學
一、學習科學:學科的交叉與整合
二、設計型研究:學習科學的核心研究方法
三、信息社會與學習范式的變革
四、理念與技術:學習范式前進的雙輪
五、學習變革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 學習者的經(jīng)驗世界
第一節(jié) 兒童,天生的學習者
第二節(jié) 經(jīng)驗與大腦
第三節(jié) 重新認識學習者
第二章 建構主義學習觀
第一節(jié) 學習理論的演進
第二節(jié)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第三章 知識建構機制的認知分析
第一節(jié) 知識建構作為教學的焦點
第二節(jié) 知識建構的基本認知機制
第四章 建構主義的教學思路和模式
第一節(jié) 基本問題式學習
第二節(jié) 其他幾種教學思路與模式
第三節(jié) 知識建構共同體
第五章 從杜威的“做中學”到建構主義
第一節(jié) “做中學”的思想與實踐歷程
第二節(jié) “做中學”思想的兩個原型及其發(fā)展軌跡
第三節(jié) “做中學”的學習理論基礎
第六章 通過問題解決來學習
第一節(jié) 通過問題解決來學習:基本理念
第二節(jié) 基于問題解決的知識建構
第七章 科學探究與科學發(fā)現(xiàn)學習
第一節(jié) 科學探究
……
下篇 實踐整合
第八章 建構性學習和教學
第九章 以信息技術促進高水平思維
第十章 以信息技術促進建構性互動
第十一章 信息技術與建構性學習的整合
第十二章 面向新學習范式的教師發(fā)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