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緒論 背離與遺忘 失衡與悖反
上篇 以二元文化和兩類覺醒為精神背景的現代倫理主義文學精神(1915-1922)
第一章 二元文化和兩類覺醒:“五四”現代倫理主義文學精神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第二章 “五四”新文字:中國現代倫理主義文學精神的歷史生成
第三章 中國新文學歷史走向的文化預示
中篇(上) 以“失衡與悖反”為基本特征的現代歷史主義文學精神的分流(1923-1927)
第四章 由倫理主義時代進向歷史主義時代
第五章 現實之壁與中國新文學的分流(之一):現代歷史主義文學精神的歷史生成
第六章 現實之壁與中國新文學的分流(之二):“無涯際的黑暗”
第七章 沖破黑暗:中國新文學的再次分流
中篇(下) 以“失衡與悖反”為基本特征的現代歷史主義文學精神分流后的多元競生(1928-
1936)
第八章 分流后的多元競生(之一):在反擊和反省中奮進的左翼文學思潮及其所體現的現代歷
史主義文學精神
第九章 分流后的多元競生(之二):在退守與攻擊中堅守的自由主義文學思潮及其所體現的文
化的現代倫理主義文學精神
下篇 現代歷史主義文學精神歷史發(fā)展新階段:延安文學精神新整合(1937-1949)
第十章 新體系、新天地、老問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工農兵文學創(chuàng)作
第十一章 不應忽略的聲音
第十二章 理論論想:延安文學精神的新整合
附論 人本與民本——中西文學現代轉型之粗略比較
后記
【媒體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