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著名語文教育專家、雜文家吳非的教育隨筆的結集。文章從教育教學問題入手,分析現象,提供思路,充分展現了一位資深教師、教育專家對中國教育問題,尤其是中小學教育問題的真知灼見,文筆老練,促人深思??傄詾檫@個世界已經沒有了良知,沒有了希望,到處是德性的淪喪精神的墮落;總以為中國的教育已經走進了死胡同走進了瓶頸走進了深淵走進了黑暗,因為社會中的一切勢利惡俗庸碌功利人心不古已經滲透到學校這塊所謂的凈土……但,讀完吳非老師《不跪著教書》一書,我空洞無奈形同沙漠乃至有點絕望的心海里,似乎有了點希望和亮色;展眼四顧,再看眼前的社會,似乎有了點兒信心和希望,是的,信心和希望!《不跪著教書》,這是一個有著良知的知識分子,從靈魂深處或者說從骨子里流淌出來的椎心泣血的呼叫;這是一個高舉理想主義大旗的勇士,以自己無畏的氣概,堵擊并奮勇掮住現實濁流的感召;這是一個對人生對生命無比崇敬和熱愛的思想者的既敦厚從容又犀利逼人的吶喊,一部書,其實就是人生的一部宣言!由此,我仿佛看到了作者在向世人宣告:這世界有盜火的普羅米修斯,也始終會有追求火一樣理想的殉道者!“我心中的信念不會消逝。”我會“努力去做成幾件事!”多么洗練而執(zhí)著的告白!一個穿梭在理想和現實中的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一個游走在慘痛的歷史和冷漠的現實中的思想者,我想如是說。《不跪著教書》,傳達的是一種理想,一種理想的知識分子人格,一種理想的教育。當這種人格和理想與現實相抗衡時,她又成了捍衛(wèi)人格尊嚴和理想大旗的武器。人的本質是什么,教育的本質是什么?《不跪著教書》里,我們看到了作者對人和生命本質的全面地關注。對那些反人性的愚昧殘酷的教育,對扼殺生命的專制落后的教育,作者或扼腕長嘆,或抑郁憤慨,惑無情譏刺……如果說人的本質,是由精神灌注出來的,那么,作者提倡的人性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善良,愛,感恩獨立等等的教育理想,無疑都涉及到生命本質的教育,也就是教育本質的闡釋。把“人的教育”寫在我們的旗幟上,讓學生既成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包括具有崇高精神和理想的人,成為莊嚴站立著的鐵錚錚的人),又成為有科學精神的人,也許,這就是作者教育的理想,或者說是他所崇尚和實踐著的理想教育。確實,對現今教育界和整個社會功利浮躁的眾生相,對隨處可見的人文精神的失落,道德的淪喪,作者是長嘆感喟,痛心疾首,憂心如焚的……如果說當年魯迅棄醫(yī)從文,為的是拯救國人的靈魂的話,那么,我們能否說,《不跪著教書》就是作者高揚人文精神的理想呼吁教育歸依正途讓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一個警世洪鐘呢?不可否認,全書很多篇什,披露了人們都熟知的中小學和大學教育的現狀,揭示了這個現狀方方面面的社會根源,可以說,大凡與中小學有關的人們:家長,學生,老師,以及學校領導和社會上的各方人士,都能深切的感受得到,或者有人就是踐行者,但又誰能像吳非老師這樣直面現實,直逼人生,洞燭幽微,鞭辟入里地揭開種種的瘡疤并剖析個中原因的呢?由此,就憑這點,我完全可以說,只有站著的人,才能寫就這樣一部站著的書。作為一個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知識分子,這部書的字里行間,始終流淌著作者對祖國對我們這個民族以及平民百姓所傾注的汩汩滔滔的一片真情,對民族文化精神的熱切呼喚,這感情深沉熾烈,甚至催人淚下,雖然他的表達看似平靜甚至苛刻,但赤子的情懷,只要你讀了這部書,你隨處可以觸摸得到。盡管,作者和共和國都經歷了那一段令人反思的慘痛的歷史。歷史是什么,歷史是選擇的事實歷史就意味著解釋——是對原因的尋找。從書里,我們隨時都能看到,作者在抨擊現實之時,常常順手反思歷史,反思那段歷史中我們民族的傷痛和教訓。真的,我完全可以這樣說,作者是一個游走在慘痛的歷史和冷漠的現實中的思想者,這樣的思想者,我想,他是有資格去評判歷史,直面現實的?;貞浭菫榱瞬灰洠^去會推動現在的前行,而現在又昭示著將來的方向。如果我們每個年輕的教師,如果我們每個語文教師,都能認認真真讀一讀這部書,都能沉思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為,我想,受益肯定匪淺。當然,我真不敢斗膽地勸一些校長們去讀一讀(雖然很希望),因為我人微言輕,真不敢造次。是的,現實不盡如人意,甚至現實強大的習慣勢力,人心的沉淪,遠遠不是人們所估計的那么輕描淡寫,但是,盡管這樣,我們還是欣慰地看到了《不跪著教書》的出版,我真的佩服吳非老師的勇氣和魄力,一種世人皆惑我獨醒舉世逐利我獨清的傲骨,一串串錚錚然擲地有聲的思想,閃爍著真理光芒的思想。平靜的敘述也好,憂傷地感嘆也好,甚至是憤怒的叱罵也好,我們感受到的是一個赤子對母親和我們這個民族的熾熱的情懷,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理性的思考!教育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我想,如果每個教育者,在瑣碎勞頓的教育工作中都能這樣思考:我們中國首先得有鐵骨教師,教育的辭典中才能有“鑄造”這樣的詞條。那么,我們的民族真的就有希望了。當然,我們還是不失望,因為,《不跪著教書》一書的本身,就告訴人們:這個社會還有希望,中國的教育還有希望,因為,我們的面前還有這樣站著寫作的人,鐵骨錚錚的人!我敢肯定,而且不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