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計算機科學理論與基礎知識新編16-32位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新編16-32位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新編16-32位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定 價:¥29.80

作 者: 李繼燦,李華貴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微型計算機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025580 出版時間: 1997-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46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內(nèi)容簡介本書以當前國內(nèi)外廣泛使用的16/32位微處理器為背景,以模型機為入門,Intel8086/808816位機為基礎,追蹤Intel主流系列高性能微機的技術發(fā)展方向,比較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討論了80386/80486微機系統(tǒng)、編程實例及微機的實用接口技術。本書不僅適用于當前從事微型計算機硬件教學與科研工作者的需要,而且,面向21世紀高等院校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教學改革的趨勢,重點介紹了有關80386/80486微機系統(tǒng)的原理及應用實例。特別是以80486微機系統(tǒng)作為主流機型給予了比較詳細的討論。本書內(nèi)容先進,結構新穎,資料翔實,深入淺出,文筆流暢,便于教學與自學。它既可以作為大專院校各專業(yè)微型計算機硬件的通用教材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培訓教材、自學讀本,也可供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新編16-32位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微機系統(tǒng)導論
    1.1微機系統(tǒng)組成
    一、幾個基本定義
    二、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
    1.2微機硬件系統(tǒng)結構
    1.3微處理器組成
    一、運算器
    二、控制器
    三、內(nèi)部寄存器陣列
    1.4存儲器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存儲器組成
    三、讀/寫操作過程
    1.5微機工作過程
    1.6程序設計模型
    1.7微機系統(tǒng)主要技術指標
    一、字長
    二、內(nèi)存容量
    三、指令系統(tǒng)
    四、運算速度
    五、允許配置的外設數(shù)量
    六、系統(tǒng)軟件的配置
   第2章 微機運算基礎
    2.1進位計數(shù)制
    一、十進制數(shù)
    二、二進制數(shù)
    三、八進制數(shù)
    四、十六進制數(shù)
    2.2進位數(shù)制之間的轉換
    一、二進制數(shù)轉換為十進制數(shù)
    二、十進制數(shù)轉換為二進制數(shù)
    三、八進制數(shù)與二進制數(shù)之間的轉換
    四、八進制數(shù)與十進制數(shù)之間的轉換
    五、十六進制數(shù)與二進制數(shù)之間的轉換
    六、十六進制數(shù)與十進制數(shù)之間的轉換
    2.3二進制編碼(代碼)
    一、二進制編碼的十進制(二十進制或BCD碼)
    二、字母與字符的編碼
    2.4二進制數(shù)的運算
    一、二進制數(shù)的算術運算
    二、二進制數(shù)的邏輯運算
    2.5數(shù)的定點與浮點表示
    一、定點表示
    二、浮點表示
    三、定點表示與浮點表示的比較
    2.6帶符號數(shù)的表示法
    一、機器數(shù)與真值
    二、機器數(shù)的種類和表示方法
    三、補碼的加減法運算
    四、溢出及其判斷方法
   第3章 8086/8088微處理器及其系統(tǒng)
    3.18086/8088微處理器
    一、8086/8088CPU的內(nèi)部結構
    二、8086/8088的寄存器結構
    三、8086/8088的引腳信號和功能
    3.2最小/最大工作方式
    一、最小方式
    二、最大方式
    3.3多處理器系統(tǒng)
    3.48086/8088的存儲器
    一、存儲器組織
    二、存儲器的分段
    三、實際地址和邏輯地址
    四、堆棧
    五、存儲器的工作時序
    3.58086/8088的輸入/輸出和DMA傳遞方式
    一、8086/8088的I/O組織
    二、8086/8088的I/O尋址方式
    三、DMA傳送方式
    3.68086/8088的中斷系統(tǒng)簡述
    3.78086/8088指令系統(tǒng)
    一、8086/8088指令系統(tǒng)的特點
    二、8086/8088的指令格式
    三、尋址方式
    四、8086/8088指令的分類
    3.8iAPX86/88系列微機的橫向提升
    一、數(shù)值數(shù)據(jù)協(xié)處理器8087
    二、輸入/輸出協(xié)處理器8089
    三、操作系統(tǒng)固件80130
   第4章 8086/8088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4.1程序設計語言概述
    一、機器語言
    二、匯編語言
    三、高級語言
    4.28086/8088匯編語言的基本語法
    一、8086/8088匯編源程序實例
    二、8086/8088匯編語言語句
    4.38086/8088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方法
    一、順序結構程序
    一 分支結構程序
    三、循環(huán)結構程序
    四、子程序
    五、DOS及BIOS中斷調(diào)用
    4.4軟件調(diào)試技術
    一、調(diào)試軟件DEBUG
    二、軟件調(diào)試基本方法
   第5章 微機的存儲器
    5.1存儲器的分類與組成
    一、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
    二、半導體存儲器的組成
    5.2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一、靜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
    二、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
    5.3只讀存儲器(ROM)
    一、只讀存儲器存儲信息的原理和組成
    二、只讀存儲器的分類
    三、EPROM芯片實例——Intel2716
    5.4存儲器的連接
    一、存儲器芯片的擴充
    二、存儲器與CPU的連接
    三、存儲器與CPU的連接舉例
    5.5磁表面存儲器
    一、磁表面存儲信息原理
    二、磁盤存儲器
    三、盒式磁帶存儲器
    5.6光盤存儲器
    一、概述
    二、光盤存儲器的寫讀原理、特點及其主要技術問題
    三、可擦式光盤存儲器
   第6章 輸入輸出與中斷
    6.1輸入輸出接口概述
    一、CPU與外設間的連接
    二、接口電路的基本結構
    6.2CPU與外設數(shù)據(jù)傳送的方式
    一、程序傳送
    二、程序中斷傳送
    三、直接存儲器存?。―MA)傳送
    6.3用于輸入輸出的接口芯片8212
    一、8212芯片簡介
    二、8212的工作模式
    6.4中斷技術
    一、中斷概念
    二、單個中斷源的中斷
    三、向量中斷
    四、中斷優(yōu)先權
    6.58086/8088的中斷系統(tǒng)和中斷處理
    一、8086/8088的中斷系統(tǒng)
    二、8086/8088的中斷處理過程
    三、中斷向量表
    四、可屏蔽中斷的過程
    五、中斷響應時序
   第7章 可編程接口芯片
    7.1接口的分類及功能
    一、接口的分類
    二、接口的功能
    7.2可編程序計數(shù)器/定時器8253-5
    一、82535的引腳與功能結構
    二、8253-5的內(nèi)部結構和尋址方式
    三、8253-5的6種工作方式及時序關系
    四、8253應用舉例
    7.3可編程序中斷控制器8259A
    一、8259A的引腳與功能結構
    二、8259A內(nèi)部結構框圖和中斷工作過程
    三、8259A的控制字格式
    四、8259A應用舉例
    7.6可編程序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
    一、8255A芯片引腳定義與功能
    二、8255A尋址方式
    三、8255A的3種工作方式
    四、時序關系
    7.7可編程序串行異步通信接口芯片8250
    一、串行異步通信規(guī)程(PROTOCOL)
    二、8250芯片引腳定義與功能
    三、8025芯片的內(nèi)部結構和尋址方式
    四、8250內(nèi)部控制狀態(tài)寄存器的功能
    五、8250通信編程
    六、8250應用舉例
   第8章 從80286到Pentium的最新技術發(fā)展
    8.180286微處理器
    一、8286與8086/8088相比的特點
    二、80286在體系結構上與8086/8088的主要異同點
    8.2INTEL80386微處理器
    一、80386的特點
    二、80386的內(nèi)部結構
    三、80386的寄存器結構
    四、80386的存儲器管理
    五、80386/80486三種工作模式的相互轉變
    六、80386DXCPU的引出腳
    8.3INTEL80486微處理器
    一、80486的主要結構特點
    二、80486CPU內(nèi)部結構
    三、高速緩存
    四、80486CPU的外部結構
    8.4新一代微處理器Pentium
    一、IntelX86CPU系列
    二、Pentium(P5)的體系結構及其特點
    三、P5總線與80486總線的主要區(qū)別
    四、相對486體系結構的增強點
   第9章 80386/80486多任務與多用戶系統(tǒng)
    9.1多任務系統(tǒng)
    一、多任務與多用戶
    二、局部空間和全局空間
    9.2任務及任務的描述
    一、任務及其LDT
    二、任務及其任務狀態(tài)段
    9.3任務轉換
    一、任務的設定
    二、任務轉換過程
    三、任務轉換方法
    四、任務門
    五、任務轉換時的B位、NT位和反向鏈的變化
    六、IRET/IRETD指令
    七、任務轉換時的特權級保護
    八、描述符表的項目分類
   第10章 80386/80486微機系統(tǒng)
    10.180386微機系統(tǒng)
    一、80386的引腳圖
    二、80387協(xié)處理器
    10.280486微機系統(tǒng)
    一、概述
    二、流行的80486微機主板
    三、關于BIOS設置程序
    10.3微機系統(tǒng)的主要配件
    一、概述
    二、微機系統(tǒng)的主要配件
    10.4組裝微機的條件和裝配過程
    一、組裝微機的條件
    二、安裝微機的過程
   第11章 286/386/486的指令系統(tǒng)及匯編語言編程
    11.1286/386/486實地址存儲器管理
    11.2286相對8086增加的指令
    11.380386相對80286增加的指令
    一、80386新增的尋址方式
    二、80386擴充原有指令工作范圍的指令
    11.480486相對80386新增加的指令
    11.5286/386/486的保護方式指令
    11.6高版本MASM的應用實例
    一、相對8086增加的程序結構偽指令
    二、一般源程序的基本結構
    三、匯編語言源程序實例
   第12章 微機的接口技術
    12.1鍵盤及接口電路
    一、非編碼鍵盤
    二、編碼鍵盤
    三、微機鍵盤及其接口
    12.2打印機與并行通信接口
    一、針式打印機結構和工作過程
    二、打印機適配器電路
    三、打印機編程
    四、用打印機接口進行并行數(shù)據(jù)通信
    12.3串行通信接口
    一、IBMPC機異步串行通信接口
    二、同步串行通信接口
    12.4軟磁盤機接口技術
    一、軟磁盤機的種類
    二、軟磁盤機及其控制器
    三、軟磁盤機的接口信號
    四、軟磁盤機BIOS的調(diào)用實例
    12.5硬磁盤機接口技術
    一、硬磁盤機
    二、硬磁盤控制器及接口信號
    三、IDE接口
    四、硬磁盤的讀寫軟中斷
    12.6模/數(shù)(A/D)與數(shù)/模(D/A)轉換接口
    一、A/D轉換接口
    二、D/A轉換接口
   附錄A 8086/8088的指令系統(tǒng)表
   附錄B 80386/80486指令格式和時鐘數(shù)
    B.1指令編碼
    一、指令的一般格式
    二、指令系統(tǒng)的32位擴展
    三、指令字段的編碼
    B.280386/80486指令摘要與時鐘周期數(shù)
    一、指令時鐘周期數(shù)的假設
    二、時鐘周期數(shù)表示法的約定
    三、表格中的注釋
    四、80386/80486指令系統(tǒng)的時鐘概要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