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是最早產生、最典型的有價證券,被譽為“有價證券之父”。自票據產生以來,它在加快商品交換的速度及推進規(guī)?;灰追矫姘l(fā)揮了重要作用,因而被公認為是最佳的交易工具,其突出的特點是其極強的“流通性”。票據制度與公司制度一起,構成了近代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兩大基石。但是,作為調整票據關系的票據法,直至17世紀才取得制定法的地位。票據法誕生之后,經過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形成了以法國、德國、英國為代表的三大法系。隨著20世紀30年代日內瓦統(tǒng)一法公約的制訂及主要大陸法國家如法、德、日、意、瑞、比、荷、西等國的加入,這三大法系最終又演變?yōu)槟壳笆澜缟洗嬖诘膬纱笃睋ㄏ怠諆韧呓y(tǒng)一法系和英美法系。我國大陸票據法和臺灣地區(qū)“票據法”雖受日內瓦統(tǒng)一法的影響,但我國并未參加該公約,因而不屬日內瓦統(tǒng)一法系。新中國成立后,由于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票據制度無法實施,更談不上票據立法。改革開放后,尤其是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票據制度的推行和票據立法帶來了契機。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通過,標志著我國票據活動已進入法制軌道,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我國現(xiàn)行票據法因諸多因素,存在嚴重不足和缺陷,特別是我國已加入WTO,隨著國際貿易的迅猛發(fā)展,這些不足與缺陷已成為國際貿易與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障礙。本書旨在通過對票據法律制度的比較研究,加深對我國法律的理解,從而從中獲得過于如何改進的發(fā)展我國票據法的重要啟迪。實際上,本書也是作者在從事票據法教學時的領悟的總結。本書共十一章,分別是第一章比較研究概述,第二章票據行為比較研究,第三章票據代理比較研究,第四章空白票據比較研究,第五章票據偽造比較研究,第六章票據權利比較研究,,第七章票據抗辯比較研究,第八章背書制度比較研究,第九章承兌制度比較研究,第十章票據保證比較研究,第十一章票據付款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