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材研究生/本科/??平滩?/a>現(xiàn)代化學基礎

現(xiàn)代化學基礎

現(xiàn)代化學基礎

定 價:¥21.50

作 者: 沈光球等編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036418 出版時間: 1999-01-15 包裝: 精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0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是清華大學公共基礎課——普通化學的教材,集我校近年來教學改革和教學手段變革的成果,也反映了與當代密切相關的重大化學課題。全書共14章:物質的狀態(tài)、溶液、化學熱力學初步、化學反應速率、離子平衡與離子互換反應、氧化還原與電化學、原子結構與化學鍵理論初步、材料化學基礎、配位化學基礎、生命化學基礎、環(huán)境化學基礎、日用化學基礎、同位素化學及其應用和儀器分析簡介。每章末均有小結和思考與習題。書后12個附錄匯集了相關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讀者對象:大專院校師生。

作者簡介

暫缺《現(xiàn)代化學基礎》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物質的狀態(tài)
    1.1 氣體
    1.1.1 理想氣體與實際氣體
    1.1.2 理想氣體定律
    1.1.3 實際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式
    1.2 液體
    1.2.1 液體的蒸發(fā)
    1.2.2 液體的沸騰
    1.2.3 氣體的液化——臨界現(xiàn)象
    1.3 固體
    1.3.1 晶體的一般特性
    1.3.2 晶格和晶格的分類
    *1.4 液晶態(tài)和等離子態(tài)
    1.4.1 液晶態(tài)
    1.4.2 等離子態(tài)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2章 溶液
    2.1 溶液及其濃度表示法
    2.1.1 溶液的一般概念和分類
    2.1.2 溶液濃度的表示法
    2.2 溶解度及分配定律
    2.2.1 氣體、液體和固體在液體中的溶解
    2.2.2 相似相溶原理
    2.2.3 分配定律
    *2.3 萃取分離
    2.4 非電解質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
    2.4.1 蒸氣壓降低
    2.4.2 溶液的沸點升高
    2.4.3 溶液的凝固點降低
    2.4.4 溶液的滲透壓與反滲透技術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3章 化學熱力學初步
    3.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3.1.1 熱力學第一定律
    3.1.2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3.1.3 恒容熱效應的測量
    3.1.4 蓋斯定律和化學反應熱效應的計算
    3.1.5 新能源的開發(fā)與應用
    3.2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
    3.2.1 熵與熵變
    3.2.2 自由焓與自由焓變
    3.2.3 反應限度與化學平衡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4章 化學反應速率
    4.1 化學反應速率
    4.1.1 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
    4.1.2 反應速率的測量
    4.2 反應速率與濃度的關系——反應級數(shù)
    4.2.1 反應速率與濃度的關系
    4.2.2 濃度與時間的關系
    4.3 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系
    4.4 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4.5 鏈反應、爆炸反應和光化學反應
    4.5.1 鏈反應
    4.5.2 爆炸反應
    4.5.3 光化學反應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5章 離子平衡與離子互換反應
    5.1 均相離子平衡
    5.1.1 一元弱酸和一元弱堿的離解平衡
    5.1.2 多元弱酸的離解平衡
    5.1.3 同離子效應與緩沖溶液
    5.1.4 配離子的離解平衡
    5.2多相離子平衡
    5.2.1溶度積
    5.2.2溶度積規(guī)則
    5.3多重平衡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6章 氧化還原與電化學
    6.1 原電池與電極電勢
    6.1.1 原電池
    6.1.2 電極電勢
    6.2 Nernst公式
    6.2.1 濃度或壓力對電池電動勢的影響
    6.2.2 濃度或分壓對電極電勢的影響
    6.3 電極電勢的應用
    6.3.1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方向
    6.3.2 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對強弱
    6.3.3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程度
    6.3.4 電勢-pH圖
    *6.4 電化學技術的應用
    6.4.1 化學電源
    6.4.2 腐蝕與防護
    6.4.3 電解
    6.5 極化與超電勢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7章 原子結構與化學鍵理論初步
    7.1 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特點
    7.1.1 玻爾模型
    7.1.2 物質波
    7.1.3 幾率波
    7.2 單電子原子(離子)體系中電子運動的描述
    *7.2.1 薛定諤方程
    *7.2.2 薛定諤方程的解
    7.2.3 關于4個量子數(shù)
    7.3 波函數(shù)圖及電子云圖
    7.3.1 角度分布圖
    7.3.2 徑向函數(shù)圖
    7.3.3 電子云圖
    7.3.4 徑向分布函數(shù)圖
    7.4 核外電子的排布與周期表
    7.4.1 多電子原子體系中電子運動的描述及近似能級圖
    7.4.2 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7.4.3 元素周期表與原子的電子層結構
    7.4.4 元素周期性
    7.5 離子鍵
    7.6 共價鍵理論I——現(xiàn)代價鍵理論
    7.6.1 共價鍵的本質
    7.6.2 現(xiàn)代價鍵理論要點
    7.6.3 分子幾何構型的判斷——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
    7.7 共價鍵理論Ⅱ——分子軌道理論
    7.7.1 分子軌道理論的基本要點
    7.7.2 一些分子的MO能級圖和結構
    *7.8 金屬鍵
    7.8.1 能帶理論
    7.8.2 半導體
    7.9 分子間力與氫鍵
    7.9.1 分子間力
    7.9.2 氫鍵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8章 材料化學基礎
    8.1 陶瓷材料
    8.1.1 離子型晶體的結構
    8.1.2 硅酸鹽結構
    8.1.3 晶體缺陷
    8.1.4 非晶態(tài)固體
    8.1.5 陶瓷材料的某些應用
    8.2 合成高分子材料
    8.2.1 高聚物的類型與特點
    8.2.2 高聚物的合成方法
    8.2.3 工程塑料
    8.3 復合材料
    8.3.1 復合材料的特點
    8.3.2 幾類先進的復合材料
    8.4 環(huán)境材料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9章 配位化學基礎
    9.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特征
    9.1.1 配位化合物及其命名
    9.1.2 配合物的異構現(xiàn)象
    9.2 配合物的化學鍵理論
    9.2.1 價鍵理論
    9.2.2 晶體場理論簡介
    9.3 非經典配合物分子
    9.3.1 夾心配合物
    9.3.2 小分子的配合物
    9.3.3 簇狀配合物
    9.3.4 冠醚配合物
    9.3.5 球烯(C60家族)的配合物
    9.3.6 超分子
    9.4 配合物的應用
    9.4.1 在分析分離中的應用
    9.4.2 在冶金中的應用
    9.4.3 在電鍍中的應用
    9.4.4 在石油化工及配位催化中的應用
    9.4.5 在生物與醫(yī)學方面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10章 生命化學基礎
    10.1 氨基酸、蛋白質和酶
    10.1.1 氨基酸和蛋白質
    10.1.2 酶
    10.2 碳水化合物
    10.3 脂類
    10.4 核酸
    10.5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10.6 維生素和礦物質
    10.6.1 維生素
    10.6.2 礦物質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11章 環(huán)境化學基礎
    11.1 大氣的組成與結構
    11.1.1 大氣的組成
    11.1.2 大氣的結構
    11.2 大氣污染的基本化學原理
    11.2.1 光化學反應
    11.2.2 自由基反應
    11.2.3 氣溶膠化學
    11.3 大氣污染
    11.3.1 大氣的污染物
    11.3.2 酸雨
    11.3.3 光化學煙霧
    11.3.4 溫室效應
    11.3.5 大氣污染物對臭氧層的破壞
    11.4 水的特性與環(huán)境效應
    11.4.1 水的特性與環(huán)境效應
    11.4.2 水質標準和水質指標
    11.5 水體中的污染物
    *11.6 土壤的污染
    11.6.1 農藥
    11.6.2 重金屬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12章 日用化學基礎
    12.1 纖維
    12.2 表面活性劑
    12.2.1 表面張力
    12.2.2 表面活性劑的特點和分類
    12.2.3 表面活性劑的功能
    12.2.4 表面活性劑的應用
    *12.3 潤滑劑
    12.3.1 基礎油
    12.3.2 添加劑
    12.3.3 潤滑油再生
    12.3.4 潤滑脂
    12.4 膠粘劑
    12.4.1 合成膠粘劑的組成與分類
    12.4.2 膠接簡單原理
    12.4.3 常用膠粘劑
    12.5 藥物
    12.5.1 APC
    12.5.2 磺胺藥物
    12.5.3 青霉素及抗生素
    12.5.4 止痛與鎮(zhèn)咳藥
    12.5.5 黃連素
    12.5.6 外用消毒防腐藥
    12.5.7 藥物設計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13章 同位素化學及其應用
    13.1 原子核、同位素、核素
    13.2 放射性衰變
    13.2.1 放射性衰變類型與核能級
    13.2.2 放射性的衰變規(guī)律
    13.3 核能與核反應
    13.3.1 質量、能量、結合能
    13.3.2 核反應
    13.3.3 原子彈與反應堆
    13.3.4 氫彈與可控熱核反應
    *13.3.5 重離子核反應
    13.4 同位素的應用
    13.4.1 示蹤技術
    13.4.2 放射性衰變紀年法——考古學時鐘
    13.5 核輻射的利用
    13.6 放射免疫法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14章 儀器分析簡介
    14.1 儀器分析的重要性及特點
    14.1.1 儀器分析的重要性
    14.1.2 儀器分析法及其特點
    14.2 色譜法
    14.2.1 基本原理與儀器
    14.2.2 特點與應用范圍
    14.3 原子、分子的能級與光譜
    14.3.1 原子能級與原子光譜
    14.3.2 分子能級與分子光譜
    14.4 成分分析
    14.4.1 原子發(fā)射光譜法
    14.4.2 原子吸收光譜法
    14.4.3 X射線熒光分析法
    14.5 化合物結構分析
    14.5.1 紫外-可見(UV-VIS)分光光度分析法
    14.5.2 紅外光譜法(IR)
    14.5.3 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法(NMR)
    14.5.4 質譜分析法(MS)
    14.6 表面分析
    14.6.1 電子探針分析
    14.6.2 電子能譜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1 標準熱力學數(shù)據(jù)(298.15K)
    附錄2 一些有機物的標準燃燒熱(298.15K)
    附錄3 標準鍵能(298.15K)
    附錄4 一些溶劑的Kb和Kf
    附錄5 一些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附錄6 弱酸弱堿的離解常數(shù)
    附錄7 配位離子不穩(wěn)定常數(shù)的負對數(shù)值
    附錄8 溶度積常數(shù)Ks,①(298.15K)
    附錄9 標準電極電勢(298.15K)
    附錄10 原子半徑r/Pm
    附錄11 元素的第一電離能I1/kJ·m0l-1
    附錄12 元素周期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