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方法論對政治學研究來說,極其重要。它既是一種工具,又是研究工作展開的一個基礎,更涉及政治學的重大“元理論”問題。因而,政治學方法論上的重大變動和發(fā)展始終是政治學研究不斷深入的一種恒久的動力。然而,在政治學方法論的教學和研究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到,這門學科在某種程度上尚未很好地反映出我們時代在認識論方法方面所取得的重大進展。絕大多數(shù)現(xiàn)有的政治學方法論教材和著作受科學主義和行為主義方法影響的束縛,把政治學研究的范圍局限在“政治科學”領域,把政治學研究方法框定在實證研究和經驗研究方法的小天地中。這樣的一種傾向盡管在歷史上和現(xiàn)實中都發(fā)揮過相當積極的作用,把政治學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但也正是這種傾向,使人們幾乎忽略了對政治大系統(tǒng)形成、發(fā)展與變遷過程中參與者主體的建構作用、能動作用這些重大要素的研究,從而限制了政治學研究的視野。正是由于這種局限的存在,當政治學研究在微觀領域取得足以自豪的成就時,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不僅在面對重大時代挑戰(zhàn)、面對必要的價值權衡時,竟是那樣的軟弱無力,而且也同時失去了自己原先所具有的魅力,難以成功地吸引充滿探求欲望的學子。當然,如果我們真的進入了一個如有些人所謂的“歷史業(yè)已終結”、“意識形態(tài)業(yè)已終結”的時代,如果現(xiàn)實的政治在整體上真的已臻完滿,不再需要,也不再有可能面對重大的價值性挑戰(zhàn),沒有必要去努力探索和尋求那些可能的替代性方案的話,那么,政治學研究方法論的這種局限也許并不是一個缺點。然而問題是,我們真的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我們真的有可能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之中嗎?正是帶著這樣一些疑問,我們覺得,政治學研究的范圍不能只局限于經驗科學的范圍,而政治學研究的方法也至少要包含實證研究方法和規(guī)范研究方法兩大塊。不僅如此,我們還感到,政治學研究中的實證研究方法和規(guī)范研究方法不只是對立的兩種方法。在確立起新的、建立在主客體互動耦合基礎上的客觀性原則后,原來在人們眼中唯一“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在我們看來實際上不過是規(guī)范研究方法在一種有限范圍內的應用。這樣,政治學研究中原先對立的兩種方法便獲得了一種新的統(tǒng)一,而政治學方法論研究在這個意義上,也就獲得了一種新視野。本書正是在這樣一個認識前提下的一個探索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