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本辭典之目的,是為學術界提供一部知識性、學術性兼顧之辭書。唐詩愛好者可從中學到各種基本知識,唐詩研究工作者亦能從中得到進一步探索之啟示。因此,每一條辭目之寫作,力求總結學術界已有之成果,提供最可靠之結論,并附入可供進一步探討之新說,藉供讀者參考。本辭典內分詩人、體類、著作、名篇、格律、典故、成語、勝跡八大部分。若干欄目辭條之中尚含其它內容,如名篇之中包含佳句、地名之闡釋。務使唐詩各種基本知識于本辭典中均有所反映。本辭典共收辭條約6000條(包括參見條)。其中詩人部分3800余條,囊括迄今所知唐五代詩人;名篇部分900余條,可作一獨具特色之唐詩選本閱讀;著作部分400余條,精選古今有關唐詩書籍而成,多有它書所未道者。本辭典后附綜合索引,按漢語拼音順序編排。本辭典遵從學術界之慣例,唐詩范圍,下包五代。收入之詩人,有隋代入唐代者,亦有入宋而主要活動時期在五代者。海外學者與港臺學者有關唐詩之著述暫缺,容后增補。