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時局動亂 輾轉香港棄家園
李嘉誠出生于潮州的書香世家,從小聰穎好學。風云突變,日軍侵占潮州,父親教育救國的理想泯滅,亦打碎李嘉誠求學治學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誠跟隨父母,冒著生命危險,歷經艱辛,逃到香港。
第二章 雪上加霜 天災人禍接踵至
李嘉誠一家投靠舅父莊靜庵,一年之后,香港淪陷于日軍的鐵蹄之下。禍不單行,父親勞累貧困成疾,于兩年后郁郁謝世。一家人的生活重擔落到李嘉誠瘦弱的雙肩上,他不得不中止學業(yè),獨立謀生。
第三章 少年涉世 自古雄才多磨難
日治時期,百業(yè)蕭條,求職談何容易?李嘉誠求職四處碰壁,好不容易找到茶樓跑堂的工作。一天,他不小心把開水灑在客人身上,險些被炒魷魚??蓻]多久,他自動辭工,進了舅父的公司,干得好好的,突然又一次跳槽……
第四章 不安現(xiàn)狀 頻頻跳槽步步高
性格沉穩(wěn)的李嘉誠,實際上是個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廠做推銷員,但打開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膠公司。他很快成為公司出類拔萃的推銷員,18歲當部門經理,20歲升為總經理,深得老板器重。他春風得意時,突然又要跳槽!
第五章 創(chuàng)業(yè)伊始 萬里長江立大志
1950年夏,李嘉誠在筲箕灣創(chuàng)立長江塑膠廠。他取“長江”的廠名,來自“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足見他長江般的雄心大志。他沒想到,創(chuàng)業(yè)不久,遇到空前危機:客戶退貨,產品積壓,他一籌莫展……
第六章 塑膠之花 開遍香江滿世界
1957年,李嘉誠赴意大利考察塑膠花生產,回港后,他率先推出塑膠花,立即成為熱銷產品。其后,他積極開拓世界市場,又因生產規(guī)模太小,險些前功盡棄。當塑膠走遍世界之時,他由此贏得“塑膠花大王”的桂冠。
第七章 心心相印 親上結親喜疊喜
李嘉誠的妻子是表妹莊月明。他們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傳聞,舅父莊靜庵極力反對女兒下嫁李嘉誠。誠哥是如何征服表妹的心?表妹出身名門名校,他們門戶不相對,地位不般配,世人眾說紛紜,人言人殊……
第八章 涉足地產 人棄我取顯卓識
1958年,有“塑膠花大王”之稱的李嘉誠涉足地產業(yè),先后在北角、柴灣興建工業(yè)大廈。1967年香港發(fā)生暴亂,人心浮動,地產市道一落千丈。李嘉誠正是在地產低潮中,大量購入廉價地盤物業(yè),顯示出超人的遠見。
第九章 騎牛上市 地產股市任馳騁
1971年,李嘉誠成立長江地產有限公司。1972年,香港股市一派興旺,李嘉誠認準時機,將長江地產改為長江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騎牛上市,成為“華資地產五虎將”之一。從此,李嘉誠在香港地產股市大展拳腳。
第十章 地鐵招標 一飛沖天戰(zhàn)地王
1977年,長實參與地鐵遮打站、金鐘站的上蓋興建權競投。當時呼聲最高的是置地公司。中區(qū)是置地的“老巢”,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置地志在必得。群雄逐鹿,鹿死誰手,似有定局,但結果出人預料。緣何緣何?
第十一章 立足中區(qū) 再建華行攀高峰
李嘉誠一舉奪得中區(qū)地鐵車站上蓋發(fā)展權后,再接再厲,購得中區(qū)著名的希爾頓酒店。1978年,長實與香港第一財團匯豐銀行攜手合作,重建華人行。長實總部搬入位于中區(qū)心臟的華人行。從此,李嘉誠的事業(yè)攀上高峰。
第十二章 力助船王 大戰(zhàn)英資九龍倉
九龍倉屬怡和系的大洋行,其舊址將成為九龍地王,而九龍倉股票卻被低估,若合理開發(fā),前景輝煌。包玉剛看好這一點,李嘉誠亦看好;包氏欲奪,李氏欲購。結果李嘉誠成全船王,掀起轟動一時的九龍倉戰(zhàn)役。
第十三章 蛇吞大象 李超人入主和黃
和記黃埔,是香港第二大英資洋行,資產價值六十多億港元。而長實只是一間資產不到7億的中小型公司。李嘉誠不但控得和黃,還做到兵不血刃,他由此而被譽為“超人”。和黃一役,李超人究竟有何超人高招?
第十四章 招賢納士 知人善任輔大業(yè)
一個小徒仔,受盡英國人的侮辱與歧視。他一旦成為富翁,便雇一名英國人做他的保鏢,為其開車,連上廁所都要這英國保鏢站崗。此富翁一泄心頭之恨,趾高氣揚。李嘉誠雇有不少英籍助手,他會因此而揚眉吐氣嗎?
第十五章 銳意進取 再購青泥控港燈
1979年,李嘉誠入主英資青洲英泥董事局;1985年,他又斥資29億港元,從老對手置地手中購得港燈集團;1987年,港燈分拆另組嘉宏。馬世民任和黃行政總裁,并兼任港燈、嘉宏兩主席。洋大班深孚眾望,和黃系業(yè)績驚人!
第十六章 地產大王 迂回包抄賽置地
1979年,長實擁有地盤物業(yè)首次超過置地。李嘉誠仍不滿足,于20世紀80年代,先后推出四大屋村,規(guī)模之大,盈利之豐,令人嘆為觀止。1986年,《信報》首次刊出香港十大財閥榜,長實名列榜首,徹底實現(xiàn)趕超置地的宏愿。
第十七章 股市強人 潮起潮落穩(wěn)行舟
股海行舟,風險多多,緣何每次股災李嘉誠都能安然度過?1986年中,內幕交易審裁處公開譴責李嘉誠等4名長實董事,李嘉誠深感憤怒與遺憾。香港各大報章刊登長實的辯白廣告,最后又不了了之,究竟為的是何事?
第十八章 華商眾豪 聯(lián)手合力戰(zhàn)置地
香港商界素有“撼山易,撼置地難”一說。1987年,以李超人為首的華資新財團,合力搖撼置地。因“八七”股災,收購鳴金收兵。半年后烽火再起,華商眾豪再戰(zhàn)置地,凱瑟克急拋應急措施,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又突然偃旗息鼓。
第十九章 跨國投資 眾說紛紜是與非
1984年,怡和系率先遷冊百慕大,一時遷冊之風甚囂塵上。幾年后,李嘉誠大舉進軍海外,他的兩個兒子加入加拿大籍。香港輿論議論紛紛,說“李嘉誠是走資派”,“購買政治保險”。香港首富,舉手投足,萬眾矚目。
第二十章 游子回鄉(xiāng) 報效祖國樹心碑
1978年,李嘉誠隨代表團赴京參加國慶典禮,身著中山裝,小心謹慎。那時候,李嘉誠之名在祖國大陸鮮為人知。隨著他在香港干出驚天動地的業(yè)績,更隨著他的慷慨善舉,超人之名,響徹古老華夏大地,刻于人們的心碑。
第二十一章 汕頭大學 澤被桑梓傾心血
李嘉誠從小就有執(zhí)教育人的理想,由于環(huán)境的變更,他走的是經商之路,成為身價百億的超級富豪?!鞍l(fā)達不忘家國”,他幼時的夢,以另一種形式實現(xiàn),于是汕頭聳起一座現(xiàn)代化大學。為汕大的建設,李嘉誠傾資8.8億港元!
第二十二章 堪稱楷模 克勤克儉善待人
李嘉誠為公益事業(yè)“揮金如土”、“一擲億金”,他個人的生活是否鋪張奢侈呢?僅舉一個例子,他手上戴的是一塊打工族戴的普通精工表。他善待他人,寧可委屈自己。他是個精明的商人,卻有錢不要,令人嘆服!
第二十三章 母逝妻故 超人動哀亦凡人
1986年,李嘉誠母親李莊碧琴老夫人病逝;1990年,李嘉誠夫人莊月明女士因心臟病突發(fā)逝世。這位在商場叱咤風云的超人,如凡人一樣悲痛不已。李老太太與李夫人的喪禮極其哀榮,可見李嘉誠人緣之好,聲望之高。
第二十四章 商界俊彥 李澤鉅肩負大任
含銀匙出生的李家公子令世人羨慕,他們不用白手打天下就可克紹箕裘。而李澤鉅最怕別人稱他接班人。他設計萬博豪園一鳴驚人,其后步步高升,輿論均看好他是未來基業(yè)掌門人。李氏家族豪門婚宴,轟動一時。
第二十五章 乃父之風 小超人嶄露頭角
李澤鉅、李澤楷兩兄弟皆有“小超人”之稱。但后來,“小超人”多冠之于李澤楷。兩兄弟相比,澤鉅較持穩(wěn),澤楷較沖動。澤楷頗具乃父早年銳意進取之風,衛(wèi)視交易,澤楷名聲大噪。他獨創(chuàng)事業(yè),似不會秉承乃父衣缽。
第二十六章 聯(lián)手中資 四大天王占兩席
1990年起,李嘉誠與中資中信、首鋼聯(lián)手合作,借殼上市,新組中信泰富、首長國際兩間上市公司。中信泰富與首長國際發(fā)展迅速,在中資四大天王中金榜題名。然而,李超人與榮公子在美麗華一役中,卻進退維谷……
第二十七章 樓利滾滾 立足香港再拓展
20世紀90年代是李嘉誠收獲的大好時節(jié)。他推出的大型屋村先后竣工,樓利滾滾而來。他大舉進軍海外的同時,未放棄在香港的拓展。然而,有些事卻難遂人愿,售樓大比拼,李兆基再擋超人勢頭;9號碼頭,卻讓他人捷足先登。
第二十八章 地產群豪 稱霸港九奈若何
升斗小民節(jié)衣縮食,卻難置下自己的蝸居物業(yè)。即便有買得起首期者,亦要受炒家二手、三手的盤剝。一時全港怨聲載道,激起港府遏制樓市投機風。地產巨頭接招還招,控制全港上市公司市值過半的地產商,誰能奈何?
第二十九章 和記黃埔 最后一位洋大班
和黃大班有兩位:一位是首任華人大班李嘉誠,一位是最后一位洋大班馬世民—從這個稱謂,可知接替馬世民的是華人,今后也不太可能啟用洋大班。功勛彪炳的馬世民為何離職?是能力問題,還是別的原因?
第三十章 用人有道 “打工皇帝”出旗下
李嘉誠麾下的“打工皇帝”霍建寧的年收入是香港一家上市公司市值的1.7倍。即是說,這位“打工皇帝”只要工作7個月,就可購下那家上市公司,一嘗做老板滋味。
做“打工皇帝”,未必不如自己做老板。
第三十一章 德財兼?zhèn)? 白璧微瑕放光華
李嘉誠既擁有巨大財富,又是個道德至上者。德財集于一身,盛名之累,招來一些吹毛求疵者。有一癡情才女,大登廣告向超人求愛,說超人與她如何;某刊又驟然爆出李嘉誠揮金如土的豪賭。是真是假?白璧微瑕仍為璧。
第三十二章 世紀之交 超人手筆驚全球
“老超人”雖已高齡,在商場上卻雄風益盛?;⒏笩o犬子,“小超人”李澤楷更是如日中天,一躍跨上美國以外的全球科技富豪第5位的寶座。
第三十三章 勇奪3G 眾說紛紜論成敗
“對手拿著刀來打仗,和黃則是拿著機關槍來打仗?!被艚▽幋蛄诉@樣一個比方。霍建寧笑呵呵地對記者說:“我們要的就是‘嘩’地一聲的感覺。”
“嘩”地一聲之后,資本市場的熱情似乎不高。
第三十四章 四面出擊 打造傳媒業(yè)巨艦
來自投資界的消息是,李氏財團將在中國內地媒體對外開放的最初這幾年內,用9億港元的力量收購內地媒體。王說:“我們擁有30億港幣現(xiàn)金,其中16億港幣是凈現(xiàn)金。我們擁有支撐大規(guī)模收購的強大財力?!?br />
第三十五章 南北聯(lián)姻 精心布局圓舊夢
對于李嘉誠來說,廣州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之地,與他的老巢香港僅咫尺之遙,臥榻之旁,豈能置之不理?房地產是他的老本行,駕輕就熟,做起來得心應手,而廣州的房地產市場已發(fā)展得十分成熟,正可以讓他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