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前面描述的那些神經質癥狀,幾乎每個人都程度不同地體驗過。其中多數人的體驗只是輕度的或一時的,當然不需要治療。但是,這些癥狀如果持續(xù)發(fā)展為慢性狀態(tài),造成痛苦,以致于妨礙了日常工作、學習及人際關系的正常進行時,就必須及時治療。這些對于社會生活帶來一定程度障礙的癥狀,如具務下文所述的特征者,則稱為劉經質癥,這正是森田療法的治療對象。為神經質所苦惱者,與人們常說的精神病完全不同。一般說來這些人在外表上與正常人沒有區(qū)別,如果本人對癥狀隱瞞不講,別說朋友,就是其親屬也幾乎不了解他們的苦惱所在。即使本人說出自己的病苦,也很難被一般人所理解,這樣,反而使本人更加痛苦而難以解脫。神經質癥患者本來性格穩(wěn)重、智能良好,具有非常能干的素質。這一點從那些治愈者的生活表現中,即可得到充分證明。但那些尚未得到有效治療的患者,卻僅僅因為神經質癥狀,便失去自信,痛苦萬分,陷入消極狀態(tài),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這實在令人深感惋惜。近年來,精神藥物不斷出現,醫(yī)生們看到神經質癥狀患者便簡單地使用這類藥物。應當指出,對神經質癥來說,藥物治療起不到根治作用,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對過分焦慮者起到某種程度的安定作用(但對抑郁癥,藥物治療是十分必要的)。神經質癥在神經癥中占大部分。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大的療效,已得到大多數精神醫(yī)學家的承認,也越來越受到歐美醫(yī)學界的重視。一位在高良興生院研修的美國學者所著的《森田心理療法》一書,業(yè)已出版。我也曾多次用外文在國外雜志上發(fā)表森田療法的文章,欣幸取得了可喜的反響。但森田先生生前曾因他的療法尚未被國外公認而深感遺憾?;貞浳以?929年受教于森田教授門下,1937年繼先生之后擔任慈惠醫(yī)大精神神經科教授,又從1940年創(chuàng)辦高良興生醫(yī)至今,一直從事神經質癥的治療。僅僅住院病人已達五千余人。我之所以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滿腔熱情地致力于這項工作,第一是為了用森田療法治愈神經質癥患者,使他們高興地獲得新生;第二是通過臨床實踐使更多的人了解森田療法的真正價值,從而使森田療法進一步發(fā)揚光大。1974年,正當森田先生誕辰百年之際,我做為發(fā)起人與同道們共同組織了森田正馬誕辰百年紀念會,并在會上發(fā)生了《森田正馬集》共七卷,《形外先生言行錄》及其他書刊。各地也舉辦了講演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直接師事于森田先生或直接接受過他治療的人,日趨減少。包括這些人在內在的森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