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體育球類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

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

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

定 價:¥12.00

作 者: 劉秉果,趙明奇,劉懷祥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文史知識文庫
標 簽: 足球

ISBN: 9787101042245 出版時間: 2004-03-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15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現(xiàn)今人們對蹴鞠的了解多緣自于《水滸傳》、《金瓶梅》等中國古代小說的描寫……本書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中國蹴鞫源起、演變的過程。對古代蹴鞫在不同的時期開展的主要形式做了較為詳盡的介紹。同時還對與蹴鞫有關的文學、音樂、禮儀、文物等文化現(xiàn)象做了闡釋,并簡要分析了蹴鞫消亡的演進變化。涉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如古典詩詞、古代小說、古代軍隊、宮廷民間生活征引資料較為豐富,并配有一定數(shù)量的插圖。本書前言在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蹴鞠不僅是民眾的娛樂活動,而且成為當時軍事訓練的重要手段。蹴鞠活動的主要方式不僅是雙球門直接競賽,有專門的競技場地,有固定的比賽人數(shù),而且在比賽時隊員奔跑摔推猶如戰(zhàn)場沖殺拼搏,對抗性極強,并且設有專門的裁判執(zhí)法……中國蹴鞠經(jīng)歷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演變,大體上可分為有球門的對抗比賽和無球門的散踢白打兩種形式……有球門的蹴鞠比賽又可分為雙球門的直接競賽和單球門的間接比賽……無球門的散踢方式稱作白打,歷時最久,開展得最為廣泛,有一人到十人場戶等多種形式。因不受場地限制……漢代時以軍事訓練為主、唐宋時以朝廷宴樂為主的蹴鞠還遠播海外世界各地。日本及東南亞某些地方,到現(xiàn)在還有蹴鞠組織并開展蹴鞠活動,延續(xù)著中國漢唐遺風……成書于公元1世紀的《漢書》上記載,當時有蹴鞠文獻25篇……東漢(公元25—220)時期的《鞠城銘》是流傳下來的關于蹴鞠的重要史料。而大約是在元(公元1279—1368)明(公元1368—1644)時期出現(xiàn)的蹴鞠專業(yè)圖書《蹴鞠譜》、《蹴鞠圖譜》和《事林廣記》、《萬寶全書》蹴鞠部分,共有4萬多字。至少在南宋(公元1127—1279)時期就出現(xiàn)了專門的蹴鞠組織——圓社,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可說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樂部。

作者簡介

暫缺《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 蹴鞠的發(fā)展演變
   1、蹴鞠名稱與起源
   2、蹴鞠的發(fā)展演變
    蹴鞠是中國古代的足球運動,歷史十分悠久,早在2500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就有了有關蹴鞠活動的文獻記載。
    現(xiàn)今人們對蹴鞠的了解多緣自于《水滸傳》、《金瓶梅》等中國古代小說的描寫,但那只是蹴鞠活動的一種方式。古代的蹴鞠還有一種重要的活動方式,卻被人們忽略了,這種形式的蹴鞠不僅是有球門的,而且是對抗非常激烈的體育比賽。
    在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蹴鞠不僅是民眾的娛樂活動,而且成為當時軍事訓練的重要手段。蹴鞠活動的主要方式不僅是雙球門直接競賽,有專門的競技場地,有固定的比賽人數(shù),而且在比賽時隊員奔跑摔推猶如戰(zhàn)場沖殺拼搏,對抗性極強,并且設有專門的裁判執(zhí)法。蹴鞠也因此迎來它的第一個高潮期。
    漢代以后,有球門的、對抗性的蹴鞠比賽,演變?yōu)閱吻蜷T的射門表演。在元(公元1279—1368)明(公元1368—1644)時期,這種有球門的蹴鞠活動方式最終退出歷史舞臺。而無球門的、散踢方式的蹴鞠一直延續(xù)到清朝。
   
   二、 蹴鞠的方式
   1、雙球門直接競賽蹴鞠
   2、單球門間接競賽蹴鞠
   3、不用球門的蹴鞠
    中國蹴鞠經(jīng)歷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演變,大體上可分為有球門的對抗比賽和無球門的散踢白打兩種形式。
   有球門的蹴鞠比賽又可分為雙球門的直接競賽和單球門的間接比賽。
    雙球門的直接競賽是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蹴鞠的主要方式,且被用于軍事練兵。在專門的競賽場地—鞠城,球門兩廂對應,兩邊隊員相對進攻,進球為勝。
    由雙球門競賽演變而來的單球門間接比賽是唐(公元618—907)宋(公元960—1279)時期蹴鞠的主要方式,主要用于為朝廷宴樂和外交禮儀競賽表演。比賽的兩隊分置球門的兩邊,以踢過球門落地為勝。
    無球門的散踢方式稱作白打,歷時最久,開展得最為廣泛,有一人到十人場戶等多種形式。因不受場地限制、人數(shù)自由組合、踢法多種多樣,最為民眾所喜愛,并與整個蹴鞠的歷史、蹴鞠的興衰相伴始終。
   
   三、 蹴鞠開展狀況
   1、軍事練兵
   2、節(jié)日娛樂
   3、朝廷宴樂
   4、婦女蹴鞠
   5、蹴鞠藝人
   6、蹴鞠外傳
    中國古代蹴鞠可說是一項最具參與性、群眾性和廣泛性的體育活動。無論是皇帝朝臣還是平民百姓,須眉男子還是巾幗女兒,也無論是朝廷宴樂還是民間消閑,鄉(xiāng)街里巷還是重陲邊關,到處可聽到蹴鞠的人聲,到處可見到蹴鞠的球影。
    古代中國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對婦女禁錮極為嚴厲,但在蹴鞠場上又似乎可以網(wǎng)開一面?;蕦m禁苑中的皇室宮妃、園林庭院里的名門閨婦、野外村邊間的平民女子,都可以蹴鞠踢球嬉戲為樂。元(公元1279—1368)明(公元1368—1644)時期甚至還出現(xiàn)了以蹴鞠為職業(yè)的女藝人,可謂是最早的女子足球隊員。
   漢代時以軍事訓練為主、唐宋時以朝廷宴樂為主的蹴鞠還遠播海外世界各地。日本及東南亞某些地方,到現(xiàn)在還有蹴鞠組織并開展蹴鞠活動,延續(xù)著中國漢唐遺風。
   
   四、 蹴鞠文化
   1、蹴鞠文學
   2、蹴鞠音樂
   3、球場禮儀與道德
   4、蹴鞠書籍
   5、蹴鞠文物
   6、圓社
   7、圓社錦語
   8、商品球
   9、蹴鞠派生的活動
    成書于公元1世紀的《漢書》上記載,當時有蹴鞠文獻25篇,可惜都已失傳。東漢(公元25—220)時期的《鞠城銘》是流傳下來的關于蹴鞠的重要史料。而大約是在元(公元1279—1368)明(公元1368—1644)時期出現(xiàn)的蹴鞠專業(yè)圖書,是中國古代蹴鞠運動繁榮興盛的重要標志。《蹴鞠譜》、《蹴鞠圖譜》和《事林廣記》、《萬寶全書》蹴鞠部分,共有4萬多字。在這些亦文亦圖的文獻資料中不僅有關于蹴鞠競賽規(guī)則、活動安排、初學入門、練習口訣、各種踢法的記述,而且著重強調(diào)了蹴鞠競賽必須遵守的道德禮儀規(guī)范,這與現(xiàn)代體育注重人的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和精神意志的提升,頗有相通相近之處。
    蹴鞠興盛的另一個體現(xiàn)是,至少在南宋(公元1127—1279)時期就出現(xiàn)了專門的蹴鞠組織——圓社,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可說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樂部。
    持久廣泛開展的蹴鞠活動在中國古代所有的文學體裁中都有反映,鐘鼎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有關蹴鞠的篇章內(nèi)容不勝枚舉,而有關蹴鞠的文物圖象如石刻、銅鏡、印章、象牙雕刻、紙(絹)畫、陶瓷畫、書刊插圖等也時有發(fā)現(xiàn),他們共同印證著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曾經(jīng)輝煌的歷史。
   
   五、 蹴鞠衰亡原因之探討
   1、清朝文化政策的壓迫
   2、儒家思想的束縛
   3、蹴鞠演變的失誤
    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求“和”與“中庸”,多數(shù)情況下的社會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輕“武功”。人們推崇謙謙君子的溫文爾雅,鄙薄孔武之士的爭強好勝。在這種社會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對抗性比賽演變?yōu)楸硌菪愿偧家彩琼樌沓烧隆?br />     中國的歷史也是漢民族和少數(shù)民族相互融合、共存共榮的歷史。滿族建立清朝政權以后,雖在政治思想上接受了儒家傳統(tǒng),但僅就娛樂消閑而言,為維護本民族的傳統(tǒng),清王朝推崇、倡導本民族文化,冷落輕視中原文化,漠然對待曾經(jīng)興盛的蹴鞠,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蹴鞠的消亡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原因。簡而言之,流行了數(shù)千年的蹴鞠的興衰,符合人類社會發(fā)展變化、新陳代謝的歷史規(guī)律??缭綍r間上的歷史距離,消亡的古代蹴鞠又可在興盛的現(xiàn)代足球中獲得新生。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