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可夫斯基曾是文學史上一個響亮的名字。1893年他出生于格魯吉亞,中學時代就是個叛逆者,1908年成為布爾什維克的一員。他歡呼1917年十月革命的勝利,稱之為“我的革命”。在蘇維埃政權最艱苦的時期,他寫詩、畫宣傳畫,堅定地捍衛(wèi)年輕的國家。作為詩人的馬雅可夫斯基是革命年代最激進的旗手,他的《穿褲子的云》、《列寧》、《好》等名作貫穿著“巨大的愛,巨大的憎”,簡潔的詞句、噴發(fā)的激情,不愧他“憎恨一切尸體,崇拜一切生命”的宣言。作為劇作家的馬雅可夫斯基也并不遜色。他的《宗教滑稽劇》在十月革命一周年之際上演,成為“戲劇的十月”最先鋒的實踐。馬雅可夫斯基情緒低落,不僅劇作備受攻擊,他籌辦的個人創(chuàng)作20周年成就展覽會也遭到冷落,沒有多少參觀者,也沒有重要人物出席。他還患上了喉嚨病,醫(yī)生勸他不要再像從前那樣到處去朗誦。1930年4月14日早晨,女演員維羅尼卡剛離開馬雅可夫斯基的工作室,屋內便傳來一聲槍響。馬雅可夫斯基用勃朗寧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留下一封《致大家》的信:“我現在的死,不要責怪任何人,更不要制造流言蜚語。死者生前對此極為反感?!睂嶋H上這封遺書寫于數日之前,他對未了之事一一細心交待,而唯一遺憾的事就是與論敵的斗爭——“應當對罵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