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光緒《山西通志》成書於清光緒十八年,由著名學者王軒、楊篤等人纂修。全書一百八十四卷,分圖、譜、考、略、記、録六門。圖以辯方,譜以序世,考以稽古,略以紀今,記以述事,録以存人。上起唐虞三代,下迄清末,全面記載了歷史上山西或與山西有關的政治經濟、天文地理、文化教育、金石古蹟、風土民情以及各類人物等,是山西迄今內容最宏富、考證最精賅、體例最完備、資料最詳實的博大的綜合性文獻資料寶庫,被后人視為我國地方志中之精品,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梁啟超將其列為清光緒朝優(yōu)秀省通志之首,稱其“出自學者之手,斐然可列著作之林者”;王云五說它“不獨為《山西通志》之模范,且可為他省志書之準繩”。這次,整理者爬羅剔抉,擷誤頷英,將全書進行了認真的標點和較勘,進一步提高了該書的學術質量。該書的點較出版,是我國近年來書志整理和研究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