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開始走向低潮,而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卻得到相對穩(wěn)定的發(fā)展。此后,隨著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的逐個解體和冷戰(zhàn)時代的結束,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西方國家70年代以來相對穩(wěn)定的發(fā)展并不意味著其自身存在的各種矛盾都已解決,相反,這些國家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導致的各種社會矛盾卻在逐漸趨于激化。新技術革命的迅猛發(fā)展、全球范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高失業(yè)率與經濟低增長率的并存、福利制度的危機、男女平等要求的加強、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等,這些都向現存的資本主義制度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造成了西方各國種種的社會危機。蘇東的社會主義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曾是西方一些左翼政黨和廣大群眾向往的美好社會制度,是取代現存資本主義制度的樣板。但隨著蘇東各國自身問題的日益顯現,加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這些問題的歪曲與渲染,蘇東的社會主義模式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吸引力。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劇變后,一些資產階級右翼代表人物洋洋得意地宣告,社會主義制度已徹底失敗,資本主義將永世長存。正是在上述歷史背景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的各種政治力量及其代表人物紛紛提出新的理論,以求解決各自面臨的社會問題,并進而在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領域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思潮。本書介紹和評析的九種思潮就是其中較有影響的代表。這些思潮既有對現存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也有為現存資本主義制度的辯護;既有如何使其走向社會主義的探討,也有如何通過改良使其得以繼續(xù)維持的研究。這些思潮從各個側面反映了當代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現實矛盾及其發(fā)展趨勢。資本主義將向何處去?這是本書涉及的九種社會思潮共同面臨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它們雖然觀點各異,但其共同特征是主張對現存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改良。馬克思主義者在革命形勢尚未出現時并不一概拒絕改良,但堅決反對以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為最終目的的改良主義。因此,對待這些思潮我們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分清它們當中哪些東西是進步的,哪些東西是反動的,哪些東西必須予以批判,哪些東西可以為我們所借鑒,并通過對它們的分析,進一步認清當代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堅定社會主義必然戰(zhàn)勝資本主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